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286章 老将风采,再加把火

盛唐开始于南海 第286章 老将风采,再加把火

作者:天街小雪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7 19:29:37 来源:笔趣阁

南海道发生大量专利侵权案件的消息传到长安,山东士族都快疯掉了。

云浩前段时间就和皇帝合作把他们的面皮扒了个清洁溜溜,到现在还没有从百姓的信任危机中走出来,此时又爆出这样的丑闻,这是要整死人的节奏啊!

他们忍不了了,抓着云家和南海道都督府狼狈为奸,蒙蔽皇帝和朝廷,私自通过未经大朝会讨论的律法这一点,展开了有气无力的弹劾。

这次御史台的喷子们没有掺和,御史台还没有从郭淮等人带来的名誉损失中恢复过来,冒然下场可能会引火烧身,魏征不想御史台陷入到另一个漩涡之中。

而且托云浩的福,御史台早就超额完成了今年的弹劾任务,业绩好得不要不要的,御史们也不想多得罪云浩和潘攸。

御史台不出来拱火,朝堂上就是风声大雨点小,云家和南海道都督府又远在天边,对他们的弹劾只能用短小无力来形容。

这帮人拿罪魁祸首没办法,就转移目标,集火攻击刑部尚书刘政会,弹劾他老眼昏花,连《专利保护条例》这种与中枢基本法有明显冲突的地方律法都能批复通过,还和南海道搞出了一套涉及全国的追责机制,导致立法和司法混乱,影响朝廷律法的权威受损。

尤其是那套地方与中枢的联合追责机制,这简直就是把地方法规变相上升到了基本法的程度,让一个偏远地区的律法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通行全国的能力,这尼玛不是主次不分吗?

他们要求皇帝严惩刘政会。

刘政会虽然年纪大了,可火气一点都没变小。

他先是当朝自辩,摆事实讲道理,把地方法规与中枢基本法的关系做了说明,并给朝臣和皇帝普及了大唐的立法和司法原则,证明自己并没有错。

先是正面驳倒了弹劾他的官员,然后……

他当朝脱下紫色官服挂到大殿的盘龙柱上,一把抢过太极殿仪仗侍卫手里的金瓜锤,开始追杀那些弹劾自己的家伙!

整个朝堂变得鸡飞狗跳。

刘政会把官服挂在盘龙柱上,就是在告诉皇帝:老头子我受了不白之冤,我要拼命了,你可别拦着,敢拦的话我连你一起揍!

李二没想到一向以老好人面孔示人的刘政会气性这么大,便没有让人阻拦——他一个颤巍巍的退役老将能有多大的杀伤力?让他发泄发泄也好,省的憋坏了身体。

不只是李二这么想,大部分朝臣也是这么想的,竟然没有一个人出来劝解,都蹲在一旁兴致盎然的看大戏。

显然,他们低估了老刘的战斗力。

退役的老将他依然是老将,不能用普通人的标准来衡量。

只见老刘身形矫健,如锇虎一般扑向敌人。

出手干净利落,有两人被老刘当场掀翻在地,其他人见势不妙,扭头就往殿外跑,须发皆张的老刘一手沉重的金瓜锤,一手一尺来长的象牙笏板,追在这些人身后,接连又干翻三人,一直追到靠近朱雀门的地方才被不知情的千牛卫给拦下来。

刘政会的剽悍镇住了所有人,直呼老将军咱们惹不起啊!

魏征和御史们在旁边默默擦汗,他们以前可没少往老刘头上扣帽子,老刘都没有对他们发飙,还真是幸运呀!

老刘的行为怎么都逃不过扰乱朝堂秩序和当众殴打官员的事实,所以他屁股底下的刑部尚书的位置便没了,但第二天就上任了光禄大夫,成了皇帝近臣,可见其圣眷不衰。

刑部尚书出缺,让不少人看到了希望,朝堂上的注意力全集中到了这个位置的争夺上。

李二奉行能者上的原则,把大理寺卿孙伏伽弄到了刑部,暂代刑部尚书一职,把大理寺卿的位置空了出来,久久没有宣布继任人选,吊住了朝臣们的胃口。

《专利保护条例》引起的风波意外的被压制了下来,其影响限制在了工商界。

云浩一看,这种情况哪里能行?

他们四人要的是破冰,是尽量扩大影响,掀起思想的局部变革,不是不温不火的闷头发财。

所以他们又搞出来一个《个人着作权保护条例》,将知识产权保护扩大到文化领域,给即将熄灭的破冰之焰加了一把火。

还是之前先斩后奏的套路,紧接着把他们手里提前抄袭好的一票着作一股脑的放了出来。

这些着作包括云涛署名的《三国演义》、《华夏上古史略记》,云秀泽署名的《海权论》、《社会发展浅析》,刘建国署名的《资治通鉴》和《世界简史》。

还有诸如四人联合署名的《童话》,云秀泽执笔编写的白话小说《孟姜女》、《白蛇传》、《花木兰》以及人物传记《平阳昭公主传》等一系列以女子为主题的文学作品,还有云涛编写的如《大唐农业技术简述》、《家禽家畜饲养规范》这类的实用型工具书以及缩水版的《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书。

林林总总七八十本书一下子出现在大唐各地的书店之中,极大的满足了百姓的文化需求的同时,坐等大鱼上钩。

不出所料,半个月不到的时间,盗版就开始横行。

云家对那些盗版商毫不客气,各地的府衙陆续受到云家的维权诉讼,大唐文化界一片大哗。

追索盗版商责任这种事情虽然出现过,但多半都是无疾而终的结果。

云家的这一波维权诉讼却不同,因为有了《个人着作权保护条例》,云家的追责行为便是有法可依的,地方上的人若是还敢搅浑水,云家和朝廷一定会让他们好看。

所有的诉讼都有充足的证据,又有云家在各地的人员盯着,案件的审理速度很快,共有七十多家盗版商的印刷作坊被封,二十多家赔偿了巨额的版权费用,出版印刷行业一片哀鸿。

事情经过《大唐商情》和《文艺》等四家期刊的报道,满大唐的文人们都惊呆了。

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赶紧的,街角XX书商盗版我的书,一分钱费用都没给,还敢说我的书不好卖!

告他!

今年各地官府的日子又不好过了。

当然,也有那种说云家人是在贩卖学问,骂他们有辱斯文,也有意识到危机来临的,比如之前几乎垄断了中高端知识传播的世家士族。

大唐几乎一多半的出版印刷是掌握在世家士族手里的,云家这一下就搞掉了相当一部分他们手中的知识垄断渠道,本来近几年世家士族的地位就岌岌可危,云家的这一波操作对他们的处境来说就是雪上加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