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238章 火车与拖拉机下(天亮了,求票)

马在平地上奔跑的速度很少会超过四十公里每小时,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在陆地上行进时所能感受到的最快速度。

火车头六十五公里的时速是有些超出人们的认知,关键是这个火车头是一个重达二十吨的大家伙,还是不吃草的那种。

火车还在加速,到达时速七十公里的时候,云浩拉响了一个红色的发烟弹,警告云禄不要再加速了。

由于跑的是个一条五公里长的环形路,火车头相当于一直在过弯道,七十公里的时速基本达到了极限,再快的话可能会出现脱轨的事故。

云浩要的是火车中低速连续运行的数据,不是追求最大速度,没有必要冒险。

云禄看到信号,调整气节阀,缓慢推动制动刹车。

车头的速度慢慢降到了四十公里每小时。

制动系统第一次刹车正常,云浩松了口气。

蒸汽火车上最复杂的技术不是蒸汽机,而是制动刹车系统。

老爹设计火车头的时候忘记了后世火车的制动方式,为了保证刹车不失灵,他就在车头上做了两套制动系统。

一个是刹车片,另一个是变速箱。

刹车片系统不难,没什么技术含量,变速箱就不同了,里面的传动机构看似简单,实际上对材料和加工精度的要求特别高,以云家现在的技术只能勉强做出前进、空挡和倒档三个档位。

不过火车有这三个档位就完全够用了,万一刹车片失效,空挡可以断掉动力输出,倒档能够强制刹车。

用倒档来刹车,听起来有些玄幻,操作起来却和早期的轮船差不脱,只不过在铁路上危险性更高一些,动静有些大,对司机的要求很高。

云浩并不希望出现开倒档来刹车的情况,所以他和云涛一起做过测算,把车速控制在四十五公里以下的时速,这样一来即便刹车系统失效,也能通过挂空挡来减轻事故的伤害。

以轻轨铁路的承受力,这样的速度已经可以接受。

实际上,就算是火车头的速度可以达到七十公里以上,一旦满载运行,能保持三十五到四十公里的速度就谢天谢地了。

后世知道二十一世纪,还有很多国家的铁路时速在四十公里一下,那种高铁的极速只有零星几个国家可以实现。

再说那么快的速度没有,调度系统没有成熟之前,快速就意味着危险。

火车头的时速维持在四十公里,一直运行了三个小时才慢慢减速,停下来加煤加水。

车头没有挂煤水车厢,携带的煤水只够运行三个半小时。

车头虽然停下,但蒸汽机没有停机,继续保持着运行。

几千人就这么看着车头一圈圈的转圈,但却没有人觉得枯燥。

李渊不是来看热闹的,他此来仅仅是为了确定火车和铁路是否有云浩所说的运力,尽管车头没有挂车厢,但飞驰的速度也可以说明很多问题。

所以在第一次加煤的时候便离开了,让云浩做载重实验的时候再通知他过来。

围观的缺中也散去了大半,留下来的多是些清闲无事的老人和孩子。

他们依旧对这个会跑的铁疙瘩充满了好奇。

天色渐渐变暗,测试没有停止,只不过是把车速降到了三十公里每小时。

云禄带了四个学生在车头上轮流操作,保证火车头不停机,直到第一阶段的任务完成。

火车的测试继续,第二天开始,围绕着试验场地行程了一个大型的临时市场,每天都有几千个看热闹的人过来,这些小摊上的生意意外的很好。

崖州人对市场非常敏感,总能找得到商机。

潘攸把南海道治理的很有条理,形成了一套高效的管理方法。这里的自由市场一出现,城管马上出动,在不影响试验的地方规划出两个集中摆摊的市场,让摊主们规范经营。

测试进行到三天,火车头和铁路的状况良好,云浩带着几个弟子离开了实验场,到南海学院的实验田里验收另一项跨时代的发明——蒸汽拖拉机。

蒸汽拖拉机的项目优先级是排在蒸汽汽车后面的,但在实际的制造过程中,穿越者发现他们低估了汽车的制造难度。

首先是动力方面,二十匹马力的蒸汽机可以带的动车厢前进,但尴尬的是这种为带动工厂机器而设计的蒸汽机对于在路上行进的车辆来说实在是过大了,装在底盘上以后,车厢就没什么装货的位置了。

主要还是经验问题,毕竟蒸汽汽车这种过来的东西穿越五人组都没有见过,闹出了把立式蒸汽机装到汽车上的乌龙事件。

其次是底盘的构架问题,云涛这个高级汽修工程师只了解燃油车辆的构造,对于蒸汽汽车这种古老的品种只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他又没有云浩的金手指,整个蒸汽汽车的底盘构造只能通过慢慢摸索来一步步的复原和调整。

设计生产卧式车用蒸汽机和复刻专用底盘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他们把目光转移到了傻大黑粗却极有用的蒸汽拖拉机身上。

蒸汽拖拉机的构造就要简单的多,它追求的是拖拽能力,对蒸汽机的要求不想蒸汽汽车那么高,立式蒸汽机也可以将就用。

还是本着优先解决有无的原则,云海和云涛父子俩搞出了一款以二十匹马力蒸汽机为动力的手扶式拖拉机。

手扶拖拉机的优点是构造简单,维护方便,缺点是操控性欠佳,没有什么改进升级的空间,用途也相对单一。

而这台正在测试的手扶拖拉机的用途更单一——它采用的是履带而不是轮胎!

注定只能用来耕地!

但这也是大唐现在最需要的,特别是南洋……缺人呐!

为了发挥出这台拖拉机的能力,云浩为它设计了一个油压的举放臂,方便它挂载农具。

现在的拖拉机正挂着四排犁头耕地。

“吭吭……”

拖拉机冒着黑烟,缓慢而坚定的向前移动着,犹如初春时节在田中喘着粗气的老牛。

它的速度也就比牛快不了多少,实际上它的空挂速度最大只有十七公里每小时,挂上犁骅后的耕地速度只有区区每小时五公里。

云浩看到坐在田间凉棚里的云涛和刘建国,来到他们身边问道:“拖拉机的稳定性怎么样?”

崖州的天气实在是太热,刘建国光着膀子,一副农家小娃娃下田的打扮,云涛则泡在一个大水盆里。

云涛答道:“一切测试刚开始,目前看来一切正常。”

刘建国用毛巾在云涛的水盆里捞了一把,他把拧的半干的毛巾搭在背上,嘟囔道:“就这破玩意儿也值当我们一直盯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