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战国之燕行天下 > 第六十一章 除了我,你别无选择!

“命数在哪?显示如何?”

张良死死地盯着燕起,不依不饶道。

“命数在天,显示他即将复兴。”

燕起不甘示弱,看着张良的眼睛道。

“胡说八道!我韩国已为秦国所灭,而当今世上又没有任何国家能够打得过秦国!在这种情况下,又有谁能替我韩国重立宗庙!?”

张良对燕起的说法嗤之以鼻,显然是不相信韩国即将复兴。

然而燕起却仿佛没有看到张良脸上的不屑一般,而是笑着对张良问道:

“既如此,那你又在此处做什么?”

“我……”

张良正想回答,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是啊,若是韩国不可复兴的话,自己又在这里奔走做什么呢?

不就是为了找到野人,刺杀秦政,而后令秦国大乱,趁机复兴韩国吗?

只是话是这么说没错,张良心中却清楚,事情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

且不说秦政根本不是自己想刺杀就能刺杀得了的,就算自己真的成功地将秦政给刺杀掉了,那又如何呢?

秦国不缺继承人,光秦政自己就有几十个后代。自己就算杀了秦政,秦国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选出新的秦王,稳住局面。

而那么短的时间,且不说自己能否趁机复兴韩国,就算真的成功了,那个新立的韩国难道就能抵御住秦国新君的征伐吗?

答案显然是不能的!

也正是因为这样,虽然已经成功地获得了燕丹的承诺,并且明日就能成行出发去濊国了,但是张良的心中却依旧是那么的闷闷不乐。

因为他心中清楚,自己的所作所为,是难以改变大势的!

除非有一个强国能够站出来,正面抵挡住秦国的压力。否则韩国就永远都不会复兴,连带着自己也永远都拿不回父祖的荣光!

“先生刺秦,所为者不过是令秦国大乱,而后趁机复立韩国罢了。”

趁着张良方寸大乱的空档,燕起继续输出道:

“只是想必先生心中也清楚,这么做是很难能够复立韩国的吧?”

“那你又当如何?”

此时张良的内心已经逐渐冷静下来了,但语气却依旧是那么地冷。

“想要复兴韩国,除非有人能够站出来,正面硬抗秦国,给予韩国必须的庇护。亦或者是成功击败秦国,一统天下,而后再重新分封韩国之君。”

燕起从木墩上起身,双手背负,看向星空,缓缓说道:

“敢问先生,以为然否?”

“然!”

张良淡淡回了一句,而后走到燕起身边,与他并肩而立:

“只是敢问王孙,这样的国家,在哪里呢?”

“远在天边,尽在眼前。”

燕起转头看向张良,笑着说道:

“我燕国,愿意给予韩国这样的庇护。”

“嗤!”

张良闻言,不由嗤笑出声:

“王孙不觉自己所言,太过于自欺欺人了吗?你燕国如今连自身都难保,又谈何庇护于我韩国?”

“是啊,我燕国如今确实是自身难保。但是起想请问先生,我燕国凭什么要庇护于你韩国?”

燕起先是大方地承认自己国力不行,而后话锋一转道:

“就好像当初武王伐纣一般,若非那些诸侯在武王弱小之时投奔于他,助他一臂之力,他在夺取天下之后,又怎会将那些人封为诸侯?”

“世间万物都是要遵从最基本的法则的,春天若是不种下种子,秋天又如何能收获果实呢?同理,若是先生不能在我燕国弱小之事助我一臂之力,我燕国又凭什么在战胜秦国之后庇护于复立的韩国呢?”

“这……”

似乎是被燕起的话说动了,张良顿时沉吟了起来。片刻之后,他才再次抬起头道:

“可是良也不一定非要投奔燕国啊!齐国楚国,哪个不比燕国强?”

“齐楚两国确实是比我燕国强没错,但是人家凭什么庇护甚至于册立于韩国?”

燕起反问道:

“须知齐与秦同,都是高度采取郡县制的国家。他们若是能战胜秦国,占领韩国故土,其结果有且只会有一个,那就是将韩国并入自己的领土,建立郡县。先生想从齐国的手上谋求独立,未免过于异想天开了。”

“那楚国呢?他们与燕国同,都是采取分封制的国家!”

张良咬了咬牙,不死心道。

“楚国确实是分封制国家没错,但问题是人家只会分封自己国家的贵族,从未分封过外姓外国之人。”

燕起摇了摇头道:

“就算楚国真的复立韩国了,其国君也只会是楚国的贵族,而与原先的韩王一系无关。莫非先生想要的只是韩国的名,而非韩国的实?”

“这……”

张良被燕起怼得说不出话来,好半晌之后才勉强开口道:

“那你们燕国呢?你又如何保证自己不会与楚国一样,另立本国贵族?”

“先生怕是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事?”

“我燕国与韩国同,都是姬姓国家。”

“嗤……这有什么?虽说都是姓姬,但是两国基本没有血缘关系,我凭什么相信你们会因此就册立韩王室之后?”

“先生又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

“我燕国祖上,也不是周王室之后啊!”

“什么!?”

张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向燕起:

“此话当真?”

“自然是真的。”

燕起笑着点了点头:

“世人以为我燕国出身周王室,其实大谬。我燕国始祖召公确实是姓姬没错,然而这只是刚好与周王室出身同一个部落,同样姓姬罢了,与文王武王却是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之所以被册封到燕国,也只是因为我始祖召公在三监之乱时于燕国之地追上了武庚,并且将其头颅砍下带回,仅此而已。”

“周公能够容忍我同姓非同宗的燕国建立,我燕国又为何不能容忍同姓非同宗的韩国复立?可以说当今世上若是有人能够容忍韩王室一支复立韩国的话,那么除了我燕国,便再无其他了!”

“当然,以上之语由于年代过于久远,因此世人大多已经忘记了。但是我燕国的史书,却是将其完整地记录了下来。先生若是不信,可以亲自是查阅我燕国史书……哦,对了,之前由于走得匆忙,那些史书都遗留在了蓟城之中。先生若是想看,还得先助起拿下蓟城才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