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燕行天下 >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斯的改变

战国之燕行天下 第一百四十二章 李斯的改变

作者:呆呆兽本呆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20:50:30 来源:笔趣阁

当然,游牧民族的复仇这个词听起来似乎非常燃,让人有一种宿命对决的感觉,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是这么回事。

事实上所有认真研究过汉匈大战的人,都会感觉到这场战争其实非常讽刺。

因为这场战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战国时期开始郡县制和分封制争论的盖棺之战。

没错,这是一场分封制和郡县制之间的战争。被赶到草原上去的游牧部落感受到了中原分封制的强大,最终以周朝分封制的模式,建立了匈奴帝国。并且凭借着这种政治体制,一度打得汉朝毫无还手之力。

虽然最终依旧被郡县制的汉朝依靠体制优势给击败了,但是匈奴也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极大地名声,同时也给中原王朝就下了一个教训,那就是不能将经史子集流通到外国去。

后世历史圈很多人对中国古代儒家对经史子集视若珍宝不肯放出,却对技术书籍弃如敝履随便送人的行为感到愤怒,并且对此事大加谩骂,以为都是这群腐儒误国,这才让周边国家做大。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相较于技术,思想的力量明显要更加强大一些。不信比比历代的草原霸主就知道了,匈奴历史上确实被汉朝击败没错,但是人家在失败后却依旧存活了下来,一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都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影。

为什么?不就是因为匈奴采用的是分封制,而分封制不容易被打死吗?如果匈奴像突厥那样一直采用部落体制的话,只怕早就已经被汉朝灭掉了,哪里还有后来的那些事?

同理,放到吐蕃身上也是一样。别看历史上吐蕃一段时间内极其强盛,压得唐朝喘不过气来。但是人家存活下来了吗?没有,一旦遇到挫折,整个国家立马分崩离析,这就是思想跟不上,政治体制落后的原因。

正是因为有如此多的例子摆在眼前,中原王朝才会对经史子集那么重视,因为那东西确实是要比技术类书籍更加要命。

当然,经史子集虽好,但是想要彻底影响一个民族还是比较困难的。就好像现在,匈奴才刚刚完成表面上的统一,虽然大家都觉得需要学习周朝的技巧,进行分封制改革,但是怎么改,谁来改,却一直都是一个问题。

而在彻底完成分封制改革之前,匈奴依旧是那个落后的部落制国家。以燕国如今的实力,想要干掉匈奴并不是什么难事。

大不了复刻一下灭代的过程,拉拢匈奴的各个部落首领,承认他们的地位,给予他们匈奴王廷给不了的东西,而后将他们纳入自己的阵型中,从内部分化瓦解匈奴。

在分封制面前,部落制是没有任何抵抗能力的,从身到心都是如此。历史上越国在接受到楚国刻意传播的封建主义思潮之后,几乎是没有任何的抵抗,立马就接受了这个新的制度。相信在燕起的刻意拉拢下,匈奴各个部落的首领很容易就会投诚才是。

“得亏老子穿越的早,要是晚上那么几十年,让匈奴把国家认同构建起来了,那就真的糟了。”

燕起一边在心中抹了一把汗,一边对着李斯说道:

“匈奴虽弱,但是毕竟体量摆在那里。想要一次性将他们吃掉,还是比较困难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此时我们还要面对秦国的威胁,根本抽不出精力来对付匈奴。”

燕国吞并代国实在是过于取巧,以至于天下各国都没有反应过来,燕起就完成了篡位,令天下各国徒呼奈何。

但是匈奴不同,他们距离中原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各个部落又分散居住,根本没有办法一次性吞并。

想要灭掉匈奴,只能用水磨的功夫,一点点将他们蚕食掉。而这,又实在是过于耗费时间和精力了。

至少就目前而言,秦国是绝对不可能给燕国这个消灭匈奴的机会的。如果不出意外地话,等燕国这边刚和匈奴打起来,秦国可能就会直接背刺燕国。而后连同匈奴,对燕国两面夹击,直至将其彻底消灭为止。

燕国本就国力弱小,根本撑不住这样的猛攻。为了防止灭国的悲剧发生,燕起只能暂时压制自己北伐的**。

只是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真到了要做的时候,燕起却犯南了。

原因很简单,燕起是答应过代国贵族给他们分封土地的。如今人家已经投靠自己,帮自己登上王位了,自己若是不给他们土地的话,未免太过难看了。

只是这土地一时间又拿不到手,这就让燕起感到非常尴尬。

“实在不行,就只能像在辽东的时候那样,给予代国贵族自主开战权了……”

李斯自然是知道燕起当前的难处的,因此咬了咬牙,给出了自己一样绝对不可能给出的答案:

“到时候代国贵族可以随意挑选时间和地点开战,而我们却不用太过于关注他们。由于他们是独自作战的缘故,战争的规模也不会太大,咱们收拾起残局来,也会容易许多。大不了就说这是底层贵族自作主张,咱们什么都不知道,就行了。”

天可怜见,这样的话在以往李斯可是绝对不会说的,因为这和他所接受的教育,自身的价值观严重冲突!

给地方分权?开什么玩笑?不知道法家最忌讳的就是地方分权吗?谁敢提地方分权的事,谁就是国家公敌,法家人就一定要群起而攻之!

然而现在却不一样,在接受了燕起的“何不自己开创一个学说”的建议之后,李斯整个人的心态都发生了极大地变化。再加上如今燕起确实需要调动代国贵族们的积极性,因此李斯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给出了当初属于张良的答案。

下放权力给基层。

“哦?”

另一边,在听到李斯的话之后,燕起有些诧异地转过头看了李斯一眼,似在疑惑眼前这个人是否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李斯。在确定自己没有弄错人之后,这才笑着说道:

“先生……高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