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 第312章,分一罐午餐肉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第312章,分一罐午餐肉

作者:太平洋过客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27:51 来源:笔趣阁

八莫,别名新街,是缅甸北部的重要城镇,属于军事战略要冲。

当地四通八达,距离华夏边境很近,在中缅公路通车以前,一直是中缅两国陆路交通和贸易的重镇。

由东可到云南腾冲,南通畹町。

走水路南通曼德勒,北抵密支那,孟拱,边迈。

第二百师一路撤退,由孟密来到八莫,目的地是滇西云龙。

如果日军停止紧追不舍,他们一心一意赶路的话快则半个月。

但让日军停下追赶的步伐是不可能的,所以这一段归国的路可能得走一个月,或许更长。

一路上缺少食物,雨季来临使得道路泥泞难行,又深受传染疾病的困扰,时不时的就有人掉队永远也追不上来。

士兵们完全看不到希望,整日麻木如机械,部队整体的士气十分低落。

不过所有的一切,在那天直升机的到来发生了改变。

与陌生的来客交谈了一番,受人爱戴的戴师长发布了部队在八莫休整的命令,乘坐着那架人们不认识的“飞机”离开了。

有人担心戴师长抛弃了他们,带着亲信回国了。

可马上便被众人七嘴八舌的驳倒了,他们相信戴按澜将军不会抛弃他的军队。

同古会战撤退的时候,敌人就在后面紧追不舍,戴将军率队亲自垫后,再三叮嘱绝不能放下一个伤员。

人们愿意相信这样一位好将军。

却也没有让他们失望,下午的时候直升机再次返回。

不仅带来了戴师长的命令,还有一大批治疗传染病的药品,以及大量的食物,为第二百师上下解决了燃眉之急。

在军医的指导下,根据疾病的症状服用下药物的将士,很快控制住了病情,情况都得到了好转。

有药吃,身体情况有所好转,彷佛一束阳光穿透了蒙在伤病员头顶上的阴霾,给予了他们生的希望。

要知道一旦因为生病跟不上队伍撤退,遗留下来便是九死一生。

仅提供药物一项,有两千余人受益。

全师的将士们都非常感谢师长,认为若不是师长出面,肯定无法弄来如此多西药,也不会用到他们身上。

在当下日军封锁战略物资,滇缅公路被掐断,全国已无进口渠道,西药短时间无法从外界运输的情况下,存量的西药价格打着滚的往上走。

不是谁都有能量弄来一大批西药的。

也不是谁弄到了西药,愿意给大头兵使用,而不是放到黑市上高价卖掉,赚取大量财富傍身。

在某些人的眼里,大头兵如草芥,随便就能抓些来补充。

昂贵的西药给大头兵用,造孽啊!

“也不全是因为师座,友军的陈团长出了大力气。

得知我师的情况,准备了药品还特地不辞辛劳的跑了一趟送来,要感谢也得感谢川军团的陈团座。”

乘直升机一同回来的上校张直人,担任师副参谋长。

张直人黄埔六期毕业,既是戴师长的亲信,还是师弟,他的态度往往很多时候就是戴师长的态度。

只此一番介绍,第一次正式在二百师将士面前露面的陈浩,便获得了人们的尊敬。

紧接着,张直人转述了师座的命令:“

愿意同川军团一起打鬼子的,有相当于美利坚军队的伙食和武器,发大洋给双倍军饷,最重要的是能打鬼子一雪前耻。

有意愿的,找各连的长官报名,过几天会来车一起拉你们走。”

这是戴按澜跟陈浩商量过的,公开给出的待遇有所降低。

不然的话听了陈浩的待遇,有几个能不心动的,即便因为种种原因不能走的,心中一对比也会觉得原来的待遇差了。

戴按澜不能因为陈浩招兵打鬼子,就把他的第二百师搞得人心浮动。

这道命令的效果看起来并不是很好,将士们给出的反应很平澹。

陈浩看在眼里,对将士们的想法大概能猜到,十万远征军都溃不成军,连他们最精锐的第二百师都得无奈撤退。

一个小小的川军团,扬言要留下来打鬼子,简直是螳臂当车。

待遇再好,打败仗把命都丢了,又有什么用呢?

陈浩完全没有留下来演讲一番说服将士们的想法,说的再多也难以改变人们的态度。

等几天后接人的车队来了,人们的想法会有改变的。

螺旋桨旋转起来,直升机平地起飞,头也不回的向南飞走了。

张直人指了一下地上堆积的午餐肉罐头:“先给伤病员安排,两人分一个,其余的弟兄们省省,五个人分一罐,加个餐改善一下伙食。”

众人高兴的大叫,眼中泛起了神采,大洋黄金什么都比不上吃的重要。

第二百师获得的空投补给断断续续,完全是杯水车薪。

假设一人一天吃一斤米,一万人一天就要吃掉五吨大米。

第二百师和收拢的新二十二师士兵,总人数有一万三四,加上随军队撤离的侨民,有三万多人。

光吃大米就得吃掉十五吨。

而吃掉这些粮食,肚子顶多混个半饱,每天还要不停的赶路消耗大量的体力,缺乏补充许多人都瘦得脱相了。

八莫作为重镇,水路要冲,名头听起来很大,实际上本地人口不多,只有四五千人。

老百姓把存粮都拿出来,也只够三万多人吃半个月。

更何况,凭什么让老百姓把存粮都拿出来?

远征军又不是小鬼子,小鬼子可以强抢,远征军却做不来。

部队上有人拿钱买,有人拿枪换,想办法混口饭吃,却最多也只能混个半饱。

天上的小雨淅沥沥的下个不停,空气中潮的要命。

在地势较高的营地,两根木棍支起了一块雨布,另一端拴在大树上,几个衣衫褴褛的士兵围着火堆烤火。

火堆上烧着一顶头盔,里面是大米盐巴煮芭蕉叶。

“班长回来了。”

“班长!”

一个顶着雨走回来的瘦高个,钻进了低矮的雨布下。

他叫王铁根,上士军衔,担任第二十七坦克班车长。

王铁根从怀里拿出了方方正正的午餐肉罐头,递给了旁边的班副:“国外弄回来的肉罐头,切好了弟兄们一人一块。”

“哎哟,这可是好东西啊!咱队伍上好久没吃到这个了。”副班长接过罐头迫不及待的拿刺刀撬开。

熟练的把一斤罐头肉分割成七份,每份看上去都大小一致。

每个人都领到了一块,个个就像狼见到了肉,抓起来就塞到嘴里狼吞虎咽,眨眼间吃进了肚子里。

舔手指头的,舔罐头盒子的,拿刀分割的副班长把刺刀都舔干净了,愣是不肯放过一点油水。

王铁根儿就着一勺白米盐巴煮芭蕉叶,快速的消灭了那一小口肉,不给其他人窥伺的机会。

战士们眼巴巴的看他吃完了,咽了咽口水。

“班长,就这一罐吗?明天还有吗?”

“你在想屁吃!”

“班长,大雨天的,长官叫你去分了一罐头,这是要打仗了,还是说部队要开拔了?”副班长问到。

打大清还在的那时候,部队开拔打仗,就要犒军吃点好的,发赏钱,刺激一下士气。

到民国了,军队仍然继承了这个传统。

王铁根把湿衣服脱下来支在火边烤,他伸出双手烤着火:“都不是,不过也不全是,确实跟打仗有点关系。”

他把上面传递下来的命令,转达给了六人。

众人听得都纳闷儿。

“开玩笑吧,川军团?”

脾气火爆的炮手一听就摇头:“川军打起来是不要命,可瞧瞧他们的待遇,穿的破草鞋,破衣烂衫,说是乞丐都不过分。

他们是打仗,还是去送命?”

副班长赞同说:“有道理,还美式装备,双倍军饷发大洋,为了骗人真是什么话都敢说。不去,不去,谁爱去谁去。”

其余四人都纷纷点头,放着嫡系师的待遇不要,去川军团跟一帮叫花子威武,绝对脑壳子被门夹了。

日军未能踏进四川,而作为后方的四川人,却提供了五分之一的兵源和一半的粮草。

抗战开始,在四川窝里斗了几十年的大小军阀,纷纷停止内战,带着自己手下那群粗野、蛮横、一手快枪一手烟枪的丘八,参加各种会战。

这群让正规军瞧不起的老**们,面对鬼子,死战不退,战死不降。

去时数万,返乡往往不过数千,甚至伤亡殆尽。

在四川,在他们的家乡,多年不堪其扰的百姓,为他们满城披麻戴孝。

川军装备老旧,极度缺乏重武器,后勤补给混乱,士兵训练差,军官指挥素养极差,军纪也并不严明。

这是一支标准的叫花子式的地方军阀武装,战斗力绝称不上强。

但是,他们凭着一腔血勇,在抗日战争中各个战场上,死死的坚守阵地,和日本龟儿子们干到死!

说起来,弟兄们都要说川军是民族的嵴梁,是好样的。

可是真要让他们去参川军,谁也不愿意去。

这不是捐一百万,一千万的问题,是我真的有一头牛。

在一众不去的声音里,王铁根澹澹道:“我去。”

弟兄们听的都惊呆了,马上反应过来纷纷关心。

“班长,你不会是被雨水灌进脑子里湖涂了吧?”

“班副,快看看班长是不是发烧说胡话了,听说医院有西药了,给他搞两片子吃吃。”

王铁根把副班长摸他头的手打开,目光扫过兄弟几个:“我没事,很正常,你们要是信得着我王根生,就跟我一块报名。”

“班长,总得有个理由吧?”炮手问道。

“能开坦克车,打鬼子还不够吗!”

此话一出,几个人都沉默了。

他们班原来驾驶的苏制T-26B(1933年型)坦克,参加过昆仑关作战,打过同古会战,干死了不少小鬼子。

写着二十七号的坦克,立下了赫赫战功。

可是在撤退的路上,后勤断了档,油料用完了坦克就没法儿开动。

他们心中再不舍,也只能眼睁睁的放弃,将其弃置于路边。

为了不让坦克落入敌人之手,上面命令炸掉,他们又只好亲自炸毁了自己的伙伴。

一辆坦克没有倒在冲锋的路上,却在撤退中被自己亲自炸毁。

着实是个讽刺。

突然,炮手反应过来问道:“不对啊!川军怎么可能有坦克?”

王铁根抬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川军也没有直升机,没有那么多西药,也没有你们刚才吃的午餐肉罐头。”

几人都瞪大了眼,听着好有道理。

川军一帮叫花子,根本不会有这些。既然番号为川军团的部队有这些,便不可能是叫花子。

那么开出的条件是真的了?

“师座亲自去谈的,副参谋长在会议上公开说的,你们信不过别人,还能信不过师座吗?”

戴按澜将军的信誉背书,相当强力有效,他们听了立即打消了疑虑。

现在关心条件是什么来着?

刚才不当真,都没仔细听。

“坦克兵开装甲车,步兵拿冲锋枪,肯定比日本人的好。”

“军队发双响,二等兵拿十五块大洋,其余军衔的依次类推。”

“吃喝用的,听说我们刚才吃的罐头顿顿有,一人就能分一罐。”

王铁根回忆着把几个主要条件说给众人听,战士们琢磨过味来眼睛都冒绿光。

他们刚才听着只当是吹牛,现在听的当真了,感受便不一样了。

“顿顿都吃罐头吗?那可太幸福了,我去,我一定去,谁也别拦我。”炮手舔着嘴唇态度大转变。

刚才肉罐头的美味,回味悠长起码能记三天。

副班长表现得更矜持一些:“我先申明,绝对不是因为军饷和吃的罐头,就是喜欢开车,开坦克,打鬼子。”

在原来坦克班,他担任的便是驾驶员。

装填手立马跟上附和副班长的看法:“我也是为了开坦克,装填炮弹,是我的本职。”

“嗯……”王铁根忍不住说道:“我听说,川军团的坦克三个人能开,车长驾驶员和炮手,不需要装填手。”

“啊?不会吧,岂不是说我没用了?”

瞧他一副大惊失色的样子,王铁根哈哈笑道:“那倒不至于,他们的坦克能装七个步兵,你拿冲锋枪一样打小鬼子。”

笑声使得雨棚下多了几分生气,他们不由的期待起了加入川军团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