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我要做太孙 > 第244章 诏书

我要做太孙 第244章 诏书

作者:我要做皇帝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5:23 来源:笔趣阁

时至今日,朱允熥身上仍然没有发现任何感染天花的迹象。

要知道即便是接触了天花病人,即便是同等程度的接触,有的人会感染,有的人却不会。

而朱允保持着后世人勤洗手的习惯,那天他从太子妃吕氏那里回去之后,就立即洗手了,

另外也习惯了冲凉泡澡,或许这也是他没有染上天花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太医仍然让他每次天坚持泡药汤,就是为了以防万一。

对此朱允也并不排斥,没有人会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尤其是要做皇帝的人!

躺在一大桶温热的熬制的药汤里面,也是非常惬意舒服的。

隔着屏风,瞿陶禀报说道:“启禀殿下,江都郡主在武楼记挂殿下的安危,不住询问殿下的状况。”

“嗯。”

朱允熥轻嗯一声说道:“你告诉姐姐说我平安无事,请她不必担心,等着天花疫病过了之后我就去看她。”

瞿陶回答说道:“是!属下遵命!江都郡主也害怕殿下前去,特意吩咐不让殿下去呢。”

朱允熥闭着眼睛,享受着泡澡的温暖舒适,说道:“姐姐在武楼住的还习惯吗?如果缺什么东西,立即补齐,不能让她觉得不适应,知道吗。”

“是!属下明白,郡主那里一切东西也都齐全,请殿下放心。”瞿陶答道。

“殿下……”

瞿陶犹犹豫豫的说道:“锦衣卫指挥使蒋瓛昨日似乎护送着一辆马车出宫了……”

原本双目紧闭的主人,眼睛瞬间睁开,精光流露,气势逼人,“说!”

瞿陶赶紧躬身,恭敬的回答说道:“前几日傍晚蒋欢押送着一辆马车,经过东华门出宫去了,如果没错的话应该是从经籍库出去的……”

瞿陶透过屏风看了看纹丝未动的朱允熥,又接着说道:“直到今日,马车仍然没有回到宫中……”

朱云吩咐说道:“不要声张,就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是,属下遵命。”

朱允明白,居住在经籍库的都是已故太子朱标的幼子和幼女,也就是自己的弟弟妹妹。

当然,还有太子妃吕氏。

可既然马车出宫已经有几天了,仍然没有回来,那就说明出宫的那人已经凶多吉少了……

不用言明,朱允也能猜到是谁。

嘴角露出一抹舒心的笑容,朱允熥顿时觉得心中非常畅快,一块大石落了地,浑身都轻松。

太子妃吕氏,就是压在自己身上的一块石头!

这块石头,终于被挪开了!

以后自己登记称帝之后,没有人能够用孝道再来压制自己!

而且也不用担心背负污名!

吕氏,你也算死得其所了。

……

武英殿的后殿之中,朱元璋正在处理政务。

朱允熥端了一杯茶放在他的书案上,轻声说道:“皇爷爷您喝杯茶,休息一下吧,不可太过操劳了。”

朱元璋抬头看见是自己的孙儿,也舒心一笑,放下毛笔说道:“好,是该歇歇了,你今日觉得身体怎么样?”

朱允熥笑道:“有皇爷爷的龙气震慑着,孙儿自然身体健康,毫无问题了。”

“呵呵呵……又拍马屁!”

朱元璋喝了一口茶,又说道:“不过也不能疏忽大意了,太医开的汤药还要继续吃啊。”

朱允熥顿时一脸嫌弃的说道:“皇爷爷,你闻闻孙儿身上……”说着就把胳膊凑近了朱元璋。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怎么了?”

朱允熥不满的说道:“孙儿这些天又是内服,又是外泡,草药都用几车了吧,您闻闻孙儿像不像个药罐子。”

朱元璋笑道:“你呀!身在福中不知福!这要是寻常百姓家,就算生了病也不敢这么用药啊,那还不把全家都给吃穷了。”

朱允熥赶紧说道:“既然孙儿到今天都没有状况,那就说明孙儿没有染上天花啊,还不如把这些草药节省下来,就是送给百姓也是好的。”

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道:“胡闹!咱看你就是吃不了草药的苦吧,说的好听!你要知道你马上就是太孙了,

不能出一丁点儿的差错,汤要接着喝!药浴也接着泡,朝廷还不差这点儿银钱!”

朱允熥只好无奈的双手一摊,说道:“好吧,听皇爷爷您的……”

朱元璋眉头微皱,轻轻叹了一口气说道:“你只不过是吃些苦头吧,还没有染上天花,可是你兄长……

唉,据太医禀报,说他身上出了很多水痘,就连脸上也出了好几个,浑身上下疼痛骚痒……”

朱允熥担忧的说道:“皇爷爷,兄长的病情严重吗?不会有什么大碍吧?”

朱元璋说道:“现在来看倒是不算太严重,可天花这种事谁也没有把握,指不定什么时候病情就会加重,太医也不敢保证啊。”

朱允熥立即表态说道:“皇爷爷,我也实在担心兄长的安危,况且也很长时间没有见到他了,不如……孙儿去看看如何?”

朱元璋大手一挥,严肃的说道:“不行!不能如此胡闹!你要知道天花非同一般病症,一旦染上不知道要传给多少人!别看你现在不是,可也不能大意!”

朱允熥拉着朱元璋的胳膊,苦求说道:“皇爷爷,您就让孙儿去看看吧,哪怕是远远的看上一眼也好啊……”

朱元璋眼睛一瞪,说道:“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咱说不能去就不能去!怎么,你连皇爷的话也不听了?!”

朱允熥顺势就坡下驴,很乖巧的说道:“孙儿当然听从皇爷爷了,唉……但愿兄长平安无事吧……”

既然有了台阶,朱允熥当然会下了,这样才会避免尴尬嘛。

自己又不是铁憨憨,怎么会不知道天花有多么厉害。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嘛。

朱元璋从旁边拿起一份奏章,满含笑容的说道:“来看看吧,少想那些不该想的!”

“是,孙儿遵命。”

朱允熥伸手接过了奏章,打开一看不由得心中暗自高兴。

因为上面正是礼部和翰林院学士写的立太孙诏书!

朱允熥脸上高兴的说道:“皇爷爷,这是……”

“没错!就是立你作太孙的诏书!现在满意了吧?”朱元璋笑吟吟的说道。

朱允熥躬身行礼说道:“只要是皇爷爷的旨意,孙儿都满意!”

朱元璋说道:“咱准备过几天召开大朝会的时候,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读,好让他们知道大明已经有了太孙,有了皇位的继承人!”

“多谢皇爷爷恩典!”朱允熥高兴的说道。

朱元璋满心欣慰的说道:“咱已经命令人制作太孙的仪仗和金册金宝,以及衮服,也已经下令给各个属国,允许他们前来参加册封太孙的庆典,咱准备给你举行一个大大的册封仪式,你觉得如何?”

朱允熥惊讶的说道:“藩属国也要来参加?皇爷爷,这阵仗未免有些大了吧?孙儿承受不起啊。”

要知道朱元璋在大明洪武十四年之前就已经圈定了这十五个不征之国:“凡海外夷国,如……西洋、东洋及南蛮诸小国,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吾恐后世子孙,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

朱元璋当年编写《皇明祖训》亲自下诏这十五个国家列为不征之国:朝鲜国(今朝鲜)、日本国(今日本)、大琉球国、小琉球国、安南国(今越南)、真腊国(今柬埔寨)、暹罗国(今泰国)、占城国(今越南)、苏门答腊国、西洋国、瓜哇等国。

要知道这些国家巴不得前来进贡呢!

因为每次进贡就等于做生意来了!虽然会给大明朝廷一些金银特产,可是朝廷的赏赐也是加倍的啊!

况且他们还能够带来一些货物进行贩卖,所以这一来一去,能赚取不少的银钱!

朱元璋这个老抠门,居然这么大方?!

要知道朱元璋在历史上多次拒绝了藩属国的朝贡,估计在朱元璋心中,也不想干赢了面子,却丢了里子的事。

看来朱元璋对自己的爱护,真是让人感动啊。

朱元璋解释说道:“也不是所有的都来,太过偏远的就不用了,毕竟你册封大典在即,岂能等他们!”

朱允熥试探着说道:“皇爷爷,这要不少的赏赐吧?”

朱元璋看了一他一眼,调笑说道:“别人都说咱是个老抠,咱看你也不遑多让啊。”

朱允熥一本正经的说道:“孙儿这也是青出于蓝嘛,这些钱用在大明百姓的身上也就罢了,可要真送给他们,还真有点亏呀……”

朱元璋却说道:“亏什么,大国邦交也是需要用钱的嘛,况且他们如果贪图这点蝇头小利,又能有什么出息!”

“皇爷爷教训的是……”

朱元璋拿起一份奏章,递给朱允熥说道:“看看吧。”

朱允熥又打开,之前上面是秦王朱樉写的家书,请求朱元璋允许他回京探望父亲,并且也想为马皇后和太子朱标扫墓,以示纪念。

看了看朱元璋,朱允熥不解的问道:“皇爷爷,这不是二叔的家书吗?”

“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