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科普大明 > 第100章 戚家军的选择

科普大明 第100章 戚家军的选择

作者:久夜意难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9:05:25 来源:笔趣阁

所谓蛇无头而不行,兵无将而不动。

朱翊镒这一去京师,文官那边内有唐顺之、徐渭,外有张居正、海瑞,但武官这边还缺个主事的。

朱翊镒有意推周进,但武将不比文官,怕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不服,这才将二位招来,亲自吩咐此事。

但这却是朱翊镒多虑了。

这几年来,随着西山卫北击鞑虏,南抗倭寇,几战皆胜,名声早就传遍大江南北,连带着周进、王禄和柴晋等人也名声大涨。

已有盖过俞龙戚虎的势头。

况且周进等人还是跟着朱翊镒的,属于皇家亲卫军的序列,身份自然也水涨船高。

对于让周进临时掌印调度,俞大猷和戚继光都没觉得有何不妥。

朱翊镒这才明白,原来是自己受后世的影响,戚继光和俞大猷自带光环,其实这时候,若说大明最强的军队,实乃非西山卫莫属了。

见俞大猷和戚继光都躬身向周进行礼,朱翊镒不禁哑然失笑。

军队二把手推出之后,俞大猷便回了水师,如今水师规模较之前扩大了一倍,而且还多了护航和剿倭的重任,俞大猷忙的很。

倒是戚继光因为大明水师的缘故,近日来,敢上岸袭扰的倭寇越来越少,便在总督府盘桓两日。

日日跟在周进后面,虚心请教西山卫练兵及作战之法。

戚继光虽潜心兵法,但朱翊镒的西山卫跟他的戚家军根本就不是一个路子的军队。

西山卫基本上可以算的上全火器的近代军队了,戚家军还是冷热兵器交互的,除了基础的练兵之法,其他的并没有什么相通之处。

戚继光精通兵阵,自然也看出了这里的差距,于是两日后便不去找周进了,转而来找朱翊镒。

“火铳?虎尊炮?火炮?”

朱翊镒坐在案桌后面,满脸微笑的看着戚继光。

“殿下,西山卫火器之利,羡煞末将了,若是能有这火器,末将也能练出西山卫一般的精兵了。”

戚继光此时兵痴上头,顾不得僭越,便想让朱翊镒给他戚家军也拨些西山卫的火器。

戚继光这一问,着实把朱翊镒问住了。

火器之利,乃是西山卫短短时间立军的依仗,若平白将利器散播出去,以后的事,很是难说。

如今嘉靖还在,而且他也有兄弟,有些事他不得不防。

但西山卫至今只有区区两千余人,以后早晚要与西洋人起争端,靠这两千人也属实有些捉襟见肘。

略一思索,朱翊镒道。

“戚将军可愿让属下来我西山卫?”

朱翊镒这话一出,戚继光先是有些疑惑,但思索之后便愣住了。

朱翊镒这是要夺他兵权了。

见戚继光久然不语,朱翊镒又笑道:“戚将军也可来我西山卫领兵。”

听了这话,戚继光这才明白朱翊镒要干嘛。

他起初只是想要些西山卫的火器,没想到人家竟然要他戚家军,而且还有他。

戚继光可不是俞大猷那样的政治盲,此事到了这里,已然不是火器的事了,而是让他戚继光站队的问题。

戚继光沉默半响,朱翊镒也不催促他,端着茶盏喝茶。

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戚继光想了很多,自登州练兵起,再到南北奔波剿倭,如今已过了二十余年。

先有谭伦赏识,后得胡宗宪慧眼识珠,这才练得威名赫赫的戚家军。

当年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志向才得以施展。

戚继光明白,想在大明这个官场中一展报复,光凭战功亦是万万不够的。

但这个少年世子,将来会是明主吗?

跟之前他跟胡宗宪不同,这队若是站错了,那解职回乡都算是轻的了。

戚继光不图做官,但北掳未灭,倭寇未平,他一生报复到时候又到何处施展。

戚继光一时踌躇,抬头瞟了一眼朱翊镒,只见这少年人也不理他,自顾自的在处理一些江南政务。

是该做决断了!

戚继光猛然起身,走到案前单膝跪地。

“末将但凭殿下差遣!”

朱翊镒之前虽在处理政务,但也在留意戚继光的反应,不过他是熟知历史之人,也了解戚继光的秉性,知道他会做出正确的判断的。

收了戚继光这员帅才,朱翊镒心中甚是高兴,不过因为他要北上,便将两军融合之事暂时按下,先以总督府的名义拨给戚继光部分火器和后勤装备。

两军融合之事,还得等朱翊镒回来后亲自操弄。

安排好军队之事,暗厄利亚的使团也到了上海。

这是大明与西方的第一次正式交流,朱翊镒很是重视,吴淞口处,大明水师旌旗招展。

想当年,大英帝国第一次来东方,我大清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后便开启了这个古老帝国的血泪史。

朱翊镒要制止这种情况发生,这次会面便把水师的家底全都拿了出来。

除了一些改装过的千料以上战船外,两艘纯正铁甲舰赫然在列。

这次暗厄利亚使者团共有三艘船,一艘炮舰,两艘武装商船。

炮舰名曰狮子号,乃是传统的风帆战列舰,装有六十门火炮,名曰狮子号。

两艘武装商船上除了装载给嘉靖的礼物外,也各有二十门火炮。

狮子号算是此时大英帝国的二等战舰,除了朱翊镒创造的大明水师这个bug,在整个东亚洋面上,算是最先进的战舰了。

两年前,刚刚在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的维多利亚女王,即位之初便遇上了经济问题。

自第二次美英战争之后,二十多年的时间,大英帝国基本上失去了美洲市场,而新开拓的印度市场消费能力太差,对面的法兰西共和国在经过拿破仑时代之后,突然又焕发出勃勃生机,工业商业竞争力日益加强。

市场不景气,外部又有竞争者崛起,不可避免的,大英帝国爆发了经济危机。

就在维多利亚登基的那一年,便有三千余家工商企业破产。

面对国内如此局面,刚刚十八岁的维多利亚女王一面让印度总督加大殖民力度,一面将目光投向了遥远的东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