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游夏 > 第二十六章 发展

游夏 第二十六章 发展

作者:游子归真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1-05 06:58:28 来源:笔趣阁

对于生产面粉的事情,壮很是积极,华说的石磨什么的,壮并不清楚,但是石臼完全没有问题,照着铜臼做一个就好了。

壮花了一整天的时间,做好了石臼,又花了一天的时间把石臼里打磨好,然后用石杵捣麦粉。捣了一会儿,换个人接着捣,两个人轮番上阵,最后拿着成品面粉让华指点一下怎么做面条。

看着壮浑身的汗水,华很是好奇,“你怎么弄的这么多汗?”

“石杵可是不轻啊!我们两个人轮流捣的。”

“你那个石臼是多大的?”

“你来看嘛。”壮带着华看了石臼。

“这么大的石臼,你不会就这样抱着石杵捣的吧?”

“对啊,就是抱着石杵捣。”

“来来来,在这里放个架子,这里用一根木头,这头把杵固定在木头上,这边用脚踩。”华比划了一下。

壮找来索,华又跟索说了一下脚踏式舂米机的样式,索很快就做好了木头部件,壮试了试,很轻松就可以就可以踩动了,“这个连女人都能干。”壮得出结论。

壮饱餐了一顿鸡蛋面,晚上又吃了排骨面。

于是没过几天,舂米机那里总是有人排队捣面粉,华跟壮说,这个效率太低了,不如做个磨盘吧,那个效率高。

华跟壮仔细的讲了磨盘的构造,壮做了一个大磨盘,这个效率确实比舂米机的效率高,就是推磨有点累,女人推不动这个。壮又做了好几个稍小的磨盘,女人就可以推动,家家户户都能吃到面条了。

磨坊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总是有女人在这里磨面,这里也成了本城八卦流通处。

没过几天,华又在野外找到了野葱野蒜,这东西长得不够粗大,比较细,不过味道很香,不过不管什么东西,吃多了就会厌,华又开始琢磨怎么做馒头。

馒头好做,但是发面没那么容易,既没有发酵粉也没有老面酵子。华开始满肚肠搜索有关的知识,猜测这东西最早应该是自然发酵成的,也就是放坏了发酸,人们舍不得扔,最后发展成了发面馒头。

华开始试验,拿一些面用水和了,放在那让它发酸。好几次,面都是坏的不能吃,华几乎要放弃了,有一次面团发胀起来,这次应该是酵母菌的作用。

因为没有蒸笼,就先尝试做发面饼,味道有些酸,不过还是很好吃的,于是这里又成了旅游热点,一群女人围在这学习做发面饼。

华用木头制作了蒸笼,整出了第一笼馒头。

“这个叫馒头。”

“这个名字为什么这么吓人?”

“这个哪里吓人了?”

“头,还不吓人?”

“猪头,很吓人吗?”

“呃,不吓人,嗯,这名字还行,挺好,不过它为什么要叫馒头?”

“祭祀的时候跟猪头放在一起,用面捏一个猪头,就叫馒头。”华用面捏了猪头的样子,放蒸笼里蒸。

“说道祭祀,我们的祠堂也该盖了。我们现在每天吃的都这么好,总得给祖先上点供。”

华也点点头,“说的也是,那我们要去砍一些大树,树太小了可没法用。”

壮带着众男丁去砍树,华也跟着去了。大家听说是要盖祠堂,每个人都很激动,尤其是最早的那一批人,“终于要盖祠堂了。”

华瞄定了一些大树,山上高大的树很多,华挑的都是笔直的,砍树的时候,华还说道,“砍一棵树就要种活一棵树!”

“树到处都是,为啥要种?”

这个是很难解释的,砍树不比砍柴,砍柴都是砍一些灌木或者是枯死的树,再就是大树的树枝枝丫,那是不碍事的,但是做栋梁的都是几十米高的,砍一棵少一棵。在道观里的时候,华就知道道教祖师有规定,砍树必须种树,所以几乎所有的道观里都有某某祖师手植某树。道士们在砍树盖房子的时候,都是满怀敬意的去砍的,砍完之后,继续种上,等待以后的徒子徒孙去砍。

“这是对神灵的尊敬,砍一棵树必须种活一棵树,这个以后可以作为我族的规矩。”

“我们也不知道能不能种的活啊,你看,这棵小树,长在这棵大树旁边,谁知道能活多久,也许没几天就被山猪搞断了。”

“那就多种几棵树,种的多了,不就行了?”这就是道观里面古树多的原因。

华抬头看着天,再多古树也挡不住大炼钢啊,能多种点就多种点吧。

花了好些天,终于砍够了房梁和柱子用的木料,众多男丁喊着号子,抬着木头回城。

“先把它扔到鱼塘里吧。”

“为什么扔鱼塘里?”

“先见水,再见火,可保千年之用,这叫水火既济。”

道观里前代祖师修建时留下的营造法式,华无聊时当闲书看过,上面有这话,开始是当做故弄玄虚,后来听说,水中的微生物能吃掉树干中的蛋白质,离水之后,这些微生物就会死去,而没有了蛋白质,白蚁就不会蛀。用火烤一下,外层就会碳化,也是防腐的手段,所以水火既济一下,就可保千年。

道观里的营造法式,不是某个祖师的突发奇想,它是道家几千年的智慧结晶。

冬天的时候,一批房子建好了,新人们从帐篷里搬到了新居。

新的问题出现了,原本的分房制度是按照成丁算的,每个成丁一间房子,一个女人跟着一个成丁,小孩跟着母亲,但是现在成丁数量比成年女性要少十多个。

现在虽然没有一夫一妻的制度,但是一直以来,这里都是按照一夫一妻来的,一夫一妻制也符合男女比例。现在女多男少是因为壮他们上次干掉了十多个男的,这就成了问题。

那些单身的女人,非常的担心,因为这里习惯上都是女人成年后要嫁出去,男人成年后从外面娶回来。这里的条件那么好,谁想走呢?

壮也是迷迷糊糊的,不知道如何是好,不过好歹是当老了族长的人,很快壮就想出了办法,“华,你看这怎么办?”

“这里有没有招上门女婿的习惯?”

“什么是上门女婿?”

“就跟男的成丁了,要去找一个女的回来一样,我们去找一些男丁回来不就好了吗?”

“有哪个族肯让男丁出去呢?没了男丁,这个族离灭亡也就不远了。我们之前不就是因为缺少男丁,才被人夺了猎场吗?”

“说的也是。我记得上次你说过,有的族没有女人肯去,于是就偷偷摸摸的趁人家男丁不在,抢了就跑吗?”

“是有这事,我们总不能把人家男丁抢了就跑吧。”

华哈哈大笑,“其实也可以啊。”

壮想想,“也对,我们现在人丁也不少了,抢人也不是不行。”

华看到壮认真的样子就忍不住想笑,“我们不用抢的,我们就告诉那些个缺女人的小族,说我们这里有女丁,他们可以来娶,但是全族都得来。”

“用啥理由叫人全族来?”

“我族的规矩。我族可不是他们那种小族,我族的女人也很金贵的,要在我族举行祭祀仪式才行,我族也不要他们的任何东西,但是他们必须要参加我族的祭祀仪式。仪式上有吃的,仪式完了分吃的。”

“那我们试试吧。”

壮记得附近就有两个小族,刚刚有人成丁,还没有娶到女人,反正试试也行,如果他们不肯,那就动手抢!

壮小看了食物的威力,毕竟已经很久没有过饿肚子的感觉了。

两个小族,当天就全族跟着来了。

各种各样的美食并不能压住他们的担忧,因为城里的女人并不想嫁到乡下去。吃惯了馒头面条的城里人,怎么肯去乡下吃草。

乡下的小伙子们并不挑剔,能娶到就很满意了,尤其是这里的女人看起来没有一个瘦弱的,这就更让他们满意了,毕竟他们是以胖为美的。

“族长,我们其实也能跟男丁一样干活的,你看,我们也能挑水,男丁能干的我们都能干。”有女人挑着水向壮展示她们的强壮。

壮一看就知道她们想什么,“去跟华说吧,这个事我不管的。”

“小族长,我们很能干的,你看。”女人又表演了一遍她们的强壮,“小族长”是华的新称呼。

“我知道,”主意本来就是华出的,他当然知道,“可以让他们留下来,全族留下来都行。”

有了华的话,他们很快就完成了沟通,小伙子们也很想留下。全族都能留下,当然是最好的了,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

男丁又增加了十二个,人员安排,壮已经是熟门熟路了,这次也很顺利的给他们安排了工作。

没有了被嫁出去的危险,那些单身的女人现在倒心热起来,自己不方便说,便托人找壮说。

“要不再找几个小族?”壮跟华商量。

“我觉得还是先等等吧,刚加入这两个小族十几个成丁,先消化消化再说吧。”

“消化消化?”

“呃,意思就是,等他们完全融入我族,我们再去收编其他的族。不能操之过急,内部稳定了,才不怕大族,否则人心不定,大族来了,我们就危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