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155章 花钱如流水(上)

盛唐开始于南海 第155章 花钱如流水(上)

作者:天街小雪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7:13 来源:笔趣阁

南海道考生横空出世,横扫明经与明算两科,郁闷的的不只是儒家,民部尚书萧瑀也是郁闷无比。

李二和云浩在春韦上挖这个坑有两层用意。

一是两人想要夺回科举考试的自主权,但效果不太好,从进士、秀才、明法等科的录取结果来看,缺少优质后备人才的两家并不占优势,二人此举除了能落儒家的面子,选出一些自己的后备官员外,对大局的影响十分有限。

他们有些操之过急了。

二是精力充沛且信心十足的李二对朝廷的一些部门的办事效率不满,尤其是民部。

李二想要随时掌握国家的财政状况,以便自己在施政时有个基础的参考,于是他命令民部每个月月底的时候向自己汇报朝廷的收支情况,可是民部没有这样的统计和计算能力。

民部的财务汇报一般是分两次报给皇帝的,一次是在夏税征收完毕后,一次是在年底大朝会上做财政报告,从前隋时民部就按照这种流程运转的,很多时候民部主官只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钱,这显然无法满足李二的要求。

民部召回了一批已经退休的吏员,专门负责月底的财务报表,但依然解决不了问题。

这与统计和计算方式有关,民部的账目是传统的流水账,一般的小商人用这种方式问题不大,可民部的账目太过繁杂,想要得到准确结果必须反复核对,效率低下。

面对这种情况,李二自然想到了盛产账房的崖州,普通人不好进入民部等官方部门帮忙,他就找到云浩,想出了让崖州科学一脉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之后再进入各级衙门充当会计的办法。

录取的一百多个南海道考生拿到告身,立马分配到各级衙署,接管账目,民部分到三十一人。

萧瑀看着这些身穿绿袍官服的年轻人,火就不打一处来。

俗话说嘴上无毛,办事不牢,他很怀疑这些孩子的能力,特别是那两个十四岁的娃娃,宽大的官服套在他们身上如同大麻袋,给人一种不靠谱的感觉。

民部负责统计计算的吏员们一副吃了看戏的样子,等着看这些娃娃的笑话。

民部的账目一团乱麻,不是你想算就能算得清楚的!

这三十一个新进会计也不废话,一头扎进账簿房,一人一把十几斤重的铜算盘一字排开,噼里啪啦的埋头苦干四十天,把民部自大唐立国十一年以来的所有账目重新造册核算。

这些新的账册摆到民部大堂时,萧瑀和一众民部官员差点惊掉下巴。

原有的吏员进过比对,账册上的数据和他们手里结果误差极小。

这效率实在变态!准确率完爆历任统计人员!

有了这样的成绩,民部官员虽然对这些娃娃还有一些排斥,但都认同了他们的能力。

萧瑀舒了口气,以后皇帝交代的任务总算是能按时完成了……

民部这里顺利过关,而其他各级衙署就不平静了。

这些新会计一上任,也是先把账目重新核算造册,之后开始查账。

不差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大大小小贪污和挪用公款的事件接连爆出,涉及到的官员勋贵多达两百多人,涉案金额高达一百多万贯。

李二发飙了,他没想到看似清明的官员体系里竟然藏着这么多硕鼠!

他被刺激到了,下旨彻查涉事官员勋贵,凡是贪墨公款的,限期一个月内补齐,上缴交到刑部,之后根据侵吞的金额量刑,从罢官流放到抄家咔嚓,一共六档。

那些挪用公款的也没有好结果,不论什么原因,追回款项,官降一级,每人二十大板,绝不容情!

于是,李二的表哥、原吏部员外郎、窦家三子窦冲被发配两千里,罚金七千贯,李二的大舅哥、尚书右丞韦挺杖二十,罚金一万贯,李二的忠实狗腿、御用搅屎棍程咬金杖二十,降爵位为县公,罚金两千贯。

这三个人一倒霉,其他涉事者不在奢望能蒙混过关,刑部的办案效率陡然提升。

整肃过朝堂,李二又把矛头对准喷他的那些官员和大儒,派人一个个的盯着他们,等他们给自己道歉。

儒家人又碰了一鼻子灰,没有恶心到皇帝,反而是惹了一身骚。

李二的做法看起来是正常的要求,其内核却十分阴损,一旦儒家人低头,以后他们就失去了可以牵制皇权的一个手段,如果他们拒不认错,他们几百年来营造的光辉形象就会受损,最后落个里外不是人的结局。

儒家人为了自己的脸面也是够拼的,死咬着皇帝触怒上天这个理由,坚决不承认自己的错误。

而且很快他们就有了新的借口。

从四月初到五月中旬,大唐北方滴雨未落,这段时间正是庄稼生长的重要时期,需要灌溉,连续的高温干旱,今年夏粮减产已成定局。

六月初,高温干旱引发了蝗灾,儒家抓住机会,再次上书要求皇帝下诏罪己,向上天认错,世家浑水摸鱼,到处散播皇帝恣意妄为、天降大灾以警世人的谣言。

部分朝臣了解到各地的灾情,也向皇帝施压。

李二对这些人的呼声置若罔闻,他带着以房杜为首的朝廷智囊团,经过与云家和医、墨、道,以及南海集团、道路建设集团的闭门磋商,六月初九,李二以中旨加传国玉玺的形式发布了一连串的命令。

这些命令刨除具体的行动指令,核心思想就只有一个意思——花钱,大把的花钱!

朝廷出钱重新疏通长安周边所有的适航河道,国库拨款一百五十九万贯,由工部和中书省领衔,在关中招募三十万灾民到河边工地挖河道,工期不定,什么时候把这笔钱花完,什么时候结束。

朝廷给参加疏浚工程灾民每人每天提供两餐,每月发放一百二十枚铜钱。

除了疏浚河道,国库拨付一百九十万贯给大唐道路建设集团,开工修建洛阳到扬州的水泥路,朝廷占这条水泥路的六成股份,其他差额由道路建设集团补齐。

这条水泥路从洛阳出发,向东经过山南东道与河南道交界,进入淮南道后直接扬州港,水泥路双向四车道,比长安到洛阳的路还宽,全长近两千里。

筑路工人在河南府和河南道招募,优先接受当地的灾民,待遇比参与疏浚工程的灾民稍低,每月只有一百文的工钱。

这两项大工程一下子解决了七十万灾民的生计问题,所有人都让李二的大手笔震惊的说不出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