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一百三十五章 长史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一百三十五章 长史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22:51:46 来源:笔趣阁

郑冲前面引路,朱由榔跟着他来到一处守卫森严的院落。院落周围遍布王府护卫,五步一岗,十步一哨。可以说桂王府如今的家当全部在这里了。

郑冲从袖中拿出一块令牌,护卫才放行。

进入院内,负责管理内库的内典宝卢赞急忙跪迎道:“卑职拜见殿下!”

朱由榔直接道:“起来吧!本王要从内库调两万两银子!”

卢赞掌管桂王内库清楚如今府库空虚,两万两银子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为难道:“殿下,这么大一笔银子,必须得王爷亲自首肯才行。”

朱由榔道:“本王知道,郑冲给他看令牌和父王的批条。”

卢赞接过后再三查验过后,发现没有问题,道:“殿下请!”

卢赞领着朱由榔来到一间屋前,他从腰间拿出一把钥匙把门打开。屋内陈列着数个朱漆大箱,卢赞小心翼翼将两万两银子取出,放到一个小箱中。

朱由榔命令护卫带着银子,他马不停蹄又奔向桂王府的长史所在。

衡州时,桂王府属官齐全,但张献忠攻陷衡州,桂王这一路仓皇逃难,自顾不暇,哪里还顾得上属官。因此等到了梧州,王府属官已缺失大半,不知是死于乱军,还是投降了张献忠。

如今的长史只剩一个右长史陈思恭。

说起来凡是来藩王府当长史的官员没有几个真心愿意的。大明的藩王地位尊崇,只有皇帝有权惩治分封诸王,而王府长史司只是藩王的官署机构,实则是为藩王服务而设置的机构。

所以即使藩王违法,王府长史司也无法对藩王的违法活动采取直接的干预,而只能向朝廷奏报。

但是他们一旦上报,当藩王行为违制受到朝廷的敕责时,他们这些王府官属也通常因为“若王有过,则诘长史”,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被“咸皆显戮”。

可以说在藩王府任职也是有很大职业风险,这也是很多士子官员不愿到王府长史司赴任的原因之一。

一旦官员在藩王府任职,基本可以判定他的仕途也就到头了。除非他能撞上大运,恰巧碰到这个藩王做了皇帝,那可真是翻身做主了。像是嘉靖皇帝,他原本只是明孝宗朱佑樘之侄,兴献王朱佑杬之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结果武宗死的匆忙,一没有子嗣,二没有遗诏,便宜了他。

那些原来王府的属官地位自然水涨船高,不说飞黄腾达,只要没有大错,怎么前途也一片光明。

陈思恭今年三十五岁,崇祯七年参加乡试中举,初任江西兴国县教谕,后升任浙江淳安知县,在当地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打击豪强,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徇私受贿,深得民心。他也因此被当地士绅怨恨,士绅联手通过朝堂施压竟将他调到了桂王府当长史。

虽说长史是正五品官员,但其权甚至比不上原来的知县,这是明升暗降。

陈思恭倒是想过辞官,但他也有家小养活,为此他只能到桂王府任职。这几年在桂王府,他完全是混日子,好在桂王不似其他藩王没事儿到处惹祸,他基本上每天都沉浸在书海里,也乐得自在。

长史司被安排在王府外院西南一间屋内,陈思恭今天照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却是《甘薯疏》,读的是津津有味。

朱由榔来到长史屋外,侍候长史的小吏连敲几下都未有人回应。

朱由榔道:“陈长史今天没来吗?”

小吏急忙解释道:“回殿下,陈长史每天必准时来此值班,可能长史读书入迷,因此才没听到声响。”

朱由榔没让小吏继续敲门,他直接推门而入。一进屋,他就看到一个身穿紫服官袍的中年男子正端坐在书桌前,捧着一本书,看得入迷,完全没注意到有人进来了。

小吏想提醒陈思恭,可是还没来得及开口,朱由榔已经轻声迈步到了桌前。

朱由榔抬手轻轻在书桌上敲了几下,“咚咚”。

陈思恭总算听到了声响,他最烦有人在他看书时打扰他,放下书籍,刚想发怒。他一抬头发现眼前站着的竟然是永明王朱由榔。

陈思恭大吃一惊,一把推开椅子,撩起官服,下跪道:“下官拜见殿下!”

朱由榔却随手拿起了书桌上的书籍,合上一看,才发现竟然是徐光启写的《甘薯疏》,道:“没想到陈长史对徐少保的《甘薯疏》真么感兴趣?”

“下官有罪。”陈思恭道。

朱由榔道:“陈长史请起,本王可没有怪罪你的意思,只是见到《甘薯疏》,心中倒是有个问题想请教?”

陈思恭起身后,恭敬站在一旁,道:“下官当不起殿下请教二字,殿下只管问便是,下官知无不答。”

朱由榔略微一思索,问道:“本王向来敬重徐少保,也曾研读徐少保的《农政全书》,尤其佩服少保‘率天下而丰衣食,绝饥寒,以达至治’的抱负。但想要百姓有食吃,有衣穿,何其难。

《甘薯疏》一书中曾记载,甘薯栽培容易,产量又高。闵广人收薯以为粮,赖此以活。住日的‘糠菜半年粮’已变成‘甘薯所在,居人便足半年之粮’。甘薯产量之高,为何没能推广我整个大明?若是北方也能有此物,百姓又怎会被闯贼等人所骗,反叛朝廷?”

陈思恭静静听完朱由榔的问话,心中十分诧异,他原本以为朱由榔只是吹牛看过徐少保的《农政全书》。但是朱由榔一席话下来,他肯定朱由榔的确研读过此书,不由对朱由榔以前的印象发生改观。

陈思恭回道:“甘薯之所以能在闵广推广开来,功在徐少保。徐少保亲力亲为,才有了闵广甘薯盛行。至于推广到整个大明,非朝廷下令不可。而且甘薯只能暂时充饥,不能替代稻谷。朝廷税收或是银两,或是稻谷,百姓为了交税又怎能大规模种植甘薯。”

朱由榔听完陈思恭的分析,点点头,如此看来这个陈思恭倒不是个书呆子,心中记住了陈思恭这个名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