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盛唐开始于南海 > 第409章 谢幕

盛唐开始于南海 第409章 谢幕

作者:天街小雪花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7:13 来源:笔趣阁

吐蕃的覆灭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应,也没有人说朝廷过河拆桥,环顾四周,吐蕃是唯一一个不在大唐控制下的地区,所有人都清楚,大唐早晚会动手的,只是没想到朝廷连一个借口都没有找便结束了吐蕃的国祚。

松赞也有内附大唐的心思,大唐在天竺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让他明确的知道吐蕃面对大唐没有一丝的反抗之力,但是吐蕃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他也做不了主。

他曾试图和大唐皇帝对话,但是李承乾根本没有通过谈判来得到吐蕃的想法,没有给出回应,松赞也没有放弃,积极在大唐活动,期望可以给吐蕃一个好的结局,不过李恪登基后对吐蕃失去了耐心,直接就动手了。

李恪与李承乾一样,不想当这个皇帝,他只是被推出来的过渡而已,早点做完自己的事他还等着回大唐钱庄行去搞经济研究呢!

所以他一上台便迫不及待的对吐蕃动手了。

云家并没有阻止李恪,因为吐蕃就是砧板上的肉,什么时候吃下去都对大唐没有影响。

李承乾在位期间,大唐的中枢权力下沉,从皇帝手里向政事院过渡,权力的转移需要很小心,稍有不慎便可能前功尽弃,现在这个权力下沉的过程交到了李恪手里,他只觉得很是烫手,又把这个任务交到了云浩的手上。

延贞十九年,云浩回了长安,但却没有接手任务,而是去大明宫见了李二。

李二对云浩违背自己的誓言有些好奇,和他谈了很多的事情,有叙旧,也有对未来的规划。

皇权的隐退一开始便不能停下,直到中枢权力达成平衡,李二希望云浩可以再次站到朝堂上去,哪怕只是站在那里不说话。

云浩的两个弟子都是皇帝,他的地位和实力在朝堂上是毋庸置疑的,没人敢在他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李二担心李恪过于心切,需要云浩在一旁盯着。

“表哥,你太小看阿恪和高明了。”

云浩笑着对李二道:“高明当皇帝是他的宿命,阿恪当皇帝则是因为他的能力够强,这些年你有些忽视他了,有些偏心。”

“怎么会?都是朕的儿子,都一样的。”

李二否认道:“高明,阿恪,青雀,雉奴,他们在朕的眼里都是一样的,朕是他们的父亲,不会去偏袒谁。”

“怎么可能?”云浩摇头道:“平常人家都会偏心的事情,何况是皇家?你敢说没有故意忽略过阿恪?”

“其实偏不偏心并不重要,你这个当爹的把碗端平,没人能说什么。”

“我来长安也不是因为阿恪。”云浩盯着李二的眼睛,问道:“告诉我,你还有多长时间?”

“你是怎么知道的?”

李二并不赶到吃惊,只是那种在云浩眼中毫无**的感觉让他有些不舒服。

“医科大学实验室的特效药你半年内用了七次,你说呢?”

“没事,心脏出了问题而已,血压也有点高,朕都戒酒了。”

“还是喝点吧,不享受一下,说不定明天就归西了,到时在你坟头撒酒你又喝不到。”

“有你这句话,朕就长命不了。”

“七十一岁,过古稀,不小了,我吵了你三十八年,硬让你多活了二十年,你该谢谢我才对。”

“你现在要给朕说说朕自己的过去吗?”

“你要听吗?”

“听听也无妨,不过你不怕朕泄密?”

“怕什么怕,云家现在还在乎这些?”

“确实不怕,说说吧,就从当年的长安之乱说起,那之后的事情朕总觉得怪怪的,不像是真实的东西。”

“你有这种感觉并不奇怪,当年的长安之乱实际上应该叫做玄武门之变……”

云浩用了两天的时间给李二讲述了玄武门之变后的大唐会走向什么样的路,也讲述了他身边的人有怎样的结局,云浩尽量讲得不带感情,但李二却是越来越激动,心脏骤停了两次,大明宫一日三惊。

好容易听完云浩的讲述,李二基本也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

灯灭之前的那一簇亮光给了李二最后的力气,恢复了强大的帝王气场。

“云浩,这是一场大战,你们赢了,但是朕也没有输。”

云浩点头:“世间哪有输赢?你做的很好,这就够了。”

……

李二招来长孙皇太后、李承乾、李恪、李治,交代了后世,随后在云浩和李丽质的陪同下登上了玄武门,他要在这个转折点离开这个世界,给自己的一生画上完美的句号。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李二看着灯火渐起长安城,念起了云浩盗自大才女的诗句,随后叹道:“朕是人间雄主,死后自会长眠,哪里还有机会称雄!”

“云浩,世间真的没有神仙鬼怪吗?”

“陛下,收回您这句话,我还会把您当成完美的皇帝。”

“秦皇汉武和朕相比如何?”

“一样的,你会成为和他们齐名的存在。”

“你好像在催朕离开。”

“嗯,可以这么说,你还有一分钟时间,有话赶紧说,老崔等着你呢。”

“谁?”

“崔珏,小妹的公爹。”

“嗯,朕稍后好好和他聊聊。”

“你不对长乐说些什么?”

“开心的活着……”

延贞十九年,大唐贞观共和历一千五百零八年,七月初三,大唐圣皇帝李世民在玄武门驾崩,享年七十一岁,庙号太宗。

李世民的一生波澜壮阔,其功绩前无古人。

文治上,李世民掌握中枢权利的二十六年间,士族门阀烟消云散,儒家的影响力衰退,皇权与各部的权利得到明确,吏治改革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社会生产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完成土地国有,解决了封建王朝的土地顽疾,发行汇票,完善大唐的经济体制,为工业化的推行扫平了道路,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废除奴籍,将统治力下沉到乡村基层,结束了小农经济模式中“皇权不下县”的行政格局,一举奠定了中枢对地方的强有力的统治基础。

武功上,灭东、西突厥,攻吐谷浑,收南召,开发南洋,纳西域,平定高句丽,吞并新罗、百济、倭国、室韦、靺鞨,将大唐的版图扩大了接近两倍,改变军制,废除府兵制,采用义务兵制,在军中积极推行新的武器与作战理念,让唐军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武装力量。

例数李世民的功绩,多到让五人组有种恍惚的错觉——李世民才是时代的主角,而他们都是打辅助的。

不管怎样,李世民都被直接捧上了神坛,成为可以比肩上古先贤的存在。

李世民做到了这个时代的人所能做到的一切,他的作为并不是单纯的功绩,而是给华夏树立了一座难以超越的丰碑。

穿越者可以俯视这座丰碑,但是不能否认他的积极意义,因为李世民的一生是社会剧烈变革的一个缩影,也是残酷世界里给人以奋进的动力源,催促着后来人去赶超。

云家人有幸见证了李世民的出场和谢幕,他们有义务接着去见证更加磅礴的世界。

以后的大唐皇帝都会生活在李世民的阴影之下,想要超越几无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