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科普大明 > 第079章 说客与说客

科普大明 第079章 说客与说客

作者:久夜意难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31:58 来源:笔趣阁

“上海县的这次土改,我按照太祖之制给士绅留了该得的田地,而且多出来的田我也是给银子的,绝对比他们巧取豪夺百姓田产时的成本高的多,这要是再不满意,那就等着百姓造反吧,不过在那之前,我肯定会先革了他们的命。”

朱翊镒着啜了一口茶,接着对尹台道。

“尹知府还记得当时在南下船上时给我说的减免百姓赋税之事吗?”

尹台闻言点了点头。

“上海土改完了,我直接给百姓降到十税三,而且即使收十税三,今年上海的赋税比往年也会增一半,尹尚书有没有兴趣和我打这个赌。”

朱翊镒笑着看向尹台。

尹台不是傻子,这种简单的计算他还是会的,上海县的应税田亩多了一半多,即使是降税,那赋税肯定也是多的。

尹台没有接朱翊镒的话,想了想后道。

“殿下体恤小民,令臣汗颜,可这江南士绅也不是好相与的,从他们身上割肉,必定会引来反噬,这天下悠悠之口可在士绅手中。”

尹台这话其实说的很重了,意思是你怕百姓造反,难道就不怕士绅造反吗?

朱翊镒闻言,笑笑没说话,反而问尹台。

“尹尚书,你站哪边?”

被朱翊镒如此直接的问题,尹台有些懵逼,沉默半响后才道。

“殿下体恤百姓,但也不可对士绅逼迫太甚,南京那边我会与那些士绅谈谈,希望他们能理解殿下的一片苦心!”

听了尹台这话,朱翊镒心中落下一块巨石,如今的大明朝还没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起码朝堂上还是有一些良心尚存的官员的,比如尹台,比如高拱,又如张居正。

也正是有这些人在,原本历史上的一条鞭法才能顺利推行下去。

朱翊镒肃然起身,对着尹台一揖到底。

“尹尚书不必过于担心,对于这些主动让出田地的士绅,我也不会让他们吃亏的。”

说着朱翊镒吩咐海狗子,将徐鹏举带进来。

此时在门口跪了半响的徐鹏举颇有些狼狈,但再进来总督府,徐鹏举心里安定了不少。

不敢再托大,徐鹏举直接跪在了朱翊镒面前。

朱翊镒也没再给徐鹏举难堪,毕竟人家也是一门双公的,打了一闷棍,甜枣还是要给的,亲自上前将徐鹏举扶了起来,又给他赐了座。

“魏国公,你糊涂啊,上海的土改才刚刚开始,你就被人挑唆着来当这出头的椽子,你徐家好歹也是给大明出过力流过血的,我会放着你不管?”

朱翊镒说着坐回到主座上,抿了一口茶,看着徐鹏举。

徐鹏举被朱翊镒这一折腾,早就慌了心神,此时见朱翊镒态度和缓,心里只剩下了庆幸,另外又在心里将撺掇他来见朱翊镒的那群士绅骂了一遍娘,准备回去就收拾他们。

“殿下恕罪,我也是听了小人之言才头脑发热走这一趟的,殿下良苦用心,我记下了。”

徐鹏举忙不迭赔罪。

朱翊镒见火候差不多了,随后又笑着问徐鹏举:“魏国公买的国债涨了多少了?”

听到朱翊镒问这个,徐鹏举更觉得耳根子红,之前他买了五万两的国债,现在已经涨了一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直接就赚了两万五千两银子。

“殿下,小人知错了,回南京之后,一定闭门不出,再也不管那些士绅的破事了。”

徐鹏举这次是真的怕了,看到朱翊镒,让他想起了跟他祖上一起封公、却又被除爵的那些国公。

想想当年太祖封的那三十四个公侯,洪武年间就杀了近一半。

而徐鹏举看朱翊镒,心狠、有手段、会打仗,越发觉得这世子爷身上有太祖爷的影子。

朱翊镒看徐鹏举吓的这样,觉得也差不多了,随后笑着又道。

“在京师的勋戚都知道,我这人从不会让自己人吃亏的,不信你可以去问问英国公、成国公,当然你也可以问问你徐家的定国公,跟我打交道的有哪个吃亏的。”

朱翊镒说着,呷了一口茶。

徐鹏举闻言也满脸堆笑,诺诺称是。

其实徐鹏举对这一点也是服气的,他当初敢买五万两国债就是因为京师的定国公给他来了信,说一定要跟着世子爷的路子走,肯定不会赔的。

不过此时朱翊镒提起这事,徐鹏举心里又有些不安,心道:一个月啥也没干就白赚了两万五千两银子,世子这话是不是在点自己,让自己上点供啊。

想到这里,徐鹏举心里一阵抽搐,后悔来之前没带五千两银票,要不然也不会落得现在这步田地,这次真是被那帮士绅迷了眼,连基本的礼节都忘了,难怪世子爷会生气。

若是换他,估计会将这种不懂事的人打出狗脑子的。

不过朱翊镒不知道徐鹏举这心理活动,笑了笑接着道:“你们如今都是家大业大的,失了田产这进项,我自然会再给你们找个养家的活计,不知魏国公有没有兴趣?”

一听朱翊镒说再找个挣钱的路子,徐鹏举立时眼就亮了,一旁的尹台也正襟危坐,侧耳静听,若是真能给这些士绅找个新路子,他这说服工作也好做多了。

朱翊镒见两人都看着自己,便命海狗子摆出来几样东西:缫丝车、织布机、各类农具、钢铁、糖、玻璃和水泥。

这些都是西山准备淘汰的产能,如今的西山有科学院的加持,以后的主攻方向放在了新产品的研发上,将这些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低端产业,准备一股脑的推向市场。

如此才能带动整个大明的资本,迅速扩大产能,尽快推动大明进入工业化。

“魏国公看看,以后想做哪方面的生意,至于技术方面,不用担心,会有专门的人指导,销路也不用担心,卖不出去的,我会回购。”

徐鹏举早就听定国公说过朱翊镒的西山那是日进斗金,水泥、纺织、机床什么的,他也有所了解,知道这都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当下顾不得礼仪,直接起身上前一一翻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