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可以建造奇观 > 第752章 克虏伯73型火炮(求订阅!)

在枪毙完闹事者后,李家的御赐牌坊终于平静了下来。

于是,大明帝国税务总局陕西分局便正式根据官绅一体纳粮当差的新政在西安开始征收粮赋。

首先被催缴的是李念慈李家。

“作孽呀!作孽呀!我李家何时缴纳过这样多的田赋啊!”

“李先生,纳税光荣,这是每个大明帝国人民的责任!”

已经升官到帝国税务局陕西分局局长的徐宪文如是说道。

他哥徐宪武在军队混得风生水起,连带着他也沾了光。

这就是鸡犬升天。

现在,李念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的新粮被运了出来,且因此哭嚎了起来。

对于李念慈而言,缴纳这么多粮赋给朝廷,的确算是剜心之痛,但他丝毫不敢反抗。

西安府的官绅一体纳粮当差推行的还算顺利。

虽然官绅们的怨愤很大,但摄于皇帝威严,也都没敢激烈对抗。

事实上,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对官绅们而言,也就比以前多缴纳了一份徭役银和优免的粮赋而已,损失并不大。

因为新大明的田赋本就不高,所以,田亩众多的官绅实际上并不会因为没有优免而影响富贵的生活。

但这给朝廷带来的好处可不只是有更多的田赋收入。

除此之外。

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还抑制了土地兼并。

因为官员士绅没有优免田赋的特权,所以,官员士绅也就不愿意再接受庶民地主的投献,毕竟如果庶民地主投献,自己还是交投献田地的田赋,相当于只是帮朝廷收一下税,官员士绅们自然不愿意。

所以,接下来,官员士绅要想不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兼并田地而让庶民地主主动投献是不可能的了。

但已经投献的则难以再解除依附关系,所以,这些官员士绅如今反而要因为当初接受了一些乡民的投献,而替其缴纳田赋。

如此一来,倒给大明朝廷不少便利。

毕竟真分散成一个个庶民小户,收税也是很麻烦的,税务局都要增加不少人手。

不过官绅一体纳粮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当官员士绅将在投献田地所收的租子交给朝廷作为田赋,甚至还要补缴一些后,毕竟庶民地主愿意投献的,肯定是因为官员士绅收的地租比朝廷赋税低。

之后官员士绅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肯定会加收地租。

原本投献田地给官员士绅家而自甘为佃户以逃避赋税徭役的庶民地主们自然不愿意,而因此和官员士绅的矛盾增加。

另外,官员士绅都是有权有势的,这些表面佃农,实际是庶民地主的家伙们无法抵抗官员士绅的加租要求。

一时间,昔日那些想逃避赋税而投献田地的官员士绅家为佃农的人反而如今成为了利益损失最大的人。

“李家管事,我等投献本就是想多留些钱粮的,怎么你们如今突然要加地租,按照如今这租子,与不投献有什么区别?”

“不得妄议朝廷!现在要么加租、要么就退田,给你们两个选择。”

官字两个口,在各阶层极其不乐意的情况下,官绅一体化改革靠着皇帝强大的威望勉强落地。

而另一边,朱克臧从金山总督区沦陷的教训中,深刻领会到,大明的武力还是不够强,必须再领先西方人的军事装备。

于是,他从系统花了80点数兑换了一款新大炮的图纸。

正所谓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没有什么是大炮不能解决的。

在确定了新大明工业能够已经搞定后膛闭气与火药击发技术,朱克臧就兑换决定了克虏伯73型火炮。

这款火炮是德国克虏伯公司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研发的一款后装线膛炮,可以说是现代火炮的雏形。

研发不久,就被广泛的应用在了普法战争中,和后装线膛枪一样,为普鲁士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克虏伯73型火炮采用钢铁铸成,炮身尾部装填,炮管刻有膛线,可以发射尖锥形的爆破弹和榴散弹,爆破弹采用触发引信,最大射速一分钟三发,最大射程六千米,根据口径的不同炮身重量从一千斤到三千斤不等。

无论从射速、射程还是重量上,都远远优于这个时代的青铜和铸铁炮。

六千米的射程,足矣打得这个时代所有陆军还不了手。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火炮可以发射触发引信的爆炸弹,这种炸弹可是落地产生距离爆炸的,杀伤半径能达到6到10米,要是遇上密集阵型,那真是一炸一大片了。

再配合大明的无烟火药,稳了!

而且克虏伯火炮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重量轻。

采用钢铁铸成,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炮身重量就下来了,装上轮子之后,机动性就上去了。

就拿最重的三千斤火炮来说,装上轮子,两匹马可以很轻松的拉着到处跑。

另外,只要大明能成功制造克虏伯火炮,就意味着,只要朱克臧愿意,大明的后膛枪时代也会来临。

不过朱克臧考虑到目前掣电式米涅步枪够用,还是先不搞后膛枪了。

朱克臧始终觉得,枪和炮不一样,枪容易落到敌人手里,炮则不会。

时间来到1693年的春天,也就是三月份。

花费了进半年的时间,大明制造总局在苏老成的带领下,总算解决了克虏伯火炮的各种技术难题,很快制造成功的克虏伯火炮就出厂了。

他们将火炮拉到了将军山进行了第一次射击验。

这里是岳飞抗金的地方,因此得名将军山,现在沦为了大明新武器的试验地。

第一次的试验效果还不错,最大射程虽然也达到了六千米,但是在没有现代机械观瞄设备的前提下,这么远的射程基本用不着。

但是配合上高倍望远镜和大明炮兵专业测距技术人才后,四千米距离的准确度还是有保障的。

克虏伯火炮落到其他国家手里也用处不大,他们一没有高倍望远镜,二没有专业的测距人才。

大明炮兵每个人都要学习数学,专业程度不同凡响。

“先造五十门吧,多了养不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