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一百八十三章 帝位之争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一百八十三章 帝位之争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45:29 来源:笔趣阁

天*天*小*说m.不多时,洋洋洒洒一篇信写成,待墨迹干后,朱由榔叫陈进忠取来一个信封,将信装好,同时从一旁书架上取来一本小薄册子。

朱由榔将信和册子交给陈思恭,道:“劳烦长史再跑一趟,将本王的亲笔信与册子交于宋先生,本王相信先生看过后,应该会做出正确的决定。”

陈思恭刚才只见朱由榔奋笔疾书,不知他写了什么,机械伸手接过信封和册子。虽然不知道朱由榔哪来的信心,不过能把宋应星请来,那是再好不过,躬身道:“下官遵命!”

朱由榔望着陈思恭离去的背影,心道希望宋应星不要辜负自己的一片苦心。

梧州府衙终于又迎来了一位新的主人,正是之前救过朱由榔一命的苍梧知县冯元凯。没了刘之恒的掣肘,巡抚方震孺狠狠整治了一番梧州的吏治。俗话说得好,拔出萝卜带出泥,况且此次还是大萝卜,刘之恒这个软骨头,交代出了不少事情。方震孺一声令下,以往那些贿赂刘之恒的官员都遭了殃,清除了不少害人之马。当然也提拔了不少官声、政绩都不错的官员。

冯元凯赫然在列,不过他只是暂代知府之职,正式任命还要等朝廷的文书。

上任之后,冯元凯立刻废除了之前李良弼胡乱设置的苛捐杂税,有了巡抚的震慑,下面的官员再也不敢阳奉阴违,所以效果自然立竿见影,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护。

梧州之前涌入了不少流民,李良弼对这群人几乎不闻不问,导致不少人饿死街头。冯元凯可做不到这点,但是如今的府库内粮食也不多,靠这些粮食解决流民问题也只是杯水车薪罢了,早晚有耗尽的一天,必须得想个长久之计才是正道。

冯元凯这时想到了朱由榔的作坊。他在苍梧县时就非常关心这件事,自从香皂、肥皂出现后,一些其他的产业,诸如油、生石灰、碱面等产业也变得兴旺起来。他经过一番调查发现,这些东西都与朱由榔的作坊有关。

冯元凯从没想过一个作坊对民生可以影响这么大。

梧州的作坊也不少,但是没有一个能做到如此地步的,无论是规模,还是影响力。如此之大的作坊,意味着需要的人手也越多,而且他听说作坊的规模还要扩大,于是冯元凯找到了桂王府。

桂王府后花园,朱由榔品着茶,听着冯元凯的诉求,无非是希望作坊再招工的时候可以优先考虑梧州的流民。

朱由榔对此倒是没有异议,只要符合他的要求,招谁都一样,不过趁机捞点儿好处还是可以的。

朱由榔道:“冯知府的来意本王已经知道了,他们都是我大明百姓,因为朝廷没能保护好他们,害得他们背井离乡,如今本王能尽一份薄力,有何不不愿意的!”

“殿下高义!”冯元凯大喜,脸色因为太过激动而变得潮红。

说完,他从石凳起身,朝朱由榔躬身拜道:“下官代这些百姓谢过殿下!”

“冯大人快快起来!”朱由榔见状,急忙双手托起冯元凯道:“本王身为大明藩亲,大明百姓有难,孤岂有不帮之理!”

听得朱由榔的话,冯元凯越发梧州有如此藩王,乃是梧州之幸。

朱由榔道:“冯大人,本王倒是有件小事麻烦你。”

“殿下尽管吩咐!”冯元凯恭敬道。

朱由榔摆手道:“吩咐说不上,只是你也知道,作坊太过分散的话,管理起来十分不便,所以本王希望你能出面将本王作坊周边的小作坊迁到别处。”

冯元凯还以为是什么事,当即保证道:“殿下放心,此事交给下官!”

与此同时,大明留都南京早已沸反盈天。

明太祖朱元璋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定都南京,开创大明三百年江山。

后来,明成祖朱棣从他侄子手中夺取了皇位,迁都北京,但将南京定为了留都,六部衙门、都察院等一套建制齐全,与京师无异,但是大多没有实权罢了。

只不过随着李自成攻陷京城,崇祯吊死煤山的消息传到南方后,一切都改变了。

君父殉国,噩耗传到南京后,忠义之士抱头痛哭,但一些小人却看到了机会。

太子和另外皇子下落不明,众人也都以为恐怕凶多吉少,做好最坏的打算。李自成攻占京师后,势必会南下,攻占江南。

蛇无头而不行,况且是一个国家,国不可一日无君。

但是崇祯之子根本无从寻找,时间不等人,只能从宗藩里选。众多藩中同属于万历皇帝一脉的只剩下福王和桂王了。

老福王朱常洵早已被李自成杀害,只留一子朱由崧继承了王位,正在淮安避难。

按照大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宗之法,福王朱由崧是第一人选。

可是当初万历皇帝种下的祸根在这紧要关头突现出来了。

万历皇帝不喜长子朱常洛,也就是短命的泰昌皇帝,天启和崇祯的老爹,想要立宠妃郑贵妃的儿子老福王为太子。由此展开了万历和朝臣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最终以东林诸党的胜利告终,使得老福王没能成为太子。要说福王一脉对东林没有怨恨那是不可能的。

如今正值国难当头之际,若是福王继承了皇位,谁敢保证福王登基之后不会对东林进行清算,只怕是一场劫难。

因此东林党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立福王为帝,反而拥立血统遥远,素有贤明的潞王。

南京的大臣们为此争得是不可开交,东林党拼命的往福王身上泼脏水,抹黑福王。拥立福王的则坚持祖宗之法,众说纷纭,各执一词,争得不可开交!”

有人曾提出折中的法子,拥立桂王为帝,奈何桂王此时远在广西,远水解不了近渴,只能作罢。于是双方继续明争暗斗,你来我往,斗得不亦乐乎,全然不顾大局。

梧州桂王府,世子朱由楥经过多日的疗养,王春敬献的偏方终于让他恢复到了龙精虎猛的状态,一改往日病恹恹的模样,意气风发。

朱由楥大步踏向桂王的房间,现在要由他来掌管桂王府了。天*天*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