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反贪大明 > 第三十二章,救命的稻草

反贪大明 第三十二章,救命的稻草

作者:公子其芳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33:49 来源:笔趣阁

沈沐这么直接推门进来后,突然想到,就是在现代,那也是寡妇门前是非多。

更别说,这古代了。

要是刘寡妇这种人没有底线,当场喊有贼呀,或者非礼之类的,那他就尴尬了,甚至如果冯大设个圈套让他钻,在这种社会习俗下,他都是不占理的,极有可能被攻讦,名声就没了。

不过,既然已经进来了,他就再没返回去的道理,只是在院中等候。

那刘寡妇进房后定了定心神,冯大的相貌就算在夜色中她还是认得出来的,而刚才院中那两人,明显不是冯大,他们这么晚到自己家想干什么?

好在这些年过的这日子,让她的心理素质也比较强悍,还不至于失控大喊大叫。

她很快穿戴整齐,手中点了一根蜡烛,走出门来。

借着蜡烛的烛光,她看清了院内的两个少年的长相,松了一口气,原来都是熟悉的人呀。

于是,她一只手往腰中一叉道:“是你们两个小子呀,这么晚找你刘婶做甚?”

“刘婶,我们是来找冯大叔的,冯大叔不在吗?”沈沐带笑开口道。

“你冯大叔呀,他还没回来,要是回来了,我这门早就关了,你们这俩小子又怎能进的来。”刘寡妇扫了沈沐一眼,没好气地道。

“是小子失礼了,只因我爹有急事找冯大叔,刘婶可知冯大叔去了什么地方?”

“这个你刘婶也不清楚,他们男人之间的事情呀,很少告诉我们这些娘们的。”

“那刘婶可知道,冯大叔是否去了哪一家相熟的人家?”

“相熟的人家?他能有什么相熟的人家,不过这这几日,他好像认识了什么吏部员外郎的公子,除了晚上过来外,白日里我也见不到人,谁知这晚上又去哪了?”

“员外郎家的公子?”沈沐闻言,追问。

“是呀,据说是南京城的贵人之子。”

“哦,刘婶可知道那贵人的落脚地在何处?”

“县城南有一个庄子,据说是那位梅公子娘亲的陪嫁庄子,那位梅公子就住在那里,前两日,你冯大叔好像提过一句,会不会去哪了?”刘寡妇猜测道。

“梅公子娘亲的陪嫁庄子?”沈沐跟着重复了一句。

原来,冯大攀上的那位贵公子姓梅?

可就算知道这位梅公子的姓氏,在这个信息流通比较缓慢的时代,想要查清这梅公子的根底至少也需要几天。

从刘寡妇的表情来看,对方没有撒谎的倾向,神情也没什么异样,看来,平日里,这冯大就算对沈父不满,应该并没在这刘寡妇面前表现的很明显。

而以冯大那种性子的人,如果沈父的失踪跟他真的有关系,现在也不应该躲在这里充当缩头乌龟。

所以,冯大真的应该不在这里。

那么,问题现在还是回到了原点,就算冯大对沈父不满,想取而代之,应该会徐徐图之,而不是粗暴简单地就要沈父性命。

而梅公子这种出生在官宦之家的人,没有一点好处的话,凭什么和冯大这类地痞纠缠在一起。

转念间,他又想到,昨晚沈父看到那个乙头的真面目时,神情有过短暂的变化。

冯大,沈父,蒙面黑衣人,青衣锦衣卫,还有那位梅公子,他们这些人之间会有没有什么关联呢?

还有李姑娘?为何也偏偏在这个时间失踪了?

这太平县还真不太平呀。

既然已经追查到了这里,在找不到更多线索的情形下,他继续留在这里也无济于事。

想到这里,他很是诚恳地拱手对刘寡妇道:“那刘婶,小子再去找找冯大叔,先走了。”

说完就拉着牛蛋出了刘寡妇家的门。

只留下刘寡妇在院子里幽幽地叹了一口气。

“娘亲,刚才是沈家哥哥和牛蛋吗?”从右侧的厢房走出一位浓眉俊目的小姑娘来,这姑娘的年纪跟沈家小妹的年纪差不多大。

但身量却不小,眼睛和刘寡妇的并不相似,反而长了一双凤目。

说话间,那凤目微翘,气质显得冷硬了一些。

“是呀!唉!”刘寡妇又叹了一口气,其实他夫君刚去世那会,沈老大这些街面上的人虽不好出面帮他们,唯恐引来闲言碎语,可沈沐的娘亲却是三天两头,送一些吃食用的到家里来,每次怕她不收,只是说家里存的多,再不用掉就放坏了。

就算后来,她和冯大不清不白起来,沈沐的娘亲却从没有用鄙薄的目光看过她。

沈沐的娘亲甚至说过,这女子活在世上都不容易,有些选择也是无可奈何的。

她也曾想过一走了之,娘家的哥嫂们也全她当年趁着年轻早日改嫁的好。

可她舍不得自己的三个孩子,孩子还那么小,当年最大的才六岁,如果她改嫁了,这些孩子可怎么活?

还有对她还不错的公爹婆母,年纪也大了,也只有夫君这一个独子。

结果当年夫君这一去,公爹婆母的身体很快就垮了,这生病吃药看大夫也是一大笔支出。

家中的积蓄很快就花的没剩几个了。

婆母就这么时而好一点,时而又加重了,熬了几年,终于去了。

等到婆母去世后,公爹一连受此打击,大雨天的摔了一跤,结果,摔成了骨折,从此也不能好好行走了。

但这些年,随着阴雨天的到来,公爹越来越无法行走了,只能躺在床上了。

她现在都记得,那一年是一个大雨夜,小儿半夜突发热症,烧的人都迷糊了,可她家无分文,这些年为了给婆母公爹看病,已经在郎中那里欠了许多药钱。

如今,小儿又病的这么重,她真的有些撑不下去了,就在她想着要不一家一起去见死去的夫君时。

大丫拉着二儿走到她身边,很是懂事地说:“娘,你带小弟去看病吧,我和大弟去跪着求求好心的沈大娘他们,让他们再借点钱给我们。”

看着年小稚嫩的女儿,一脸坚定的样子,她有些羞愧,不得不重新打起精神,抱着小儿子就出了门。

门外风大雨大,让她的脚步都站不稳。

也就在这时,她碰到了披着蓑衣正要回家的冯大。

冯大看着她这么大风雨还出门,惊讶地道:“大妹子,这么晚你们这是要去作甚?”

“蛐蛐儿病了,去找郎中。”

“孩子病了呀。我送你们去吧!两个大的就不要去了,这风大雨大的,回头要是再淋了雨,受了寒,又要看大夫。”冯大迟疑了一下,从他怀中抢过孩子道。

“可——我和姐姐要去借钱。”大儿子憋着嘴有些委屈地喊道。

“你们放心,冯大叔这有钱,先借你们,等什么时候,你们手头有钱了再还,现在你们姐弟还是在家等着为好。”

人在风雨里,总会不自觉地抓住一根稻草,当年的冯大尽管名声很不好,但他在那个时间出现,就像一根稻草一样,让她不得不抓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