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科普大明 > 第084章 远道而来的倭寇

科普大明 第084章 远道而来的倭寇

作者:久夜意难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09:05:25 来源:笔趣阁

在上海远郊海上巡逻的预警船,率先发现了异常,遂开足马力往上海县来示警。

半个时辰后,朱翊镒收到了近万倭寇夜袭上海的警报。

随后整个上海县立时动员起来,码头区就不用说了,这里有西山卫的军营在,也就半个时辰的功夫,码头工人全都转移到了西山卫的大营之中。

而在上海县城,海瑞的动员速度也很快,接到警报的第一时间,县城衙役就骑快马去通知各乡的农会,让各级农会组织自己辖内的百姓往县城转移。

寂静深夜里,上海县却喧嚣了起来,农民们牵牛牵羊,收拾细软,一个个在农会成员的帮助下,打着火把往县城进发。

“殿下,区区倭寇怕他作甚,如今咱有水师三千,铁船三十艘,还怕这区区万余倭寇,跟他们干就是了。”

军营之中,俞大猷有些不解的问朱翊镒。

经过半年的募兵训练,大明水师如今已经有三千兵员,外加三十艘改装过的蒸汽武装铁壳船,另一艘三千吨级别的木壳钢甲舰。

这艘木壳铁甲舰,完全是按照朱翊镒给的图纸建造的,纯蒸汽动力,前后双铁甲炮台,装备六门重型火炮,光钢甲就厚两公分,还他妈是“进口”的特种钢,实心炮弹击中也就留个坑,是妥妥的海上移动堡垒。

朱翊镒给这艘船取名凤阳舰,寓意是再明显不过了,当年朱元璋就是从凤阳起家的,而大明海军也是从凤阳舰开始。

无论是在东亚还是欧洲,有现代造船技术和现代工艺加持的凤阳舰,绝对世界领先。

甫一下水,俞大猷就住在了船上,愣是半个月没下船。

船多将广,俞大猷早就不复先前的谨小慎微,而且自凤阳舰下水后,他一直就憋着一口气,想找人较量较量。

若不是朱翊镒拦着,倭寇不来,他都想自己去海上找倭寇了。

“俞帅稍安勿躁,海战咱是要打的,到时候可不能放走一个倭寇。”

朱翊镒说着招呼俞大猷坐下,随后召集水师和西山卫的将官,开了紧急作战会议,将自己此次作战理念阐述了一遍。

按照朱翊镒的作战安排,此次作战主要有三个目标,一是全歼倭寇,二是保护上海县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练兵。

当然三个目标中,最难的就是全歼倭寇了。

倭寇驾海而来,人数又多,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大海宽广,追都没法追,所以朱翊镒才用了这诱敌深入的战法。

作战计划安排好了之后,各级军官清楚了自己的任务,便回自己的部队安排部署去了。

俞大猷刚想走,便被朱翊镒叫住了。

“那些倭船可别都打沉了,虽然是木头船,但一艘也能卖不少钱呢,我虽然不差钱,但百姓动员这一场,难免会有损失,多些缴获到时候赔给百姓。”

俞大猷闻言,笑着领命而去。

朱翊镒则亲自带着西山卫向着预定伏击地点而去。

东海碧波之上,一艘宽大的旗舰遂波疾驰。

甲板之上,一个瘦削的男子对着身边人道:“这次老徐我可是倾巢而出了,而且是啃这最硬的骨头,你们事先答应好的条件,可不能反悔。”

身边一人闻言笑道:“一百万两纹银已经一个不少的送到了种子岛,事成之后,还有一半,我们的诚意可是真金白银,朝廷九边的军饷一年也就二百万两,干完这一票,保你五年无余,徐头领还没有什么不放心的。”

旁边一人闻言,捋了捋胡须,补充道:“干完这一票,徐头领靠这些银子,买船募兵,什么汪直、陈东、叶麻子,全都不是你的对手喽。”

瘦削男子闻言,心里舒畅了许多。

而且经过事先的打探,他知道上海这里的官军也就四五千人,还有一半多是新兵,这次他一股脑的出动了一万人,这仗打的很是富余。

而且就算是打不赢,他还可以及时抽身,有那一百万两银子压底,即使有点损失,也不算什么。

想到这里,那瘦削男子忽然想起了什么,接着又对身边人道。

“这点银子你们也别觉得多了,那可是裕王世子,将来的皇上,我干了这一票,就彻底与大明绝了,以前胡宗宪在的时候还想招降我,等我干完这票后,这辈子就别想上岸了。”

徐海说的悲壮,但身边人却不以为意。

其中一人道:“你以为那胡宗宪是什么好人,招降只是缓兵之计,等你上了岸,接着就会杀你,水浒传你可读过,那宋江最后是个什么下场,朝廷,狗屁朝廷,最言而无信的就是他妈的朝廷!”

这时旁边另一人闻言,也愤愤道。

“朱家无道,竟然明抢我们士绅的土地,这他妈还有王法吗?历朝历代哪个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偏偏朱家是个二五仔,前有朱元璋那贼大杀特杀,今又有朱翊镒这厮侵占我等田产,这大明早晚要完。”

说着,那人又对瘦削男子笑道:“徐头领不必担忧,且登上几年,就朱家人这搞法,兴许这大明不久就会乱,到时候我等祝你从海上来,称王称霸不敢说,割据一方还是有可能的。”

瘦削男子对两人的吹捧不以为意,他久在刀尖上行走,对这些空头支票早就免疫了。

不过心里倒是对朱翊镒升起了一番好奇,他虽在海上,也听说了裕王世子在江南搞土改,将士绅的田地分给了小民。

他自己也是佃农出身,就是因为活不下去了,才出海为寇,若是当年能有朱翊镒这样的好官,兴许他就在家乡一辈子做个安分守己的农民了。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他早就不是二十年前在乡里帮大户种田的佃农了,心里虽然觉得朱翊镒是个好官,但在寇言寇,谁他妈让老朱家养了一群贪官污吏,该杀还是得杀。

当下心中一横,令人鼓起船帆,全速往上海县奔去!

等到黎明时分,三百余艘大大小小的船只,密密麻麻的出现在上海港附近的洋面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