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共识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 共识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22:51:46 来源:笔趣阁

此话一出,刘良佐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他刘良佐是谁?他手握十万兵马,如今却要向一微末小吏低头,真是奇耻大辱啊!

“声音太小,我没听清!”阎应元摇摇头,戏耍道。

刘良佐听后,两眼圆瞪,往外喷着愤怒的火焰,嘴里急促地喘着粗气,心道反正已经说过一回了,他索性也不在乎了,仰头高声道:“我刘良佐求你将头颅归还于我!”

“哈哈......”江阴城头的士兵见得刘良佐低头,毫无顾忌嘲笑着他,一个个捧腹大笑,连眼泪都流出来了。

阎应元要得就是这个效果,虽然江阴乡勇凭着一腔热血杀退了刘良佐三番五次的进攻,但望着城外看不到尽头的大军,心里难免没底,如今经此一番嘲弄,想必他们面对刘良佐的大军再没有多少惧色。

阎应元也没有食言,将德勒头颅一抛,抬腿一脚抽射,德勒的头颅直直朝刘良佐而去,正中刘良佐的怀中。

“好!”

这一脚惹得城头士兵纷纷拍手叫好。

刘良佐再三确定怀中头颅乃是德勒本人后,恶狠狠瞪了眼阎应元,亦鸣金收兵。阎应元的打算他也能猜出一二,今天自己这脸算是丢大了,军队士气更是滑落低谷,攻城肯定是不成了,只能来日重整旗鼓再战。

江阴城头,陈明遇兴奋道:“阎兄此举真是大快人心!”

阎应元脸上却没有半点高兴之色,沉声道:“这两日刘良佐应该不会攻城,吩咐大家抓紧时间备战,艰难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阎应元已向江阴四方求援,但他们不是被鞑子击败,就是投降了,江阴如今已快成一座孤城。

阎应元站在城头,眺望远方,不知道朝廷的援兵什么时候,还会不会来。

就在大明各地纷纷举起抗清大旗之时,大明各地的官员又在做什么。

潞王朱常淓的投降犹如当头一棒敲在了坚持抗清的大明官员头上,他们不得不从大明宗室中重新推举一人,肩负起抗清的大旗。

浙江衢州,随着清军的步步紧逼,弘光朝廷不少大员汇聚于此,其中有礼部尚书黄道周、兵部尚书陈子壮、户部侍郎苏观生、前东阁大学士蒋德璟、浙江巡抚黄鸣俊等人。

衢州府衙,黄道周一干大臣齐聚于此,商议该迎立监国之事。

大堂内,众人心情都不佳,气氛十分压抑。杭州的消息已经传来,不仅潞王这位刚继任的监国降了,就连惠王朱常润、崇王朱慈爚、周王俱都投降建奴。

黄道周起身环视大堂,强打着精神道:“我知诸位此时心情,但是大明不能就此亡了,神器不可以久旷。为中兴恢复之计,当务之急我等必须立刻迎立一位监国,来统领大局,主持抗清大业。诸位以为哪个的藩王能担此重任?”

“桂王如何?”陈子壮思索片刻道,“论血脉亲疏,桂王乃是神宗如今唯一的嫡系子孙,名正言顺。我亦听闻当今桂王贤良,在梧州多行善事,足以托付重任。”

黄道周摇头道:“不妥!陈尚书的话虽在理,然而桂王如今身在梧州,相距甚远,这一来一回,耗时太久。大明形势危急,东虏就在眼前,我们没这个时间啊!”

其余人亦是点头附和,若是桂王身在江南,他们根本不需要有此烦恼,直接推举就是了。

浙江巡抚黄鸣俊提议道:“鲁王呢?鲁王就在临海。”

“不妥,恐难服众!”蒋德璟亦是不同意。

众人一连又说了几人,都不能令众人信服,局面一时僵住了。

这时,一直未说话的户部侍郎苏观生开口道:“下官以为正值大明危难之际,唐王再合适不过了!”

“唐王?”

黄道周等人不明白苏观生为何提议唐王,论血脉唐王朱聿键恐怕相去更远,况且唐王如今又身在何处。

“不错!”苏观生解释道,“诸位大人不要忘了,唐王的封地就在河南南阳,此地的意义如何,不用下官赘述,想必诸位大人也应该明白。”

经苏观生这么一说,黄道周骤然明白过来,眼前一亮,先前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在大明宗藩血脉、贤良之上,确实未考虑到这一层关系。

南阳可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故乡,汉光武帝不正是复国的典范人物,在黄道周等人看来真可谓“起南阳者即复汉家之业”。

刘秀能以南阳为起家之地,光复汉室江山,唐王朱聿键也未尝不可以,做一个明朝的“光武帝”,复兴大明。

苏观生继续侃侃而谈道:“想当初建奴入塞连克宝坻,直逼北京。唐王不顾“藩王不掌兵”的国规,自率护军千人从南阳北上勤王。难道唐王不知如此做法会触怒当时的思宗皇帝吗?可是唐王明知如此,他还是去了,义无反顾,这足见其勇武,以及护卫大明之心。”

“说得不错!”黄道周听完后,精神为之一振,他越听越觉得苏观生说得在理。

唐王朱聿键在大明藩王中确实与众不同,在他出生后的四十三年里,除七年奉藩以外,其余岁月都是在逆境中度过的,可谓多灾多难,但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没有养成骄奢淫逸的坏习性,而敢于率兵勤王,更加说明其不是一懦弱之人。

大明可经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打击,弘光被俘,潞王等一众藩王投降对的大明的士气打击太大了,由唐王继任监国再好不过。

蒋德璟、黄鸣俊等人相识一眼,也觉得唐王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选,只有陈子壮不自觉皱了皱眉,没有表态。

“可知唐王今在何处?”黄道周心中有了计较,急切道。

苏观生回道:“不瞒诸位大人,下官听闻唐王正由靖虏伯郑鸿逵护送而来,算算时间今天应该就到衢州了。”

拥立唐王继位乃是苏观生与郑鸿逵早在桐庐就商量好的,他先来衢州一步,就是为了说服黄道周等人。

“好!天意如此,那我等就拥护唐王继任监国之位。”黄道周没有想太多,大明太迫切需要一位中兴之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