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394章 大纨绔云老幺(月底求支持)

对于大地主的反对声音,大唐最大的地主李二表示:老子名下的土地比你们加起来都多,老子每亩地只卖十文钱,你们还想咋地?

是不是觉得你们的地比老子的还值钱?

是不是觉得老子离了你们就搞不定地方的治理?

是不是觉得老子年纪大了心就软了,拳头无力拔不动刀了?

那好,老子就让你们看看,离了你们老子照样能治理地方,年纪大了照样能砍人!

于是李二关门放......额,放出了长孙无忌。

作为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在稳固自己的地位时着实是做了不少事,经过七八年的准备,吏部培养出了数量在五六千左右的基层官吏,临时工这个名字虽然难听,但却是底层的普通人提升社会地位的最佳选择之一,所以涌现出不少有能力的寒门官员,朝堂上的大部分士族官员已经被后来居上的寒门官员代替,现在到了对地方官场动手的时候。

这些官员直接派驻到各地县一级的府衙,在原有的官员体系之外,组建了一套直接对中枢负责的行政体系,他们会逐步架空县级府衙的权利,为之后对更下一级的地方权力进行渗透做准备。

为了配合他们的行动,朝廷颁布了两条政令。

第一条是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的级别,在县之下增设乡这个行政单位,而“里”的概念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村委。

这一条是要现在乡里的乡绅管理的制度上开一个口子,让朝廷的势力可以顺理成章的下沉到地方。

第二条是对原有的乡绅里长进行业务能力考核,这些人如果不能通过考核,其地位会被取消,代替他们的是朝廷新招收的临时工和常备军退役的军官,将地方的宗族族老排除在基层权力之外。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情。

大唐敢于免除农税的前提是农税在总税收中的占比低到不足百分之十,而每年的商税和关税的增长可以补足农税的损失,但这并不意味着这样的惠民之举没有副作用。

就如同赎买土地的一样,免除农税也有着其固有的漏洞,那就是在对地方人口的管理上会出现很大的问题,百姓交税的本质是一种以钱粮换取统治者保护的契约行为,失去税务契约的联系,朝廷和百姓之间会产生一种隔阂,这就需要基层官员来作为沟通渠道,对基层官员的组织架构和人品是个很大的考验,前期的时候可能问题不大,新的基层官员因为本身和当地的宗族敌对,唯一能够依靠的只有朝廷的支持,可是一旦时间长了他们就有可能和当地的势力结成同盟或是利益输送的关系,又会回到原来的老路上。

但是两权相害取其轻,新的基层管理体系要想形成新的利益集团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朝廷适时地介入非常重要,无论是官员的监察也好,岗位的轮换也罢,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以供实施。

如此又会倒逼朝廷做出改变,吏部的职责会变得非常重,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吏部在三省六部这样的的最高决策层中的权重,换句话说就是皇帝的权力和三省的权力会被削弱。

李二对此的意见不大,但是三省六部之间新一轮的权力博弈势必会非常激烈,真的是因为李二压着,要不然朝堂早就乱成一锅粥了,这也是李二迫不及待的推进土地国有和地方行政变革的重要原因,换成其他人来做,不用想也知道结果会如何。

总之从上而下的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不短的过程,直到中枢的权力再一次达成平衡才能进行进一步的深入改革,皇帝和云家要做的就是把纷争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他的事情他们只需要作壁上观即可。

......

无论朝堂和地方的纷争如何,日子还是要过的,时间并不会因为某个人或某件事而停止。

时间是一个旁观者,同时也是一个见证者。

穿越五人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见证者,见证者历史的车轮转向这样的大事件,也见证者财米有盐和家长里短。

毕竟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是人就要生活,而生活需要各种点缀才不会显得单调。

对云家来说,云翼便是他们稍显漫长的生命中的一抹亮光。

云翼来到长安的第三个年头,云小侯爷的纨绔之名已经传遍长安和泾阳,第五个年头的时候,慢慢长开的云小侯爷名满关中及河南道部分地区,顺利成为大唐顶级纨绔的领头羊。

虽然世人都称呼云翼为大纨绔,但他的名声远比其兄长好,也比他的那些个纨绔师侄强得多。

他即是纨绔界的天花板,也是人们口中的“别人家的孩子”,有例为证。

八岁时挑翻了国子监所有的算学教习和学生;

九岁靠一盘珍珑棋局横扫大唐三大国手,随后挑战国画圣手阎立本,以八匹马和四只虾和阎立本打成平手;

十岁时与袁天罡论道,说的老袁面红耳赤无地自容,回终南山闭关,三年不出。后又与玄奘大和尚辩经,辩法三场,一胜一负一平,玄奘邀请其帮助翻译经文被拒,云翼继续着自己的传奇。

但是家长们在拿他举例之后都会加上一句:不要像云老幺那样放浪形骸。

放浪形骸是一种委婉的说法,也是家长们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怕孩子们没学到他的聪慧,而是学到了他那些让人无语的缺点。

事实上他们在平时谈论到云翼时更习惯用“无法无天云老幺”来给他定性。

云翼确实有些无法无天。

刚到长安,他就把不愿意叫他师叔的李治给打的鼻青脸肿,殴打皇子可不是小事,魏征带着御史台的几个御史弹劾云海教子不严,想要皇帝管管这个云老幺,他们好不容易熬到云浩不随便折腾了,又来一个貌似更能折腾的家伙,他们想要过几天好日子,必须把云老幺的嚣张气焰打回去。

于是云翼享受到了云浩初入长安的待遇,于第三天上朝自辩,李二原想让云浩也一起过来的,但是一开口就被有些怕了云浩的御史台给推了回来,没办法,云浩的战斗力太强,万一云浩借机闹事,他们怕顶不住。

不过他们太小看云翼的实力了。

云翼先是在朝堂上把《孝经》、《弟子规》和《礼论》挨个背诵了一遍,摆出来自己的辈分,充分的证明了自己揍李治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行为,听得李二都有揍李治一顿的冲动。

到这里云翼的表现还是中规中矩的,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对他的观感很好,觉得这个云家老幺还不错,只是不到两分钟他们就被打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