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反贪大明 > 第一百四十七章,意外升官事件(求订阅!)

沈沐早在朱厚照这熊孩子将目光投到他的身份铭牌上时,就一直在留心对方的表情。

现在看起来,这熊孩子脸上的表情很正常,并没有生气发怒的样子,他当即放下心来。

努力让自己的表情和声音很自然地道:“是的,小公子,这是沈沐在锦衣卫中的身份铭牌。”

实在是他的口气太坦然太随意了,让徐鹏举也忍不住多看了他几眼。

朱厚照闻言,又仔细地扫视了一眼他身份铭牌的样式和上面的字体道:“你才是个小小的总旗呀!你这官也太小了吧!”

……

这话真不好接。

沈沐也就在这时发现,这位被他称之为熊孩子的大明太子殿下其实并不是一点心机城府都没有。

至少对方此刻脸上这种淡淡地嫌弃表情让他无法探测对方内心真正的想法。

但他还是恭声道:“回小公子的话,沈沐年纪还尚轻。”

年轻呀!在未来的日子才是有无限发展可能的,他的回答是个开放式回答,躲开了关于他官大官小的争论。

正如沈沐自己所言,他还年轻,其实锦衣卫上层也只有那么几个位子,许多还是世袭的,一代传一代的,上升的渠道实在有限。

但下层的锦衣卫却有很多很多。

有些锦衣卫终生也只能当一名普通的锦衣卫探子,想当个总旗都难,更别说升职当锦衣卫百户,千户,甚至镇抚使,指挥使了。

沈沐因为机缘巧合和他的运作设局才一步步进了锦衣卫,刚起步就是总旗,这比许多锦衣卫的起点已经高许多了。

可在当朝太子殿下眼中,一个小小的总旗算什么,实在太不入流了。

“就算你年纪还尚轻,还是比本公子大上几岁是吧?”

“回小公子的话,的确是大上几岁。”

“罢了,年龄这东西不是想长大就长大,想变小就变小的。

倒是你这牌子刚掉在地上,弄脏了,回头让他们再给换个新的吧!”

说话间,这位太子殿下就将他的身份铭牌很随意地扔到了旁边的桌子上,并没有还给他,口中还说了这句让他很费解的话。

也就在这时,沈沐发现,像他这种智商不算低的人,竟然一时跟不上朱厚照这熊孩子的脑回路。

这位太子殿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对方没有问他锦衣卫当的好好的,为何去去耍戏法,却如此对待他的身份铭牌。

按照正常逻辑,在场有眼睛的人都可以看到脚下的青石板这么干净的,就算他的身份铭牌掉在了地上,怎么会弄脏了呢?

这句话的意思难道是有什么潜台词不成?

最让他无语的是,这熊孩子的贴身太监刘瑾这时偏偏走过来,拿出手中的帕子要给这位太子殿下擦手,却被对方手一挥道:“擦什么,没看我的手干净着么?”

这让沈沐更无语了,如果没得健忘症的话,这熊孩子的手刚才好像拿过他的身份铭牌。

既然他的身份铭牌掉在地上都脏了,那对方的手又怎么会是干净的?

谁说这位未来的皇帝好糊弄的,他现在就想先糊弄说这话的人一脸。

想想前世时,十岁的他还是个小学生,父母还没有出事,那时的他不就是个傻白甜吗?

每天不过想着,怎样才能少写一点家庭作业,多玩一会游戏的事情。

哪里会关注什么国家大事。

更别说说话时如此弯弯绕了。

可朱厚照这熊孩子,人家十岁的时候,早就走上世界最大帝国的政治舞台了,每天面对的都是朝中那些老狐狸,难怪他跟不上对方的说话节奏。

他觉得自己现在的智商也受到了压制好不好。

罢了,既然想不明白,这事情他还是回头再去请教梁百户好了。

他就权当对方是好意了,当下恭声道:“谢小公子!”

“谢什么,日后你就是本公子的人了,总不能太丢人。”

……

等到吃晚饭时,沈沐终于知道了朱厚照这熊孩子的那两句话是何意了。

因为,梁百户给他送来了一块崭新的身份铭牌。

当然不是将他原本的身份铭牌去做了个清洗护理,而是换了一个材质更好的。

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块新的身份铭牌代表的不再是锦衣卫总旗身份,而是锦衣卫百户身份。

也就是说,他在短短的半天内升官了,直接变成了与梁百户同级的锦衣卫百户。

虽然在锦衣卫这个机构内升官一直也是沈沐的目标之一。

但就这么轻而易举地升了,反而让他觉得有几分荒谬感。

现在再回想起来,朱厚照这熊孩子当时说他的总旗官太小了,恐怕不仅仅是对他说的,更是对那些关注太子殿下一举一动的人说的。

这熊孩子又说他的身份铭牌脏了,需要换一个新的,这就是进一步暗示了。

即使他当时一时之间没转过这个道道来,可对那些善于揣摩太子殿下心意的人来说,他们对朱厚照这熊孩子的随口之言,是要进行深层次解读的。

这一解读,马上心神领会,知道该怎么做了?

对他们来说,只要太子殿下安分地待在南京城,然后能安分地回京,不给他们惹事,想给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升个官,这点小事根本不算事。

这天下所有的官职都是皇家赐封的,这个小锦衣卫又在寻找太子殿下事件中立下了功劳。

这官职就权当奖励了。

更别说,这本就是锦衣卫系统的内的事情,只要锦衣卫没意见,无非就是占一个名头而已。

叶千户和梁百户当然没意见了,早在沈沐还和朱厚照,徐鹏举两人联络感情时,梁百户就得到了消息,然后就去经办了。

等沈沐回到他住的那院子时,新的身份铭牌,以及锦衣卫制服都做好在等着他了。

面对这个意外之喜,沈沐并没有表现出太过欣喜若狂的样子。

即使名义上,他和梁百户已是同级,他还是很恭敬地请教道:“大人,这个小子要接受吗?”

梁百户闻言,横了他一眼道:“你小子真是得了便宜还卖乖,运气太好了,太子殿下的恩赐,你敢拒绝!”

“那沈沐就接了。”

他看着梁百户对他的态度并没什么大的变化,说明对方对他的这次意外升官事件是乐观其成的。

既然如此,这官职又不是他偷来抢来的,他就坦然地接受了。

“不知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将新的身份铭牌收好后,他又问道。

“千户大人与我都没什么吩咐,太子殿下的心思不是我们能够随意揣摩的,这个还是要靠你自己把握,千万别升了官,就忘乎所以,引来太子殿下的恶感。

至于以后的路吗?如今看来,太子殿下带你回京已经是注定的了,可是这回了京之后,到时如何安排,还要看太子殿下的意思,不是千户大人与我能够置喙的。”

沈沐闻言,也明白梁百户的意思了,他现在表面上看是升官了,可这只不过是表面现象罢了。

他这个百户的职位根本就是个虚的。

既没有管辖范围,手下又无一兵一卒,纯粹就是个空架子。

和梁百户这样的实权百户是不能相比的。

如果朱厚照不打算带他去京城,想必以叶千户和梁百户的心思,定然不会过于亏待与他。

会在南京城将他扶植成一个实权百户。

可偏偏他现在的一切荣辱都先要看朱厚照这熊孩子的意思,只能一步步走着看了。

有时,他也想着,他本也没想过真的在大明朝升官发财,之所以想在锦衣卫中谋求高位,无非是因为在锦衣卫谋到高位了,他才有权利更大限度地去惩治贪官,然后早点积累声望值。

等声望值积累足够多了,才能赢取终究福利,最后回到前世自己父母没出事的时候。

可以说,这事才是他奋斗的真正目标,并不是真的想在在时代光宗耀祖。

可要是跟着朱厚照这熊孩子去了京城,如果只是让他当个普通随从的话,他在京城没有丝毫根基,还如何去进行惩治贪官的任务。

可要是推拒去京城的机会的话,他同样会错过许多机会,谁知再过两个月后,朱厚照这熊孩子还记不记得他这个人。

要想让上司记得你,常常在对方面前刷刷脸,是最正确的操作途径。

去京城就去京城吧!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朱厚照这熊孩子好像是十四五时就登基的吧。

那么,从现在算起,也不过三四年的时间了。

三四年的时间他还是等的起的,也正好乘这几年,与这熊孩子培养一些更深厚的感情。

至于惩治贪官任务吗?

系统从来就没要求过他与贪官恶官们面对面地,真刀实枪地干。

再想想,京城的官员何其多,那贪官肯定更不少。

这几年,就算他没机会亲自惩贪除恶,但却可以借着身份之便,收集京城以及天下众多文武百官的资料。

然后将这些资料整理成册,一一进行分析。

他相信,只要是贪官恶官,就不会一点蛛丝马迹都没有。

等他将许多官员的资料都能倒背如流时,等他再升到锦衣卫千户的官职上时,他再将他们一一送进牢房吃免费牢饭。

可这一切都有个前提,那就是朱厚照这个未来皇帝必须要成为他的坚强后盾,没有这个后盾,他惩贪除恶不仅会畏手畏脚,而且很难见到真正的效果。

怎样才能激起朱厚照这个熊孩子对这些贪官污吏们的憎恶之情呢?

这就需要方法和技巧了。

前世,在一些野史上都说朱厚照这熊孩子是如何的顽劣不堪,如何的不好好学习,还是个半文盲诸如此类的。

可通过这一日的相处,他发现,这熊孩子也许不是个传统的好学生,但绝对不是个文盲。

不仅如此,他还亲眼看到朱厚照给弘治帝写的报平安折子。

至少人家的软笔书法很有几分模样,遣词造句还有几分讲究。

且写信都不用打草稿,一挥而就。

那里有文盲的样子。

就说明有些野史传说是不能当真的。

还说朱厚照这熊孩子喜动不喜静,这点倒是没说错,可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让他像一个老夫子一样,言行举止都限制到一个框框里,这也是一种苛求了。

总之,就目前来说,沈沐虽然觉得这熊孩子的脑回路有些异常,经常不按常理出牌,可他对这熊孩子还是没有什么恶感的。

反而觉得,这个还没有成型的皇太子对他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因为他也可以有机会和时间对对方潜移默化的引导。

可到底该怎样才能进行合理引导呢?

用玩戏法的方法吗?

当然不行。

耍魔术这东西,虽然涉及到一些知识,是能调动这熊孩子的积极性,但却对惩治贪官什么的毫无益处。

时间长了,反而会成为那些文官们攻讦自己的理由。

那么,用什么法子呢?

对了,朱厚照这熊孩子不是好奇心强吗?

可什么东西最能调动起人类的好奇心呢?

除了探索那未知的宇宙世界外,还有一种那就是探案类故事。

想想看,探案故事在现代娱乐如此发达的时代,都能拥有大量的受众人群,更别说在古代这种娱乐匮乏的时代了。

关键是在东方的许多探案故事中,惩治贪官,为民做主是主旋律,完全符合他对朱厚照这熊孩子进行价值观引导的标准。

就算是弘治帝看了这些故事,也不会触犯什么忌讳。

幸好现在是明朝,民间已经产生了诸如包拯,狄仁杰、寇准之类官员探案故事。

这让他操作起来,更容易一些。那些前世他闲暇时,喜欢看的探案书籍和电视剧,现在完全可以借用一下。

接下来,他只需要让朱厚照这熊孩子在无意中看到他正在连载的探案故事就可以了。

在这些探案故事中,他一定要把那些贪官污吏写的特别讨厌招人恨,将那些受害者写的特别可怜又无助才行。

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塑造一位时刻将百姓放在心中,经常派出钦差大臣平反冤案的英明神武的皇帝出来。

让朱厚照这熊孩子产生有很强的代入感,让他觉得自己将来就是那位英明神武的皇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