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 > 第387章,至关重要的水路

任何计谋,第一次使用效果是最好的。

因为出其不意,别人没有预料到,没有做出有效的防备,匆忙的应对也难以奏效。

一旦使用第二次,敌人有了准备,便不是那么容易了。

摧毁了伏击他们的日军炮兵,李云龙的船队继续前进,一直到次日清晨。

轰!

老远就听到前方传来爆炸声。

正在小酣的李云龙,一咕噜从床上坐了起来:“哪打炮?”

只有孤零零的一声爆炸,不太像是遭到了伏击。

前方的消息很快传来,一艘护卫艇碰着水雷了,一侧船舷开了个口子,基本上半废了。

报废一艘护卫艇不算事,再派一艘就是了。

关键水雷它不是就一个呀!

这玩意儿布置肯定是一大片,就跟地雷似的。

尹洛瓦底江的河道就那么宽,日本人能用水雷把河道阻塞了。

虽然李云龙带着船队前景,但是他对海军指挥三窍通了两窍,一窍不通。

不过,基本的原理是一通百通的。

“有埋雷的就肯定有排雷的,咱们川军团没有吗?”

李云龙询问护卫舰队的指挥官,此人是从现代招募来的海军少校,有丰富的指挥经验。

少校认真的回答道:“我们当然有扫雷舰,只是水雷的数量繁多,种类各不相同。

没有搞清楚前方情况,我不敢打保票什么时候能排完。”

军队进攻要求兵贵神速,李云龙一看就是不好相于的指挥官,少校先把丑话说在了前头。

“是吗?那就让人赶紧排雷,你再跟我仔细说道说道。”

少校出去安排了一番,船队下锚停靠在河道上。

随队前行的四艘扫雷舰,得到命令立即前去排雷。

“和地面上埋设地雷一样,其实水中也能够埋设水雷。

通过半潜或者全潜在水中,来袭击触碰或者靠近的敌方舰艇。

但其实水中的水雷敏感度更高,布设容易但排爆可就得十分小心了。

这也是为何水雷区并不是秘密,但是清除却极为困难的原因。”

少校去而复返,介绍水雷情况时,便再次强调困难。

李云龙皱着眉头,训斥的话到嘴边儿了,还是强忍着吞了回去。

要是在他新一团,哪个不长眼的敢跟他推三阻四,非得给他紧紧皮肉不可。

这是川军团,得给陈浩一个面子,不好教训他的手下。

好吧,实际上是李云龙对海军作战确实不了解,作为外行指手画脚实在太蠢了。

李云龙认真的继续倾听,试图搞明白其中的原理。

或者证明眼前的少校是在欺骗他,排雷根本不困难。

少校继续为李云龙介绍,其实各国海军有应对水雷的办法,那就是扫雷舰。

这是专门用来清扫航道,保护后续舰船安全的特种船只。

水雷最早于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部署,尤其是一战达到了阶段性高峰。

为了为自家的舰艇清理出一条道路,各国纷纷研制了属于自己的扫雷设备。

比如说固定翼飞机、木制的水翼拖曳体、浮动卡车等等。

不过它们功能单一,且并不靠谱,真正能够有效的扫雷平台还是要归扫雷艇莫属。

不过,当时的扫雷艇只是拥有扫雷的功能,还没有人专门为其打造舰身。

所以一战时期大部分的扫雷艇,都是由普通的民用蒸汽船改造的。

这种临时凑合的船还能够应付一战。

到了二战时期面对更加强大、复杂的水雷,这种扫雷艇就已经不够用了。

二战时期的水雷甚至还拥有定时器、船只计数器。

英国甚至还部署过反扫雷水雷,专门对付德国的扫雷艇。

扫雷艇可能需要来回扫荡数遍以上,才有把握认为真的已经把水雷排光了。

扫雷艇清扫水雷的设备,看上去五花八门。

其实也就那么两大类,分别是感应型和机械型。

感应型能够对付那些以侦测船只声音、磁性和压力变化的水雷。

而机械型直接对付那些依赖于缆线起爆的水雷。

那些能够被看到的漂雷最好处理,直接用普通的火炮都能够击毁。

但是只要水雷潜在水下,只能是扫雷艇来对付。

“护卫艇突然就碰上水雷了,那应该是藏在水里的。”李云龙分析道。

少校微微点点头:“应该是这样的,只不过水雷有多个种类,具体还要看前线观察。”

李云龙倒了一碗凉茶递给少校:“你接着说。”

地雷有许多种他倒是知道,水雷和地雷是一个家族的,勾起了他的兴趣。

少校来了以后是专门学过相关资料的,对二战时期日军拥有的水雷种类有所了解。

主要是有三种。

最常见的是磁性水雷,这是一种感应磁场来引爆的水雷。

只要上方有金属制的船经过,就会触发引信。

所以他们扫雷艇在对付这些水雷时,会像联合收割机一样远远伸出一副扫雷器具。

这种器具内部全是密密麻麻的线圈。

通电后产生强大的磁场,模拟出船只通过的假象,欺骗磁性水雷。

磁性水雷感应到会被大量引爆,炸起一道一道的水柱。

扫雷艇保险开上两个来回,足以将其引爆干净,所以排雷效率极高。

李云龙听罢面露喜色:“也就是说,如果小鬼子布的是磁性水雷,很快就能扫干净了,我们也就能继续出发。”

“这恐怕是不行的。”

少校郑重其事的说:“埋雷很少有只埋一种的,都是几种雷一起埋。您是久经战场的老资格了,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噢,说的是。老子带领新一团,都是铁壳雷和石头雷一起用。小鬼子工兵瞪大了眼睛扫,他也扫不干净。”

李云龙不禁回想起当年的苦日子。

铁匠用生铁打造的地雷壳子,填充上黑火药,就是一颗土地雷。

威力跟边区造的手榴弹差不多,小鬼子踩上去了可能都没炸死。

不过,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

就这,数量有限很多部队都用不上。

加上生铁资源稀缺贵乏,有人研究出来把石头掏空了,装上炸药搞出来的石头地雷。

威力跟铁壳子地雷差不多,关键这不是铁的。

小鬼子工兵扫雷的工具,是用电磁波探测铁来判断地下是否埋雷,扫在石头地雷上没反应。

两种地雷混在一起用,把小鬼子工兵都搞不自信了。

思绪飘忽远了,多种水雷布置在一起,有异曲同工之妙。

日军还拥有声控水雷和压力水雷两种。

声控水雷依赖于螺旋桨,或者引擎的震动而触发。

这是专门针对船只特点来的。

所以扫雷艇在确保自身静音的情况下,只需要缓慢接近声控水雷部署水域之前,放出能够制造出巨大震动和噪音的噪音锤。

巨大的噪音直接引发水下大爆炸,诱使声控水雷引爆。

这是所有水雷中最好排除的一种,比磁性水雷还容易。

毕竟音波传导快。

但最后一种压力水雷就很有难度了,

这种水雷引爆方式较为奇特,它们能够检测到水雷上方的水压变化。

在部署之前,它们已经提前被输入部署水域的潮汐涨落数据,拥有将这些缓慢水压干扰因素除掉的能力。

但是当舰艇经过的时候就会触发压力水雷爆炸。

由于特殊的水雷构造,压力水雷无法被提前引爆。

所以最佳的方式就是使用一些坚固可靠、就算被炸了都没多大问题的小型扫雷艇。

这些舰船从雷区中驶过来,故意触发水雷爆炸。

如此一来成本就提上来了,再坚固的扫雷艇一直被炸也扛不住,沉没的几率大大提高。

所以扫雷艇都是小型的,人员也比较少,把可能的损失降到最低。

李云龙大概听明白了,磁性水雷和声控水雷都不难搞,最难弄的是压力水雷。

“你一直强调的困难,是担心扫雷艇趟不完压力水雷,对吧!”

“对,跟随船队的只有四艘扫雷艇,我们无法判断日军布置了多长的水雷区,是否够用。”

由于对前面水道,埋了多少水雷的情况不了解。

所以少校一直不敢把话说满。

他宁愿把话说在前面现在挨训斥,也不想等最后达不成目标,耽误的可是整个战役的大事。

搞清楚了原委的李云龙,当然没有理由平白怪罪别人,还夸奖少校讲解的好,他这个外行听明白了。

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期待扫雷艇能把水雷扫干净了。

从后面叫扫雷艇来,不是一时半会能赶到的,太耽误时间了。

此地距离仰光还有一天的航程,陆军登陆上岸前进倒不是不能。

关键这些天没少下雨,滇缅公路已经成了一条泥泞的烂路。

坦克步战车全是履带,行走在泥泞的道路上没问题。

可这对卡车实在是强力的考验,连坦克一半的速度都达不到,只会被远远的甩在后面。

即使慢一些,多花一些时间赶到了,这点兵力物资够干什么的?

陆地运输后勤补给太困难,如果水路不能畅通,川军团的进攻节奏起码要对半砍。

出于此种考虑,李云龙倒是愿意等一等的。

“李副团长,除了水雷阻挡航道之外,日军还有可能用沉船或者障碍物,用来阻塞航道,这不得不分防啊!”

少校颇具前瞻性的提议,引起了李云龙的注意。

团指挥部,参谋长王云山手拿着电报,发出了同样的疑问:“会有这种可能吗?”

“狗急了跳墙,这种手段用上了不足为奇。”

陈浩把最后一点包子皮塞进嘴里,用茶水顺了下去。

听李云龙发来的求援电报,陈浩立即明白了日军的意图,想尽一切办法阻挡川军团从海路进攻。

公路,铁路,水路,三者的重要程度是从后往前。

任何一支部队进攻的前提条件,首要是保障后勤,缺乏后勤将无法作战。

水路运输便利,大于铁路,大于公路。

英国人在缅甸是有修铁路的,但对于川军团此次作战是无法利用。

一旦最便捷的水路运输受到阻碍,只剩下一条泥泞难行的,还会经常被游击队袭击的公路运输线。

进攻仰光的作战风险,起码会陡然增加三成。

王云山同意陈浩的看法,可他还是不理解:“团座,用沉船来阻塞河道,这不是个小工程,日本人会干吗?”

“听说过水上马奇诺防线吗?”陈浩问他。

王云山略作沉吟:“是江阴沉船封江那件事吗?”

“没错,国府的水上马奇诺防线,绝密,固若金汤嘛!”

陈浩说起来都觉得可笑。

法兰西的马奇诺防线,号称固若金汤,却在德意志的闪电战之下成为了笑话。

国府水上马奇诺防线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条水上马奇诺防线,是在淞沪会战爆发后,为了阻止聚集在魔都的日本海军,从长江突袭首都,特地打造的。

在长江江**面上,八艘军舰、二十艘商船横列一队,然后徐徐下沉。

单靠这20多艘舰船来封锁浩渺的长江,还远远不够。

接着,为了填补江底封锁线的空隙,海军又征用了185艘民船、盐船,填入石子连船带石沉入江底。

然而,在江阴构筑的“水下封锁线”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日军虽然未能沿长江西进,但从陆路进军,还是攻陷了南京。

水上马奇诺防线,比陆地上的马奇诺防线要更早完蛋,不知道德意志的参谋处,是否从这里得到了灵感呢?!

日军学着照做,并非没有可能。

形势跟三七年大不相同了,他们面对川军团是守势,不会放过任何削弱对手实力的手段。

“假使日军真这么做了,一时半会儿疏通不开航道,那我军后勤运输压力会陡然上升一个层次。”

王云山稍稍分析后。

他想到部队对弹药补给的巨大需求,一时之间竟然喘不过气了。

川军团的战斗力是靠弹药堆起来的,弹药补充不上来,这不是要了前线部队的命嘛!

或者要了后勤部队的命。

反正两个总得死一个。

陈浩见他愁眉不展的样子轻笑了一声:“把用来阻塞河道的船炸了不就行了。

现在制空权在我们手上,保证航道上日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视线中,这并不难啊!”

王云山稍一思索,便知道陈浩说的没问题。

原本脸上的愁苦瞬间散去了,他不禁感叹制空权是个好东西。

要是没有制空权,这仗还不知道有多难打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