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141章 医家的胜利

盛唐开始于南海 第141章 医家的胜利

作者:天街小雪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7 19:29:37 来源:笔趣阁

李二的胜利结束了民间有关女性价值的争论。

大家都看得明白,皇家和世家的斗争之中,自己是个看客,也是个被操纵的工具人,既然双方分出了胜负,也就没有继续让人利用的想法了,关于女人街的话题也就不再深究。

世家不甘心失败,转移阵地,继续在其他的事情上展示自己的影响力。

《省身》现在已经让朝廷收编,《大唐风华》风头正劲,发行量屡创新高,邸报也有向普通人开放的趋势,世家对舆论的掌控力随之下降,至少在那些文化程度不高的阶层中是这样的。

例如工匠和商人,以及一部分富农和小地主。

这些人识字不多,但勉强看懂三大官方喉舌发布的消息还是不难的。

朝廷颁布政令的行文方式越来越趋近于白话,遣词造句非常简单,条理变得明确,还有人负责给百姓解读这些政令,世家想在政令颁布过程中参沙子越来越难。

总得来说就是:老百姓越来越难忽悠了!

特别是朝廷发布大唐海外开发集团的配股消息以后,皇室的威望提高了一大截。

皇家可以收买天下人心,他们却不行。

世家不是没想过干类似的事情,可是他们没有朝廷那样遍及全国的渠道。

而且他们也不会把利益分给那些屁民,毕竟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没有朝廷那种天然的对百姓和国家负责的义务,更没有必要兼济天下。

于是他们便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发力——教育。

皇家、云家和道门三方搞得那套识字学校系统他们是看不上眼的。

官本位的社会中,读书上进为的就是能有朝一日进入到官员体系中,求的是出人头地,只识字可是当不了官的,那是需要相关经验和有人指导的!

世家坚信这一点,也是一直按照这个原则去做的,他们把持着大部分的教育资源,所以他们有能力去吸引顶尖的人才为他们效力。

他们在原有的吸引人才的基础上扩大了规模,短时间内就在长安周边开办了几十所书院,招收了上千名普通人家的读书人进行教学指导,并答应帮他们行卷,剑指年后的科举考试。

他们还暗示这些得到自己帮助的读书人在高中后会得到支持,以期在明年的科举考试上搬回一局。

得知这个消息的李二和云浩捧腹大笑,坐等明年看世家的笑话。

……

管彤出名了,十三岁的小姑娘一战成名。

她是大唐第一个在官方刊物上发表文章的女性,也是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大男子主义的女性。

不管主流观点如何评价她的行为,管彤这个名字毫无意外的深入到了大唐女子的心中,成为她们心中的英雄。

全大唐的人都知道了她的名字,这是不符合礼教的,公开姓名这种事要是放到其他女子身上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后果,但在管彤这里就不是个事。

第一,管彤的名声在长安早就臭大街了,几乎和云家崽齐名,那些看不惯她的家伙再编排她都没什么用,长安百姓也只会会心一笑,最多是多了一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

第二,云家、管氏、长孙皇后和数不清的贵妇人都站在她身后,背景硬的不要不要的,敌视她的人只敢过过嘴瘾,脑子抽了才敢对付她。

第三,她还是云浩的未婚妻,这个就恐怖了。

倒不是云浩有多可怕,关键云浩是长安几十个文武勋贵子弟和皇室子弟的老师,这些贵族子弟是由云浩亲自教导的,管彤就是他们的师母,在这个以孝义和尊师重道为第一准则的时代,要是师母受辱,鬼知道这些贵公子们会不会发疯。

一个两个的不打紧,要是几十个人一起做点什么事,李二都要挠头。

修成金刚不坏之身的管彤在出名后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云浩的安排下,联合一部分贵妇,把前任礼部尚书令狐德芬给告到了大理寺,罪名是渎职和不作为。

诉状之上提到的罪名就一条:明知表亲婚姻的危害却不劝谏皇帝修改相关礼法与法律。

接到大理寺传讯的令狐德芬一脸懵逼。

这真是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落。

等他看到那纸诉状时他的内心是崩溃的。

老头根本不知道这事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建议修改礼法可不归他管,他只是个执行者,这么大的事是由大朝会决定的,建议修改律法更是和他不沾边,那是御史台和皇帝的事。

他双手颤抖,脸色发青,心中怒吼:这真真正正是卧槽泥马!

孙伏伽一脸无辜的表示,传讯只是正常程序,这种没有证据的诉讼定不了老大人的罪……

令狐德芬气的一屁股坐到地上,手指着孙伏伽,也许是太过激动,半天愣是没说出什么话来。

自己的确是没有罪责,可他娘的这事它恶心人呐!

满大街的人都知道自己进了大理寺,大理寺是什么地方?大唐最高司法机构之一,自己虽然没有罪,可一旦出去,有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楚。

终于,老头在孙伏伽开口询问案情时华丽丽的翻着白眼晕了过去。

……

云浩此举只是想要赶紧解决医家的问题,眼看新医学院就要建好了,医家还在反对表亲婚姻的漩涡中打转,李二和袁天罡也不想耽搁计划的进度,也就先让云浩出手了。

至于令狐德芬会成为牺牲品则是由于这老头没眼色。

李渊打算年后带着一群老臣去巡游各地,令狐德芬就是被选中随行的人之一。

可这老头一点都不配合,舍不得离开朝堂,即便是丢了礼部尚书的官职,还硬是赖在礼部冬官的位置上不走,这让李渊很不爽。

李二对他也不爽,那些投靠过来的前隋官员还有一些没有位置安排,于是没眼色令狐德芬就成了很碍眼的存在。

云浩也就顺理成章的来了一个一箭双雕。

一部尚书被告,虽然是前任的,但这不是小事,御史台的两个御史先跳出来支持令狐德芬,然后……他俩免官下方到了羁糜州。

御史大夫看穿了李二的把戏,主动上书,请求修改婚姻礼法和律法,禁止近亲婚姻,结束民间和朝堂上一直不休的争论。

御史台算是干了一件让皇帝和朝臣都顺心的事,其他部门马上跟进,一致表示支持。

萧瑀拿出来早就准备好的草案,在朝会上讨论了一些细节后,这份草案正式定名《婚律》,即可发往地方实行。

《婚律》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内旁系血亲不得结合,适婚年龄为男子不得低于十四岁,女子不得低于十六岁。

云浩对其中的法定婚龄是不满的,但李二给他分析了大唐现在的人口状况和人均寿命,让他勉强接受了这个结果。

这是医家的一次胜利,也是云家和皇家的胜利,医家被云浩彻底的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