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步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步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45:29 来源:笔趣阁

天*天*小*说m.顾炎武这个问题切中要害,大明书院太多了,若是无法引起他人的好奇,也许转眼间他们就会将复旦学院之事抛诸脑后。

朱由榔不出手则已,既然出手,定要一鸣惊人,反问道:“诸位觉得我大明科举容易否?”

在座之人大半都是举人出身,对大明科举再熟悉不过了,科举之路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形容都不为过。

你若想在大明当官,就要经过层层考试,考试共分三级院试、乡试和会试与殿试。

不过,在院试之前,还要经过县试和府试,可以看做科举前的预备性考试。县试和府试分别由本县知县和知府主持,府试及格者称之为“童生”。

然后便是院试,考试范围是州县,在这个考试中合格的人就是我们大家熟悉的“生员”,俗称秀才、相公。

你可别以为秀才好考,考试成绩有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能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而乡试,可不是指乡里的考试,乃是省一级的统考,因一般在八月,故又称“秋闱”。

乡试录取者称之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举人名额,各省不等,大省有百余名,中、小省七、八十名或四、五十名,向有定数,不能任意增减,大抵按一省人口、物产、财赋等确定。

举人则可于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又称“春闱”。朝廷将从来自全国各省的精英中挑选三百人,这三百人称之为贡士,若要想当进士,则还要再过最后一关殿试。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在殿试的表现划分档次,共有三甲,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这一层层考试下来,科举之难可想而知。

“殿下,您又何必明知顾问,大明谁人不知科举之难。”顾炎武不知朱由榔为何有此一问。

朱由榔侃侃而谈道:“本王倒是以为他们不知道科举之路有多难?就拿梧州举例,诸位可知道就这梧州一府之地,自我大明开国至今出过多少进士?”

众人齐齐摇头,他们谁也没这闲心去调查这些东西,肯定不知道,众人静待朱由榔的答案。

“三十二人!”朱由榔高声道:“二百七十余年,梧州府只中了三十二名进士,诸位能想到这个数字吗?”

众人听到这个数字都不由皱了皱眉,他们如何也想不到大明开国至今,梧州府竟只出过三十二名进士。虽然广西地处偏僻,但梧州也算一座重镇,进士人数怎么也不至于这么低吧!

“不知殿下如何得知?”陈弘绪还是不相信这个数字。

朱由榔知道陈弘绪是在怀疑他瞎说一通,“这个数字梧州府衙有记录,本王可不会胡乱捏造一个假数蒙骗于你们!”

朱由榔说了半天,顾炎武还是不知道朱由榔究竟有何打算,这些东西与刊登的内容又有何关系,直言道:“恕学生糊涂,只是不知道殿下到底要在大明日报上刊登什么内容的文章?”

朱由榔呵呵一笑道:“本王刚才不是已经说了吗?”

“殿下说什么了?”顾炎武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迷糊道。

顾炎武还以为自己刚才遗漏了朱由榔的什么话,向一旁的方以智望去,希望他能告诉自己。

方以智也是一头雾水,他确信朱由榔没有提及过大明日报要刊登的文章,朝顾炎武摇了摇头,意思是自己也不知道。

这时,宋应星站出来,替众人问出了心中疑团,“还望殿下直言?”

朱由榔见众人都没明白他的意思,说道:“本王就是要刊登一篇关于梧州府进士的文章,文章上会详细罗列大明开国以来,梧州进士的人数以及梧州人的数量,当然这篇文章要以复旦学院的名义发表。”

“啊!?”

议事厅内,惊讶声、疑惑声不断,听到朱由榔的答案,有人惊讶,有人不解。

顾炎武来梧州已经有段时间了,他知道朱由榔不是一个无的放矢之人,这样做必然有深意,只是任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样的一篇文章如何能吸引人来复旦学院。

朱由榔望着众人不解、惊讶的表情,缓缓解释道:“你们猜当梧州的人知道梧州二百七十余年只出了三十五名进士,他们会是什么心情?”

“我猜大概是绝望吧!”顾炎武能想象出这群人看到这则消息时的心情。

朱由榔打了个响指,道:“不错!就是绝望,本王就是要他们体会到这种绝望之情,看不到希望。”

众人听到朱由榔的话,大眼瞪小眼,十分诧异地望着朱由榔,他们实在不理解朱由榔是在做什么,发表一篇文章就是为了看梧州人绝望的表情,这有些缺德了吧!当然了,他们可不敢把这句话说出来。

朱由榔看着众人十分不自然的面孔,呵呵一笑道:“你们一定在心中说本王的坏话吧?”

“我等不敢!”众人纷纷起身惶恐道。

“你们想就想就好了,只不要说出来就行,不然本王可就生气了!”朱由榔见众人这么紧张,半开玩笑道,“毕竟本王也是为了我大明的人好!”

顾炎武现在真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让人感到绝望还是为了他们好,朱由榔的话让他哭笑不得。

朱由榔开完玩笑,收起笑脸,正色道:“你们都是明白人,不用本王赘述,我大明如今的士林风气如何,你们心里都应该清楚。科举在一些人眼中完全成了他们追名逐利的工具,当官只为了升官发财,大明如今岌岌可危,本王可不想这群人还像以前一样浑浑噩噩活着。

人只有当他们面临绝望之时,才更容易醒悟,而你们要负责站出来,为他们指点迷津,带给他们希望,让他们明白的真谛,让他们知道复旦学院所教授的知识、理念、精神才是他们需要的。”天*天*小*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