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三百五十一章 初见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三百五十一章 初见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19 22:51:46 来源:笔趣阁

宋应星和顾炎武等人闻听朱由榔驾到,纷纷离座恭迎,见到朱由榔进来,跪道:“拜见殿下!”

朱由榔诧异地看向屋子内的几人,他没想到除了宋应星之外,还有这么多人,都是一副生面孔,抬手道:“先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待落座后,朱由榔来回打量下首的顾炎武三人,好奇道:“先生,不知这三位是何人?”

宋应星指着三人,一一介绍道:“回殿下,这位乃是当今礼部尚书之子陈上庸,还有这两位乃是复社方以智、顾炎武,都是大明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

朱由榔心头一惊,竟然能在这里见到大名鼎鼎的顾炎武,就是他喊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的口号。

朱由榔心情略微有些激动,盯着他看了许久,见三人还站着,摆手道:“你们也坐!”

“谢殿下!”

这时,宋应星开口道:“殿下,老老朽正好有事想要与您相商,没想到这么巧您就来了!”

“哦?不知先生要与本王商量何事?”

宋应星正色道:“如今学院已经落成,只是不知何时开学招生?”

朱由榔笑道:“本王今天来找先生也是为了此事。”

“殿下已经有了主意吗?”宋应星问道。

朱由榔点头道:“主意倒是有了,不过之前还想和先生讨论下教学内容的具体事宜。”

说着朱由榔吩咐一旁的陈进忠,道:“将本王写好的学院章程递给先生。”

“是,”陈进忠躬身道,他从身上掏出一本册子,交给了宋应星。

宋应星接过册子认真看了起来。

方以智、顾炎武和陈上庸见朱由榔和宋应星有事相商,三人对视一眼,起身拱手道:“王爷既然和宋先生有事相商,我等先行告退!”

朱由榔还没和这些历史名人好好谈谈呢,怎么能让他们走呢,阻止道:“不用,你们都是我大明的栋梁之才,等下也提些建议。”

“这……”

朱由榔都这么说了,三人总不能还走吧,齐齐道:“是!”

椅子上的宋应星一口气看完朱由榔写的章程,长吁一口气,道:“殿下思虑周详,老朽不及也!”

“先生过谦了,本王也只是胡乱涂鸦罢了,关键的还得靠先生!”朱由榔谦虚道。

宋应星摇头道:“老朽说的乃是实话,殿下写的这章程,非一般人能想出来,确实令老朽大开眼界!”

顾炎武三人不知宋应星为何如此推崇朱由榔,只不过一份办学章程罢了,一头雾水。

宋应星将册子递给三人,道:“你们也看看殿下写的这份章程吧!”

“是,先生!”三人凑到一起开始看了起来。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朱由榔规划的学院确实与众不同。

朱由榔的章程中将经义、汉语、农学、算学、历法、天文、舆地、军旅等学术分门别类,由单独的老师授课。

其中汉语、算学乃是必修之课,其余课程根据是否想要走科举之路,自由选择。

顾炎武三人看完后,也震惊于朱由榔的大胆革兴。

虽然儒家也提倡礼、乐、射、御、书、数,然而如今的读书人早就将这些抛诸脑后,专注于四书五经,只为了通过科举,忽视了其他本事,结果科举出来的读书人,不知民生,不知兵事,不知水利。

顾炎武叹服道:“殿下大才!”

方以智心中尚有疑虑,躬身道:“殿下,学生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由榔道:“你但说无妨!”

方以智直言道:“我朝向来以科举取士,然科举考试乃是以四书五经为主,殿下想要士人学习经世致用之学固然是为他们好,但是学有所成之后又有何用武之地?或许其中有聪慧者,能通过科举,然而大多数人即使精通经世致用之学,也无法通过科举,又该如何为国效力?所以学生以为根源在于科举内容。朝廷只要一日不改变科举考试内容,始终无法真正为国家选出更多的有用之才。”

朱由榔听完后点头道:“你说的不错,本王也深以为然。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

朱由榔说完环视屋内众人一圈,深吸了一口气,掷地有声道:“本王相信在做的诸位都明白这个道理,当大明大多数读书人都这么想的时候,科举必然要改革!这个时间不会太远的。”

陈上庸忧心忡忡道:“哎!也不知我等现在能做什么?”

朱由榔道:“本王以为即使你们现在不在朝廷为官,也仍能够为大明尽一份力。”

“愿闻殿下高见!”陈上庸道。

朱由榔缓缓道:“大明如今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本王以为当务之急应该在于探索国家治乱之根源在哪里?又该如何解决生民之根本?你们博学多才,更应该深入民间,寻找解决之道,他日入得朝堂,才是你们施展抱负之时。”

顾炎武点头道:“殿下说的是,大明之弊端在于土地兼并和赋税繁重不均等。学生曾游历多地,亲眼见到举数十屯而兼并于豪右,此等情况在大明比比皆是,乃至于出现了有田连阡陌,而户米不满斗石者;有贫无立锥,而户米至数十石者。赋税不均,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欲贫。朝廷赋税又多源于贫穷者,加之底下的贪官污吏横征暴敛,才有了李自成等流民造反。

朝廷当务之急应该重新厘定赋税,有道是攘外必先安内,朝廷有了钱,才能训练军队,收复失地,为先帝报仇!”

“哈哈!说的好!”朱由榔朗声道,“若是大明的官员都有你们如此见识也不至于落得如今这副田地。本王希望从学院出来之人都如你们这样,这才是大明之福!”

宋应星听朱由榔说起学院,这才想起学院还没有起名,开口道:“殿下,如今学院还未取名,还请王爷赐名!”

朱由榔摸摸下巴,心里琢磨应该取个什么名字才好,梧州学院?这个肯定不行,梧州已经有个梧州书院了,两者名字太相近了。应该叫什么好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