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216章 名人计划

盛唐开始于南海 第216章 名人计划

作者:天街小雪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7:13 来源:笔趣阁

崖州兵工厂自李二登基便开始大量生产钢弩、大唐一号步枪、手榴弹和冷钢武器,库存十分充足。

半身胸甲这种护具的生产是流水线作业,只要坯料跟得上,军工厂的锻压车间每个月能生产三万套,宽沿铁盔生产更简单,要是全放开产能,一个月就可以给十六卫大军提供出二十万顶。

携行装具的生产比较麻烦,单兵的好说,民间的制衣作坊都搞得定,战马的携行具就比较复杂了。

既要考虑驼载,又要考虑拉拽,尤其是钢制的滚柱轴承,民间的马车制造商可没有能力生产这种黑科技的东西,云家也没有提前做准备,只好让自家的四轮马车制造厂转产,专注生产车辆所需的套轴、转向底盘和刹车系统,把整装车的业务打包卖给了南海集团。

在刘建国的指导下,弹药工厂把纸包米尼弹和木筒子弹进行标准化生产,建立了四条子弹生产线,另外还建立了一条转轮手枪弹的生产线,为日后全威力铜壳弹药的生产做准备。

大唐一号只保留一条生产线,其他两条生产线转产双管猎枪。

大唐一号的预计服役期为五年,到期后崖州兵工厂将不再生产这型米尼步枪,下一代军用步枪将采用木筒定装弹,新枪的图纸已经在刘建国手中完成。

这条生产线将在服役期满后连同大唐二号转轮步枪的生产线交付给兵器监,云家会帮朝廷新建一座兵工厂。

将作监和兵器监派来的学习人员正在来崖州的路上,这些人要在崖州兵工厂学习三年的时间,之后会和生产线一同回长安。

黑火药的配方已经交给了将作监,不过他们生产火药达不到要求,将作监派来的人主要就是来学习火药制作工艺的。

崖州的武器生产速度加上前期的巨量储备,可以在三个月内给大唐所有的常备军进行换装。

三个月的时间也是大唐向各国移交淘汰武器的过渡时期,这段时间内大唐基本不会动刀兵,主力部队可以安心换装。

冷兵器的换装速度很快,这些新武器和唐军惯用的武器没有太大的差别,只是在性能上做了提高。

热武器的换装就比较麻烦,步枪、双管猎枪、转轮手枪这类的单兵武器没什么难度,这两年十六卫有了差不多一万人的火器部队,换装轻武器对这些部队影响不大,真正难得是那些重武器的列装和训练。

之前的大唐陆军没有配备火炮,一下子要建立三百个炮组,合格的炮兵几乎没有,只能从南海舰队的现有炮手中挑选教官,到长安去教授这一新兵种。

李二相中了南海号舰长周仁和广州号舰长靳山豹,这二人是程咬金推荐给他的,此外还推荐了七个炮长给他,李二照单全收。

为了招揽这些人,李二可谓是下了血本,周仁和靳山豹从从六品的南海舰队校尉跃迁为正四品上的千牛卫中郎将,成了天子近卫将军,七个炮长也从九品末流的左执戟长升为正八品下的千牛卫左右执戈。

给升官还觉得差点意思,还许给他们每人一座修德坊的宅子,李二又给丧偶五年的周仁赐婚,让他取李神通孀居的二女儿洛川县主为妻,基本上是要承包周仁下半生的节奏。

周仁和靳山豹还有七个炮长都不想离开南海舰队,但云海以不能耽误他们的前程为由,让他们去长安发展。

为了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云海让他们的家人跟他们到长安去,还给他们安排了工作,年纪大些的子女直接进入科学院或南海医学院泾阳分校学习,两个年纪小的孩子送到云家庄子的小学继续学习。

九人虽然舍不得离开舰队,但大帅已经帮他们做出了选择,也就不好再说什么。

四月初六,南海舰队官兵为他们举行了热闹的欢送仪式,云浩兄妹三人代老爹给他们送行。

九人登船时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的离开了这个他们生长了二十多年的地方。

李二挖云家的墙脚,云浩是很不高兴的,好好的海军人才被弄去当了陆军,南海舰队的损失不是一般的大。

于是云浩也启动了未来名将的发掘计划,软磨硬泡的把席君买和刘仁轨给调到了南海道的岸防舰队,薛仁贵、刘仁愿和裴行俭都被云家商队带到了崖州,进入南海学院学习。

这几位都是十一二岁,云浩收他们还说的过去,不过两小只更有想法,他们连六岁的王方翼和刚满周岁的唐休璟都没放过,让长安的胡允去“诱拐”这两个孩子,用的名义是云浩要收他们为徒。

刘建国的路子和云家三兄妹不同,他盯上的是大唐未来的肱骨文臣。

他到李渊那里打秋风,说想请狄之逊做自己的五经先生,李渊对这个经常给自己送些小玩意儿的干外甥很是喜欢,就让人把还在夔州当县令的狄之逊掉到崖州来担任都督府功槽,顺便看看这个人怎么样,如何会引起这个摸不清底细的小少年的注意。

刘建国又跑了一趟都督府,带着云海的亲笔信,请潘攸把还在长安游学的马周招到崖州做崖州北城区的教令官,相当于区县的教育局主任。

潘攸很怀疑刘建国的动机,表面上答应了他的请求,但私下还是向云海做了求证,得到云海的确认,他才向吏部发去了备案文书。

他的权力很大,可以认命教令官这种末流官员,但还是要到吏部那里报备一下,看上去是走个形式,却能免去引起皇帝的猜忌和吏部的不满之类的麻烦。

云海和云浩投资的是皇帝,刘建国和两小只投资的是文武名臣。

从此事上可以看出,穿越五人组对未来有着明确的期望,希望大唐能按照他们的意愿前进。

这些人都是注定要在历史上留下姓名的,即便是穿越五人组改变了一些人的命运轨迹,可历史的惯性依旧强劲,他们必须全力以赴。

历史走向未知,五十年内的历史变化会非常激烈,足以改变未来的世界格局。

他们要在历史完全模糊之前抓住最后一波人才资源,才能保证在未知的风暴之中稳如泰山。

未知的历史给他们带来了恐惧,何去何从将是他们要探讨一生的命题。

未知的历史也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憧憬,一步一个脚印的去实现心中的理想会成为他们人生的意义与证明自己真实存在的注脚。

历史会变,初心依然。

这可能是最难做到的事情,也是所有历史穿越者不断折腾的原动力,或者说是他们保持理智的基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