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太孙 > 第410章 嘴上功夫如此了得!(求订阅)

朱允熥站起身来,不悦的说道:“你们二人平时也算机灵,怎么在这件事上如此湖涂!

官吏得的是帝王的恩惠,如果他们有负圣恩,自然要收回恩典!以后就照此办理,退下吧!”

“是,臣等告退……”

二人心中非常苦涩,比吃了二斤黄连还要苦!

本来想要孔家的钱财,可没想到殿下不但不给,还要“照此办理!”

那就等于说以后再有抄家的事,所抄出来的田产钱财,通通都要归档到宫里了!

这才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三人出了宫门,傅友文就埋怨了起来:“铁铉,刚才你怎么一句话也不说,咱们三个说好的共进退,你这是临阵退缩呀!”

铁铉一脸委屈的说道:“傅大人,来的时候我就不愿意来,是你们非得拉着我来……”

“不管怎么说,既然来了你就得帮腔说话呀!”

郁新也是一脸郁闷的说道:“如果真照殿下所说的,以后查抄的钱财户部就没份儿了……,孔家的钱没要过来,还成了惯例,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殿下这也太……”

傅友文本来想说他太贪婪了,可话到嘴边又不敢说,只好硬生生的忍住,“殿下想用钱,知会户部就行了……”

“唉。”

郁新叹了口气说道:“没看殿下都生气了吗,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傅友文也叹息说道:“就怕以后也不成呀……”

在历史上,查抄收没的钱财一般都会收回国库。

例如,在历史上的汉顺帝时期,有个外戚梁冀,因位高权重,在当时专擅朝政、残暴不堪、肆意妄为。

汉桓帝登基后,对其抄家灭门,所得财产合价三十余亿钱,充实了国家府库,国库充盈后,汉桓帝还下令减免天下百姓一半租税。

唐宪宗时期,镇海节度使李锜造反,被镇压后,家产也被查抄,先是运到了京城。后又念及李锜作乱多年,当地的老百姓深受其害,唐宪宗便把这些钱又全部分发给了当地老百姓。

嘉靖年间的大奸臣严嵩,他与儿子严世蕃把持朝政达二十年,期间铲除异己、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卖官鬻爵,使得朝纲败,

严氏父子倒台后被抄家,共查出了金三万二千余两,银二百余万两,另有珠玉宝玩数千件,这些钱财后全部用于补充边饷。

除了把抄家所得充实国库用于国家大事,也有的被赐予功臣、宗亲。

面对这些钱财的时候,就算是皇帝也会动心,毕竟谁也不想自己的内库空空如也。

谁有嫌自己私房钱多呢?

历史上嘉庆皇帝查抄和珅的家,这些钱最后都进了内务府,成为了皇帝的私房钱,

毕竟不管怎样,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他想做什么事也没人敢强烈反对。

朱允熥是储君,储君不和他们讲理,他们可能有什么办法?

几个人都知道,想从殿下手里拿钱,恐怕不容易啊……

“哎对了,你们说这是查抄孔家,能查抄出来多少钱?”

“按照他们家的田亩产业来算,至少得有两百万贯……越是世家大族,越是铺张浪费奢靡无度,得到的钱多,花销也大……”

“我看有三百万贯!就是他们再花销,能花销多少?”

“哎呀,这么多钱,要是归到国库那该多好啊……”

“……”

集义殿里,赶走了他们三个,笑容又重新回到朱允熥的脸上。

王忠在一旁高兴的说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

朱允熥笑道:“这有什么可恭贺的,不过就是些身外之物罢了,哪有什么可喜的……”

没有可喜的吗?

您的笑容都快跑道耳朵上了!

“王忠!”

朱允熥吩咐道:“派人看着孔家,任何人不许进入,拿着钱暂时就留在那里吧,以后北方的生意都从那里支取钱财,就不走京城的帐了。”

“是!奴婢遵命!一定替殿下好好看着!”

“另外,那些铺子还是要归到商贸司,就当是给他们点好处,堵住户部那帮人的嘴!

派人前往山东,孔家的庄园就改为皇庄,田亩就是皇田,让人好好经营,不可懈怠!”

听到这话,王忠顿时有些激动了!

殿下对自己的任用,已经延伸到别的地方,这是对自己的信任和重用啊!

所以王忠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磕了一个响头,满脸欣喜的说道:“是,无比生命,定不负殿下所托!”

“起来吧。”

王忠在心中打定了主意,一定要将那些皇庄好好经营!

绝不允许有人贪殿下的钱!

要是有一天,能把皇庄经营的如同商贸是哪样,为殿下获得大量钱财,得到殿下的看重,他自己就死而无憾了!

督察院中,景清来找练子宁。

见他正在伏桉书写,便说道:“下官莽撞,没有打扰到大人吧。”

练子宁停下手中的笔,“无妨,来坐吧。”

二人都相当熟悉了,所以景清也没有客气,在他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景清询问了他一些都察院职务上的事情,请教该如何处理,有什么惯例,有什么讲究,练子宁一一做了回答。

聊了一阵之后,练子宁主动说道:“我这里有一篇作者的草稿,你来帮我看看。”

景清看了之后,惊讶的说道:“大人,如此严查,那将会在官场上引起巨大震动的,这是否妥当?”

练子宁说道:“吏治不清,则政务不明;御史不忠,则无约束。

因此就像当时所说的,督察院必须要整顿,像山东知情不报的这类事情绝,不能再发生!”

景清有些担心的说道:“大人高义,下官明白,可这样的事一旦大张旗鼓,难免会让督察院声明受累,你也会跟着名声受累,许多官员恐怕也会对你怀恨在心呀……”

二人已经相当熟悉了,所以说话也就没有那些云山雾罩,反而直来直去。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担心练子宁的前途。

“我个人的名声算什么,既然做了御史,就没想着让百官喜欢!他们越是恨我,越说明他们做贼心虚,有心贪腐!否则怎么会害怕!”

练子宁朝他的袖子看了一眼,脸上露出戏谑的微笑:“景清,你来找我也不是为了说这些无关紧要的话吧。”

景清不动声色的调整了一下袖子的弯曲的痕迹,道:“我来就是问问职务上的事,别的倒没什么……”

“那你袖子里藏着的是什么?拿出来看看!”

“呵呵……”

景清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果然什么都忙不过你的眼睛……”

说着从袖子里面掏出来一份奏折的底稿,打开有两三页之多。

因为现在天气已经有些炎热,官员们穿的衣服都比较薄,袖子里面想要藏点儿东西,确实容易被人发现。

练子宁看了他的底稿之后,不由得笑道:“你还说我,你不是也要上奏,请命让督察院自查吗!”

景清尴尬一笑,说道:“卑职只是说督察员自查,以清理那些尸位素餐之徒,让各道的监察御史忠于职守……”

又玩味的说道:“可大人你的奏章,不但要查咱们督察院,还要查文武百官,所以卑职只能算是小打小闹,你这才叫大阵仗呢!

你这封奏章要真是送上去,被恩准了,不但外面会得罪人,在督察院也受非议,您就不为自己考虑考虑?”

“考虑什么?”

练子宁摸了摸自己的胡须,“大不了我就回家乡种地,我家有上千亩地,照样可以读书作画!悠闲自在!”

景清打趣说道:“门前栽种上一片竹子,以彰显气节,栽上几盆兰花,以表达其性情高洁,那就更好了!”

练子宁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欲笑还休的说道:“真不愧是殿下发掘出来的人才,嘴上功夫如此了得!”

“哪里哪里……和你相比我还差得远呢!”

景清一副十分佩服的模样说道:“当日在文华殿,你那一番话说的众人哑口无言,只能点头认同,

要不是有这么一位厉害的御史弹劾,殿下想要处置衍圣公,还得不到众臣一同请命呢。”

练子宁说道:“为臣子者,最重要的就是忠心!而为御史,最重要的是铁面无私!”

“大人高义!这番话让下官听得热血沸腾啊,下官也愿意在大人的奏章上署名上奏,还请大人成全!”

“你不怕引人非议?”

“忠臣无所畏惧!自然也不怕非议!”

“好!那我们就联名上奏!”

文华殿里,朱允熥正在处理政务。

他手里拿着一封奏章,正在左右思量。

过了一会儿,开口说道:“来人,去把督察院御史景清、练子宁带来。”

太监立刻奉命前往督察院禀报消息,带着二人来到文华殿。

“微臣练子宁、景清拜见皇太孙殿下!”

“二位不必拘礼,起来说话,来人,赐座!”

“多谢殿下!”

二人落座之后,朱允熥手里拿着奏章询问说道:“你们二人联名上奏,说要让巡查百官,还要让督察院自查,这事有何说法?”

练子宁行了一礼,回答说道:“殿下,微臣觉得吏治的清明至关重要,官员是负责治理百姓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