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史上最莽帝王 > 第四章 杀破虏

明末之史上最莽帝王 第四章 杀破虏

作者:半壶蜂蜜水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13:57:58 来源:笔趣阁

张家口堡西北边是一片丘陵。

如今已经快得五月,春色已深,百草丰茂,到处是郁郁葱葱。

在丘陵离关口大约四五里处有一山谷,山谷不大,方圆差不多四五十丈。

时至晌午。

远远看去,山谷里正冒出一阵的烟火之气。

近处一看,里面上百头毛驴骡马在谷地上悠闲的吃草,还有一两百个身着短打的家丁正围着火堆吃饭。

最中间,有十来个管是模样的,一边抽着旱烟,一边聊天打屁。

一切看起来十分的安详与悠闲。

山谷不远处的一座小山包上,两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隐藏在草丛之中,正目不转睛的观察山谷。

不时,二个人影悄悄退出。

山谷东边三四里处,黑压压的一片人影,全场鸦雀无声,气氛十分凝重。

“报总兵大人,山谷之中有家丁近两百人,如今正在生火做饭,并无防备。”

黑云龙微微松了一口气,也不迟疑,立刻下令。

“黑明道,你带一千人马,由左边包抄。张琦,你率领一千人马,由右边包抄。其余人等随本将正面进攻。

务必全歼贼人,死活不论。若有一个漏网之鱼,全军上下一起治罪。”

“领命。”

黑明道、张琦二人神色郑重的领命而去。

山谷之中。

“老叔,您跟我说说,跑完这趟,咱能分多少银子?”

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家丁舔着脸,靠着一个中年家丁身边坐下。

中年家丁瞟了他一眼,将手中剔牙的树枝丢掉,抽出腰间的旱烟杆,在烟袋里捣鼓了几下。

年轻家丁连忙拿出火折子,殷勤的给他点上。

中年家丁美美的抽了一口,吐出一缕烟气,说道:“这么一趟,够你个龟儿子讨个婆姨了,嘿嘿。”

话音刚落,只听嗖嗖几声。

一支笔直的利箭扎在年轻家丁的脖子上。

什么婆姨,什么银子,只有漆黑一片。

旁边的中年家丁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的就要逃,嘴里还颤颤巍巍的喊道:“有贼。”

哈,这就是贼喊捉贼。

可惜还没等到他起身,又有一只利箭飞来,狠狠地扎在他的脑门上。

不过也用不着他示警,离他最近的人也不过几丈远。

“范管事,李掌柜,张掌柜,有敌人,有敌人。”

别看这些人做的是杀头买卖,其实大部分人没经历过什么阵战,也难怪这些年八大家上下打点的油光水滑,一路确实是畅通无阻。

这时,那些掌柜和管事也已经看清楚,漫山遍野都是官兵。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有官兵?”

他们跟关外交易十来年,整个宣府的官兵早已被他们打点的妥妥当当。这条道走了不下数十次。

别说官兵,连个山贼都没有。

“走,赶紧走,赶紧回去禀报当家的。”

至于抵抗,闹呢,钱是东家的,命可是自己的。

面对成千上万的官兵,他们这些人根本兴不起丝毫抵抗的念头。

只可惜山谷不过方圆数十丈,这会儿已经被官兵围的水泄不通。

有人抢过一匹快马,还没有跑出几步,就被射成刺猬,也有一些人头脑挺好使,掏出随身携带的银两,贿赂士兵,期望逃过一劫。

无奈众目睽睽之下,谁敢以身试法?不过银子还是要拿的,捅死你,也是我的。

兵力悬殊,专业打业余,有心算无心。

总之,前后不过一顿饭的功夫,全部收拾的妥妥当当,一条狗都没能跑出去。

黑明道从地上挑起一节衣襟,擦了擦刀刃上的血迹。

一路小跑来到山谷边缘,黑云龙站在一块大石上俯视着一切。

“禀报大人,战斗已经完毕,杀敌四十五人,俘虏管事十一人,家丁一百五十八人,无一漏网。”

至于损失,追人磕掉牙不知道算不算工伤。

“嗯。”

黑云龙点了点头,脸色平淡,至于赞赏,这种小场面根本不值一提。

一干俘虏被捆成粽子押到跟前。

“这位将军,误会误会了,俺们是介休范家的商队,俺们是良民呐。”

这些俘虏仿佛要抓住最后一根稻草,期望奇迹发生。

黑云龙置若罔闻,只是打量着山谷里那堆积如山的物资。

“将。。。。。。”

没等那人继续求饶,张琦便一脚将其踹倒。

“闭嘴,谁再敢废话,老子撕了他。”

一干俘虏顿时吓得缩成一团,全跟鹌鹑似的。

“大地禁卫站出来,把这些东西都杀了。”

黑云龙的语气十分冷漠,仿佛就是杀一百多只鸡。

“什么?”

在场大部分人都是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区别就是,俘虏是吓得,官兵是惊的。

“将军饶命啊。”

“俺还不要死。”

“将军,您要多少钱俺家给。。。。。。”

“怎么?不敢杀人?”

黑云龙根本不理俘虏无谓的求饶,只轻蔑的看着八百大地禁卫。

此次出战,除了张懋赏几人,几乎全都出动。

这些人经过十来天的训练和行军,似乎也有了些军人模样,刚刚进攻的时候,有几个冲的快的,还砍了几个人头。

似乎战场也就那样,然而黑云龙却再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之中可不全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粗。

当初,朱思明离开京城时可不是光杠司令,除了几十个锦衣卫和太监,另外还有五六十个国子监监生以及一些底层年轻官吏。

无论什么时代,人才都是最珍贵的,朱思明对这些人十分看重,将他们全都编入了大地禁卫,目的就是培养嫡系班底。

有人说过知识越多越反动。这句话不见得是对,但是也说明了,人一旦有了知识,想的东西就多。

杀降卒,杀俘虏。这几个字在史书上屡见不鲜。在读书人眼里,这些人基本上都是反面教材。

“黑将军自古以来,杀俘不祥。请将军三思。”

黑云龙没有说什么,只是弯腰捡起一块散落在地的铁锭。

“这块铁锭两斤重,差不多可以锻造二十个箭头。以后金鞑子的箭术,二十枝箭少说也可以射死十来人。

天启年间至今,这样的铁锭,流入后金手上不下十万块。”

黑云龙的声音异常平淡,没有慷慨激昂,没有仇恨愤懑,有的只有简单的数字。

“一块铁锭十条人命,十万块铁锭,那就是百万条人命。”

全场鸦雀无声,有的只是越来越粗的呼吸。

要说大明朝哪里的人最恨鞑清?

毫无疑问,是京城周边的人,鞑清来了一次又一次,几乎所有人或近或远都有亲朋故旧死于鞑清之手。

鞑清五次南下,老百姓都知道大明朝死伤惨重,却从来没有人统计过数字。

百万人命,尸山血海。

而八百大地禁卫几乎全都来自京城周边。

此时那些俘虏真的怕了。

“将军,小的愿招,范家范永斗是主谋,小的都受了他的蒙骗,小的愿意出首,小的愿意指证他。”

“将军,还有王家,还有黄家,小的愿意小的愿意,您就饶了小的一条狗命吧。”

“小的这是第一次啊,小的是无辜的。。。。。。”

“将军,小的已经投降了,您不能杀小的。”

忽然,人群中冲出一人。

“刷。”

一道雪白的匹连划过,半边人头飞出,白的红的飞溅四处。

“投降?老子不答应,你凭什么投降,你凭什么。”

那人又是一刀,半边身体开了膛。

“无辜?我孙家上百口难道不无辜,多尔衮,我誓杀你,我誓杀你。”

说完又是数刀。

凡事只要有个领头的,一切便如决堤之水,一泻千里。

有仇的,没仇的,仇深的,仇浅的,无所谓了。

狼多肉少,一百多人根本不够分,有些差不多被砍成肉酱。

“呜呜。。。。。。”

第一个出手的那人不顾满身的血污,蹲在地上嚎啕大哭。

“之涣,别哭了,以后咱们一起杀鞑子,报仇雪恨。”一个青年上前轻抚他的背,轻声安慰道。

原来这人名叫孙之涣,他或许名不见经传,但是他却有一个大名鼎鼎的从祖。

大明首辅孙承宗。

崇祯十一年,鞑清第三次入关,多尔衮打到孙承宗的老家高阳,孙承宗率子孙誓死抵抗,全家一百余人壮烈牺牲。

当时年仅十六岁的孙之涣外出未归,得以幸免,从此比天高比海深的血仇无时无刻不在煎熬着孙之涣的心灵。

一人哭,百人应。

嚎哭之声震天动地,不是恐惧,而是他们心中集聚了太多怨愤。

周围的人只是默默的看着,没有鄙视,只有同仇敌忾。

不时,孙之涣收住眼泪,胡乱擦了擦,咬了咬牙,一道划在自己手心。

“从今往后,俺孙之涣改名杀破虏,除非有朝一日杀死多尔衮,灭了鞑清,否则不改本姓,不归祖坟。”

崇祯十六年,四月二十三,大明杀神杀破虏于张家口立誓,时年二十一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