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空天崛起 > 第三十四章 雄鹰利爪

空天崛起 第三十四章 雄鹰利爪

作者:霞飞红绡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8 21:00:34 来源:笔趣阁

回到六一一所,正巧遇到十号工程配套的空空导弹霹雳十二总师张先进来到六一一所,李云鹏心想这张总师来得正是时候啊,自己可得跟他好好的探讨一下了。

张先进可是跟宋总一个时代的,他已然听说过李云鹏的事迹了,所以这次来到六一一所,其实也是专门来找李云鹏探讨十号工程配套空空导弹设计研制方面的事情呢。

两人一见面,宋总一番介绍后,张总师激动地握着李云鹏的手道:“李云鹏同志,幸会啊,听闻你最近可是有不少的事迹,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年少有为啊!”

李云鹏笑道:“张总,您过奖了。您才是我们国家空空导弹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的新歼爪子利不利,就看您的了!”

宋总哈哈笑道:“小李啊,你这个比喻很恰当,不错!”

张总师笑道:“我知道李云鹏同志一定有很多独到的见解,这次来呢,我也是准备向李云鹏同志好好的请教一下的。我们空空导弹研究院,很需要李云鹏同志的指导呢!”

李云鹏客气道:“张总,您这就把我捧太高了,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还是可以的。”

大家一起来到了小会议室,准备就歼十战斗机配套的中距空空导弹和近距格斗导弹设计研制的事情进行探讨。

此时李云鹏再次听到系统叮的一声响起:“尊敬的宿主,现在系统发布最新任务,帮助空空导弹研究院,完成两型空空导弹的总体设计,将获得五千点经验值,以及免费兑换机会一次!”

又来任务了,李云鹏一看,这个任务其实并不难啊,这简直就是坐火箭,让他直接冲上更高的位置,获得更多先进的航空航天导弹武器技术啊。

要知道先进的空空导弹技术,现在李云鹏已经得到了,所以说帮助空空导弹研究院,完成十号工程配套的空空导弹研制任务,特别是总体设计,那是毫无压力的。

既然现在有机会了,那便要让霹雳十二空空导弹,超过老美的AIM120系列才是。

现在歼十战斗机,不但气动设计更加先进了,航电雷达系统也将变得更为强大,因此挂上更先进的空空导弹以后,它不仅会成为国土防空作战的最佳机型,同时也能够轻松的压制住F16战斗机,幻影2000战斗机。

所以在讨论开始后,张总师感慨道:“现在上级交给我们的任务,真的很艰巨啊,咱们现在的空空导弹,都是在仿制国外导弹的基础上弄出来的,现在要让我们自主的设计研制出,我们的第一款超视距空空导弹,这个难度我想是不亚于研制三代机的,现在我们真是一筹莫展呐,李云鹏同志,你来说说,咱们应该怎么搞。”

军方给出的设计任务书,李云鹏也拿到手了,他看了看,心里面便有数了。

李云鹏微笑道:“张总师,您可千万不能泄气,您要是这样了,那大家还怎么有信心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超视距空空导弹来研制我们的霹雳十二。刚才我看过了,军方的要求其实也不算很高,还是很务实的。最大射程大于六十公里,最大速度四马赫!”

一系列的参数,李云鹏只是看了一眼,便记得清清楚楚,就这一点,便让在座的导弹设计师们无比的震惊。

他们知道传言非虚,眼前这个年轻人,的确是一个天才。

米国的AIM120A空空导弹,李云鹏对它的参数是非常清楚的,最大射程七十五公里,有效射程四十六公里,最大速度四马赫,导弹重一百五十二公斤,可以说这款导弹,不仅是世界上第一型真正发射后不管的超视距空空导弹,也是将来最有名的,实战成绩最辉煌的超视距空空导弹,在一九九一年的海弯战争中,这款空空导弹可以说是大放光彩,击落了不少苏制战斗机,也让苏制战斗机一下子跌落神坛。

虽然说AIM120空空导弹,比起更早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射程要短了很多,但是在各方面的性能上,却是更为先进的,特别是它的命中率,那是非常的高了,存在很大的不可逃逸区。

而早年的AIM54不死鸟远程空空导弹,虽然说号称射程有两百公里以上,但实际上它的命中率是非常低的,因为它的重量很大,接近半吨了,而且机动性,过载都远远不及AIM120空空导弹的。

所以说当年AIM54不死鸟,也只能拦截那些机动性很差的战略轰炸机,甚至连战术轰炸机都几乎不可能击中。

当然在AIM120服役之前,AIM54确实是很厉害的了,毕竟F14战斗机能够带六枚,并且可以同时发射,攻击六个一百五十公里外的目标。

AIM54的制导方式相对较为落后,因为它在发射后,首先进入程序控制阶段,按照预先设定的弹道飞向目标。此过程很短,很快就进入了中制导阶段。

但是因为导弹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能力有限,不可能在远距离捉住目标,因此需要在中制导阶段采用指令加捷联惯性制导。

所以这时候要通过数据链接受F-14火控雷达的目标信息,不断改变飞行轨迹,因此它不能真正的发射后不管。

最终AIM54不死鸟空空导弹,在米军服役过程中,是一个战绩也没有,只有中东某国使用它有过几个战绩。

因此这次李云鹏提出来的设计方案,那确实是让在座的专家们都动容了。

最大射程一百公里,弹重还要控制在二百公斤以内,这绝对是一个难题了,不过李云鹏提出来的设计方案,确实是可以达到,而且这个设计方案,采用了新技术,也让大家为之震动。

因为这个设计方案,采用了一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这是一种技术非常先进的发动机,它在同一燃烧室内用阻燃隔热层将燃料装药分成若干段,每段装药有独立的点火系统,由控制系统确定每段装药的点火时间。

这就是说,可以精确的控制导弹的燃料使用,让导弹在各个区间,得到最优化的发动机控制,比如说目标如果不太远,那么留下的燃料较多,可以在末端机动时大大提高命中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