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387章 做一个纨绔,最大那种

盛唐开始于南海 第387章 做一个纨绔,最大那种

作者:天街小雪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7:13 来源:笔趣阁

复核橡胶绝缘层的生产工艺并不复杂,主要的难点是海底电报线应该如何防止海水腐蚀,对此五人组的处理方式十分的简单粗暴。

美洲的橡胶运到之后,五人组在海底电报线的绝缘层之外先是包裹了一层经过碳化处理的麻布,之后再包上一层浸过桐油的剑麻纤维,剑麻纤维层外用帆布裹上沥青,最后再包上一层橡胶和一层生漆,生漆外再涂一层沥青。

没有魔法加持,全靠物理防御。

他们并不期望这条成人手臂粗细的电报线能坚持太长时间,能用个**年的时间就可以接受,当然,具体能用多长时间他们心里并没有底,甚至他们都无法保证这条线路可以正常使用。

因为反腐蚀材料用到了沥青,为了保证沥青不再线路铺设的过程中出现大面积的开裂,除了在陆地上的工厂内生产出带橡胶绝缘层的铜芯外,其他的工序都要在铺设船上完成,崖州造船厂将两艘排水量两千五百吨的甲板驳船改造成了专业的铺设船,在船上加装了一整套施工设备。

两艘船将在琼州海峡的中线同时向两边开始铺设线路。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减少对线路的损坏,一旦动工便不能停,必须一口气把线路铺设完成。

天气和海况对施工的影响很大,必须挑选一段风和日丽的时间,至少要有三天的时间没有强对流天气才行。

这可是辛苦了道门的二十多个擅长观测天象的老道长。

随时待命的铺设船就停在海峡最窄初的港口。

等了半个多月,终于等到了时机。

道门的高人送来了未来五天风平浪静的消息。

云浩和刘建国不敢耽搁时间,两艘铺设船迅速启航,他俩在船上全程参与施工指挥。

在海面上让两只船按照规定的路线前进并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好在云海手里的军用指北针够精准,加上几套测绘仪进行航向的辅助校准,虽然有些许的偏航,但是误差还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左右不过是多准备一两千米的线路而已。

施工的过程很顺利,三天的时间过去,这条海底线路北接琼州城,南接海南岛上的电报网,经过试机,结果喜人,电流带着信息顺利在海底电缆中传播。

海南岛和内陆的有线电报通讯打通,等内陆的电报网络建设完成,大唐重要地区的信息传播效率将会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云海感慨着有种回到七十年代收发电报的既视感,可见他对有线电报的大规模出现十分的满意。只是云浩四人却依旧有更高的期待。

……

高句丽战场的战斗自冰雪消融后进入了一个小高峰,高句丽王族军队在鸭绿水东岸拼命修筑防御攻势,既要防备大唐又要防备渊太祚,而半岛上的百济和新罗依旧想要趁火打劫,对高句丽的东部领土不断的进行着蚕食,高句丽俨然成了夹心饼干中间的奶油,谁都想咬一口。

渊太祚的情况比高句丽王族还不如,王族依靠翻身的农奴军对付新罗和百济并没有太大的压力,但是他要面对的却是强悍无匹的唐军,经过一个冬天休整,唐军闲的没事干,整日操练,时刻想着发泄出过剩的精力,战意高昂,对这丸都城外围的据点就是一阵疯狂的扫荡,他们并没有直接攻破丸都城的打算,而是四面出击,将辽东的所有城镇都梳理了一遍,把高句丽人往丸都城驱赶,让丸都城变成了一座人口爆满的孤城,就等皇帝的意思了。

五人组原以为高句丽之战会打的非常艰苦,李二也是这么认为的,甚至做好了搭上十几万士兵性命的准备。所以他们用了五年的时间来做准备,在北方囤积了巨量的战争物资,重新整编了军队,不计投入的给军队配备了黑火药巅峰水平的武器,结果发现劲儿使大了,预料的损失没有出现,反而是因为打的太快,造成了后续的安排跟不上,直到战争重启,配套的移民计划才得以开始。

后续来到汉三郡的移民涌入,在机械的帮助下开垦着肥沃的黑土地,连负责驻防的预备役都成了兼职的农夫,整日里和土地打交道。

领到媳妇的移民和预备役官兵生产热情高涨,在提前建立起来的行政体系的引导下,辽东的农业生产以肉眼可见得速度恢复着。

嗅觉灵敏的商人也随之入驻,刨除那些高句丽人留下的建筑物,短短的三个月时间,这里就变得和大唐的腹地没有什么区别了。

如此说有些夸张,单是一个人口数量就不能比,大唐腹地刨除长安这个华夏都城的奇葩存在可以称得上地广人稀,而辽东则是“百里一村”的景象,几十万的移民撒到广阔的东北地区,真是连一个水花都掀不起来。

大唐可以一边打灭国战一边在占领区搞建设,还显得游刃有余,其国力已经强大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李二一直拽着北征军的绳子,生怕他们一激动就打过了鸭绿水,破坏了现在的大好局面。

搞定了海底电报线,云浩要回长安去。

不只是他,云海夫妇三人和刘建国一家也要去,还要带上大多数的弟子,也就是说云家的重心要北移,为下一阶段的大唐改造计划做准备。

不过龙凤胎拒绝北上,他们的理由很充分——关中并没有很好的科研配套,他们要在崖州完成制药和船舶方面的很多研究。

他们说的是事实,尽管云海夫妇有些舍不得两个孩子,但是也不得不妥协。

刘建国的军工事业到哪里都能做,他跟去长安纯粹是给云浩做伴。

武竞泽一听要回长安,带着姐姐和母亲就搬到南海学院去住了,说什么也不回去,云海只能随她去了。

从未出过远门的云翼倒是兴奋异常,尤其是听说二哥和三姐不一起去的时候更是高兴了。

他站在桌子上意气风发道:“到长安以后,我要做一个纨绔,最大的那种!”

小家伙的奶音换来了巧巧的大巴掌,但是他很执拗的忍着眼泪说道:“我是小公爷,我爹是云海,我哥是云浩,我师侄都是纨绔,我就是大纨绔!”

云浩被云翼励志成为大唐最大纨绔的目标逗的笑岔了气。

云海则是和巧巧一起给云翼来了一个男女混合双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