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太孙 > 第654章 出征!

我要做太孙 第654章 出征!

作者:我要做皇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5:23 来源:笔趣阁

那个男人表现的已经足够优秀了。

表现出了作为一个普通百姓,面对官兵上门搜查时的惊慌恐惧,还有惴惴不安,

如果是一般人,兴许也就被骗过了。

可作为身经百战、目光锐利的锦衣卫,一下子就瞧出了他们的异样!

当图像比对完毕,领头的锦衣卫瞬间就兴奋了起来!立即下令像他们父女三人逮捕!

他们还要狡辩,可是当看到锦衣卫手中的画像时,顿时哑口无言……

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锦衣卫手里怎么会有他们的画像……

他们所犯的事儿,又怎么能劳动锦衣卫的大驾……

被带到锦衣卫指挥使蒋瓛面前,蒋瓛死死的盯着他们,眼睛之中流露出来凶光,恨不得将他们生吞活剥!

就是这三个卷包会的贼人,差点儿害得自己人头落地!

幸亏他们没有逃跑,没有远遁他乡,否则还不知道要花多大的功夫才能把他们给挖出来呢!

蒋瓛明白皇帝的心意,皇帝虽然没有说截止的期限,若是在大军开拔之前自己抓不到这几个贼人,那就是自己的死期……

当蒋瓛询问他们三个是不是骗了王福的田产家业的时候,他们这才知道自己栽到了哪里!

面对吃人似的锦衣卫,根本用不着大刑伺候,他们就已经吓得全身筛糠,哪里还挺得住,立即便一五一十的招了。

原来这三个人干的就是卷包会的行当,先由男人去的一个地方,在当地物色合适的猎物,

然后妇人就会带着女子前去,别管是远到探亲,或者是家里遭了难流落他乡,要来投奔亲戚,

更或者是前去某地,路上突发疾病,用光了银子盘缠……反正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暂且安顿下来。

然后与当地的人熟了,在他们的“劝说”之下,不忍自己的“闺女”跟着受苦,于是半卖半嫁的,就能得到一笔钱财。

当然了,女子年轻的时候还可以当闺女,若是年龄大一点儿,就只能当死了丈夫的寡妇……

不论是黄花大闺女,还是年轻寡妇,都是有人要的……

只是出了价码不一样罢了……

等他们成亲之后,找个机会打发丈夫离家,然后立即卖了对方的家产田地,几人得了横财,立即再换个地方行骗……

“陛下,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求见……”

谨身殿里,朱允熥处理完一份政务,王忠在一旁禀报道。

“嗯,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蒋瓛便进入殿中,跪地行礼道:“微臣拜见陛下,陛下圣安!”

“微臣已经查获了拐骗大明士卒田产家业一案,将涉案人等全部抓获!请陛下过目!”

说着双手举着一份奏章。

王忠接过来递到朱允熥的案头上,朱允熥看过之后,满意的点头道:“不错,你破案的速度倒是极快,没有令朕失望!”

“多谢陛下夸赞,微臣不敢有负陛下所托!”

“起来吧。”

“多谢陛下。”

朱允熥问道:“你们锦衣卫办案速度如此之快,平时在周报上怎么不见书写一二?”

“回禀陛下,锦衣卫职责所在,不敢邀功。”

“呵呵呵,你们倒是谦虚……退下吧。”

“是,微臣告退……”

退出殿外,蒋瓛这才察觉脊背发凉,不经意间活动了一下后背,看后面的衣裳早已经湿了,紧紧的贴在身上……

回到锦衣卫衙门,蒋瓛立即招了几个书写周报的前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写到周报上,然后叮嘱道:“务必要将陛下的旨意写清楚!剩下的就是锦衣卫在得到命令之后,

上下立即行动,不敢示好懈怠,如何长途跋涉,如何抽丝剥茧,如何辛劳……都要一一写明!”

“大人,这么写,是否有自吹自擂之嫌……?”

蒋瓛瞪了他一眼,满脸不悦的道:“这难道不是锦衣卫所做的事吗?!既然做了好事,为什么就不能写出来!”

“这里面的事伱们不懂,也不需要懂,让你们怎么写便怎么写!”

见他态度如此强硬,示好没有转圜余地,其他几人哪敢多说,立即点头答应下来。

“卖报卖报,锦衣卫全体出动,所为何事?”

“卖报卖报,锦衣卫倾巢而出,原来就是为了这件事!”

“震惊消息!锦衣卫所做之事令人匪夷所思……”

沿街叫卖报纸的报童,根本不用人教,就已经学会了如何搞“噱头”,来吸引百姓的眼球。

他们不会把事情一下子说完,否则还有谁会去买他们的报纸?

总要留个悬念,吊住人的胃口,让人不买份报纸瞧个清楚,心里就跟猫抓似的!

如此报纸才能卖的又多又快!

“瞧你们说的,他们到底干了什么事儿?”

“这位大哥,您来一份报纸,一看就清楚了!这可真是匪夷所思,保证是您想都想不到的!”

“呵,这么邪乎?来份报纸瞧瞧!”

大明周报卖的并不贵,普通百姓也能担负得起,毕竟寻常时候一个月才四份报纸,就算全买也花不了多少钱。

所以渐渐的就有些人养成了读报的习惯。

“在报纸上写的什么呀?锦衣卫干了什么事?”

“对呀,给大伙说说,也让大伙乐呵乐呵……”

买报纸的便在几位街坊四邻的围绕之下,顿时成了焦点人物,而这样让众人眼巴巴的望着,也让他油然生出一份自豪来……

讲解说道:“哎呀,还真是稀奇!锦衣卫这可少见……”

“哎呀老陈,你就甭吊大家的胃口了,到底怎么回事快说呀!”

摆足了架子,那位姓陈的才道:“上份报纸不是说咱们大明修建忠烈祠的事吗,就在玄武湖北岸,那里有一个大祠堂,大陵园……”

“陛下在那里听到有一位士卒被人给骗婚了,卷包会,家里的田产房子全都给卖了,于是下令让锦衣卫彻查这些案子,一定要缉拿到贼人!”

“瞧瞧陛下说的这句话,“大明士卒之事,无一小事。”啧啧!”

周围围观的百姓听了他的话,也顿时觉得不可思议,

“为了一个当兵的那点小事,陛下竟然让锦衣卫去查案?”

“那可不是!还下了死命令,若是找不到贼人,锦衣卫就要以死来抵罪!”

“嚯!真的啊!那……那当兵的可算是厉害了!能直达天听啊!”

“谁说不是呢!以后惹谁也别惹那些当兵的,锦衣卫都出动了,还有什么人敢惹?”

“对了老杜,你们家顺子不是在京营当差吗,以后那可厉害了!恭喜恭喜!”

“我那不孝子就是个普通兵,差得远呢,不敢不敢……”

虽然嘴里说着谦虚的话,可是脸上自豪的表情却什么也按捺不住!

士卒们的地位提高了,家人也与有荣焉!

同样的场景,不仅在京城,也在大明的个个府县甚至镇子里上演……

这个时候,没有多少人去关心贼人有没有被缉拿归案,那只是小节!

重要的是在这份大明周报里面,在皇帝的命令当中,所释放出来优待军人的信息……

再加上皇帝在忠烈祠的那番话,还有收养战场遗孤的举动,以及叮嘱府县官长对士卒家事和冤屈不可懈怠,对于军烈之家要慰问优待等等……

无不是在告诉天下人,当兵的地位无可动摇!

而这样的举动,也立即传到了军中,士卒们立即宣誓效死,一心忠于大明,忠于皇帝!

所以一时间,斗志昂扬,人人已上战场为幸事!

因为上了战场就可以杀敌报国,就可以报答君恩了!

九月十八,这一天在承天门外,五万士卒雄赳赳气昂昂的站在广场之上,黑压压的一片,

每个士卒脸上都写满了刚毅之色,还有杀敌的决心!

报效皇恩,就在今日!

朱允熥在銮驾的簇拥之下,亲自登临承天门,为大明军士送行!

在承天门外,由兵部尚书茹瑺,礼部尚书任亨泰,还有大将军蓝玉,以及宋国公冯胜,四人主持祭司之礼。

取鲜血淋在战鼓上,号为“衅鼓”,

然后祭司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铳炮之神、弓弩飞枪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只五昌等众。

紧接着作为本次出征的主帅,开国公常升也登上承天门,来到皇帝面前,四拜。

礼仪官诵读大明皇帝任命诏书,任命常升为主帅,并且将象征军队权利的节、钺授给常升。

常升奉旨领命之后,出至承天门外勒令所部将士,建旗帜,鸣金鼓,正行列,擎节钺。

紧接着鞭炮齐鸣,锣鼓震天,兵马开拔。

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兵马,燕王朱棣不由得暗自摇了摇头……

心中的落寞难以诉说……

自己终究是距离皇位越来越远了,而且希望越来越渺茫,现在的他看不到任何希望……

因为他明白,皇帝的威望在军民百姓当中,已经难以撼动了!

只等灭了倭奴国,捷报传来之后,那么皇帝的威望将会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那时候几乎就和自己的父亲差不多了……

这样的一位皇帝,谁能觊觎他的宝座?

况且皇帝年富力壮,又有子嗣,朝廷里面都是他的人……

这个时候再去窥探宝座……庸人自扰啊……

暗暗摇了摇头,将心里的落寞驱散,

想到大明有这样一位文治武功,雄才大略的皇帝,心中有生出许多安慰,许多赞许……

这样的皇帝,自己一辈子为其臣子,也是甘心情愿的……

所以第二天,燕王朱棣便给皇帝上了一份奏章,请求朝廷在北平另外给自己找一份王府之地,

而自己则是将现在所居住的王府献给皇帝,以为皇帝行宫。

并且他在奏章里面,陈明自己以大明藩王的身份,居住前朝皇宫,居住皇帝宫殿,与礼不和,

这份奏章到了朝廷之后,立即引起了六部的私下议论。

一个大明藩王,长期居住在前朝皇宫里面,确实不合体统,也不和礼仪,于是朝臣们也纷纷上书,请求给燕王另寻他地,修筑燕王府。

朱允熥自然是同意的,好好的让自己的王叔搬离,皇帝怎么忍心!

可是架不住燕王坚持,架不住百官上奏,还有晋王朱棡也上奏,朱允熥迫不得已,只好答应下来,

然后叮嘱工部一定要择一块好地,给燕王朱棣建造一座大大的王府,用料不许节省……

可无论怎么样,大明藩王王府是有规制的,不是谁想建多少殿宇就建多少,想建多高就建多高的,

门有多高,殿有多大,房屋有多少,必须按照朝廷制度来!

可这个就不是朱允熥操心的了,他只要下了命令,做足了姿态,给足了燕王面子就够了。

之后晋王朱棡,与燕王朱棣二人一同上奏,请求朝廷准许自己回到封地。

朱允熥自然百般不舍,可强留藩王在京也是不行的,所幸朱元璋的身体逐渐硬朗了起来,暂时不用担心他的身体状况,

因此朱允熥只好在皇宫里设置了家宴,请二位藩王入宫用饭,极尽亲热,然后派出宫中内侍给送他们出京,规格也颇为隆重……

同时赏赐了许多财物,装载了几十马车,一路浩浩荡荡,彰显着皇帝的恩典返回封地。

……

朵颜卫换了部族首领。

新首领就是当年朱允熥在街市上帮助他避免被坑的青年,他后来入了东宫当值,成为朱允熥东宫护卫营的一员。

有人的地方就有争端,朵颜卫里也是如此,在老首领死后,他的儿子不能够服众,因此首领之位也就发生了转移。

来到皇宫,跪倒在皇帝宝座前,朵颜卫的新首领不住的磕头谢恩,口里说着誓死效忠大明的话。

他知道如果不是自己在皇帝面前当差,受到了提拔,朵颜卫统领是轮不到自己的。

朱允熥只是嘱咐他忠心任事,对于他的表忠心之言,其实并没有放在心上。

正如他当初对铁铉所说的,自己只是在用可用之人,对于朵颜卫是否忠心,这个并不重要。

若是他们忠心那还到罢了,在大明东北,兀良哈三卫还是有些用处的。

可若是忠心不存,意图反叛,嗯,将他们族灭了就是!

有什么难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