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七十五章 长安二十四时辰之收网(求收藏求推荐)

混乱的长安城进入到了武德九年六月初一。

例行的朝会照常举行。

文武百官中有很多是在士兵的监视之下才得以到太极殿的。

昨夜右威卫进城之后就把长安城封锁了,百姓接到通知,今天所有人不得外出,只能在所居住的坊内活动。

上一次皇帝下令封锁长安还是武德四年的时候,那时云海入狱引起了城中不小的混乱,直到云浩老娘写给李渊的私信送入宫中事情才平息下来。

长安百姓在承平多年后再一次见到这种场面不免心中惴惴,何况昨夜城中的厮杀和西城的火光都说明这次的事情要比当年云海入狱更严重,刀兵一起,长安的百姓陷入到恐慌之中。

程咬金这个老魔头把李渊的命令执行的非常彻底,他带着右威卫的军卒从北城开始抓人,第一个目标就是王家大宅。

此时的王家大宅内已是人心惶惶,昨天下午王养德带走府里大部分的护卫之后,王家在长安的话事人王戌就封闭了大宅的所有进通道,防止有乱军冲进来。

乱军没有来,来得时老魔头。

他来到王宅的正门,二话不说就让士兵用巨大的冲车撞开了大门,兵卒一拥而上,不到一炷香的时间就把里面的人一个不落的揪了出来。

“宿国公,你这是什么意思?”

王戌被两个兵卒反剪着手臂,他努力地抬起头怒视着程咬金,面色苍白,却是疾言厉色地质问道:“你要对付我太原王氏!你可得好好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

“呵呵”老魔头无视了他的威胁,笑着道:“你的长子去干什么了你不会不知道吧?要不是那位义士不给某王养德的首级,某真想看看你悲伤的表情。”

王戌闻言身体一震,声音颤抖道:“你说什么?大朗死了?不可能,你在诈老夫!”

其实在右威卫的兵卒闯进他的房间时,他就知道昨晚的行动失败了,只是不曾想自己的儿子死在了行动当中。

他有些承受不住丧子之痛,身体摇晃几下,就翻起白眼晕了过去!

老魔头让人打了盆井水,照着他当头浇下,将他弄醒,看着他有些呆滞的眼睛说道:“别伤心,你们这些人的运气好,陛下不打算要你们的命,某来次就是带你们到龙首原上去避暑的,等你们各家的家主来了长安,自然会把你们赎回,不过下半辈子你们可能回不了长安了。”

现在的龙首原在夏季的时候也的确凉爽,但那上面还没有美轮美奂的大明宫,有的是数不清的蚊虫蛇鼠,偶尔还会跳出一两头猛虎野狼。

目前李渊还没有能力摧毁世家门阀,即使他手里攥着他们作乱的证据也不能下杀手,把这些人弄到野地里也就是出口气罢了,这些人会被当做谈判的筹码,最终还是要放回去的。

老魔头亲自抓人,爽的不要不要的,胡瑜则带人在长安城内查封几个世家的产业,金银铜钱收归李渊私库,商铺牙行全部查封,连城外世家所属的田产都没有放过,尽数进行了收缴。

老魔头和胡瑜手握大义,行事非常顺利。

朝会上李渊也不手软,凡是涉及到的官员勋贵一律降职降爵,就连云浩和没在场的程咬金都没能逃过。

云浩的“靖海候”直接变成了“泾阳县男”,从顶级勋贵的行列一下子掉到了几乎吊车尾的程度。

程咬金更惨,因为他给登州舰队的官兵下泻药,他的国公位被一撸到底,连爵位都没保住,只保住了南海舰队副帅的军职,可谓是一朝回到解放前。

就这程咬金也比薛万彻还好一点,因为爬了李渊的墙头,老薛不但没了侯爵位,还被夺了军职,成了登州舰队一名光荣的火头军。

最惨的应该是魏征,他教唆太子给李二下毒,要不是看在他立功颇多的份上,李渊恨不得把他千刀万剐,将他踢回老家种地已经说明李渊这个皇帝心胸开阔了。

秦琼、尉迟恭、段志玄和屈突通也没逃过惩罚,都是去职留任,他们的爵位倒是没怎么动,不过段志玄这个不要脸的家伙因为昨晚骑马的时候没来得及勒住马僵,一不小心在朱雀门上撞破了大洞,李渊要他给朱雀门包上一层一指厚的黄铜,还要把门钉也换成铜包金的。

老段算了一下花费,当即就晕倒在大殿之上。

李渊准备把那些被俘的私兵全都杀了,给世家一个警告。

昨晚真正死掉的私兵并不多,完好无损地活下来的有三千多人,云浩可舍不得这些上好的劳力,就花钱全部买了下来,准备送到海南岛上去修路,那里可是很缺人的!

从昨晚一直懵逼到现在的孔颖达也挨了罚,他的国子监祭酒的头衔前面多了个“代”字,这就是对他不能理解领导意图的处罚。

高士廉、宇文士及、长孙无忌、长孙顺德、常何、杜如晦、房玄龄、李世绩、侯君集等等这些或参与或谋划的人也没逃脱惩罚。

不过凡事有坏的就有好的,比如云海就以“南华国公”的身份上演了一出大唐惊魂,他在太极殿一露面就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官员鬼叫着倒地不起。

一番折腾过后,众人接受了云海没有死的事实,讨论起这“南华国”是在哪里问题。

李渊心里藏着事,也没多解释什么,只说“南华国”是云海的出生地,把那里当做他的封地合情合理合法,这事就算糊弄过去。

因为要处理的人数太多,内侍监都来不及抄录每人一份的诏书,李渊也懒得一个个盖章,干脆按照他们的品级写了七八张诏书,每张上面都有一连串的名字。

这大概是李渊称帝以来下发的最不严谨的诏书了,好些人的处罚直接就是一刀切,只有云海捞到了一张正式的、单独写着他名字的圣旨。

李渊的想法就是老子没时间去管你的罪责大小,表明态度才是目的,其他的不重要。

他的态度在这些诏书中体现的淋漓尽致——昨天太子和秦王弄出的兵荐就是一出闹剧,老子不想追究诏书上的这些人了!

众臣也不是傻子,皇帝都做的这么明显了,哪个不开眼的还敢提意见。

他们不光是不敢提意见,还恨不得此事到此打住,免得不小心牵扯到自己身上,认真算起来,大殿当中的所有人,有一个算一个,谁的屁股都不干净,李渊不追究,他们就陪着他演场戏,大家皆大欢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