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三百三十四章 唇枪舌剑(二)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三百三十四章 唇枪舌剑(二)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45:29 来源:笔趣阁

蒋德璟缓缓起身,气定神闲,完全不受对方情绪的影响。

假如他们没经过与朱由榔的一番密探,此时听到对方的这番言论,他们或者真的会一时手足无措。

不过,此时的他却是信心满满,摇头道:“首先,我要先指出一点,如今的八股取士可并非太祖亲定.....”

话音刚落,曾道唯腾地一声从座椅上起来,不等蒋德璟继续说下去,呵斥道:“一派胡言!蒋德璟你竟在大殿之上信口雌黄,诽谤太祖,请陛下严惩此僚,以正朝纲!”

朱由榔像是没有听到,只是淡淡道了一句,“你违规了!”

曾道唯先是一愣,随即想起了什么,脸色惨白,慌忙道:“陛下,臣臣......”

何吾驺同时脸色大变,起初他们谁也没在意朱由榔之前定下的规矩,或者说他们并不认为陈子壮他们有多大的机会,而且他也没料到曾道唯会如此冲动,对方只不过说了一句话,就将他激怒了。

何吾驺不想这才开始就痛失一员大将,“陛下,曾侍郎只是一时气急,还望陛下念在他初犯,给他一个机会。”

朱由榔摇摇头道:“规矩就是规矩,你这是准备让朕食言吗?”

“臣不敢!”

曾道唯见何吾驺求情无果,也是懊悔不已,在众人的目视下,不得已垂首黯然离开了辩论席位。

曾道唯的离席令何吾驺一方的气势一滞,不过何吾驺对此也没有太过担忧,至于蒋德璟刚才的一番话,他并未当真,只是当做了对方的一个小小计谋罢了。

另外,何吾驺为以防万一,暗暗叮嘱剩余的三人,不准再有冲动之举,以免重蹈覆辙。

朱由榔挥了挥手道:“继续!”

蒋德璟也没料到对方会这么冲动,送给他们这么一个大礼包。他重新梳理了一遍思路,瞧了眼一脸不甘的曾道唯,一口气道:“我刚才说到当今八股取士并非太祖亲定,可并非信口开河。

想当初太祖定鼎南京,开创大明江山,并于洪武三年,诏定科举法,应试文仿宋“经义”,规定文体、制度,不过写法或偶或散,并无定规。

直至大明成化年间才有了八股之说,经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更是在成化二十三年,始由“经义”变为开考八股文,才有了你们口中的八股取士。敢问,陛下废除八股取士何来不孝之说!”

蒋德璟一番话下来,何吾驺、曹烨等人一时间惊疑不定,他们身后一众官员也开始交头接耳,似乎在讨论蒋德璟的话是真是假。

也难怪他们不知其中详情,八股取士已在大明历经快两百年了,何况之前谁也没胆大到想要废除八股,自然也不会有太多人去认真研究这段历史。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脑海中就会形成只要八股文写的好,能通过考试就够了这种思想,又有谁会在意八股取士的历史呢!

就在这时,礼科给事中金堡在何吾驺耳边轻声低语片刻,何吾驺没一会儿就眉头紧皱,脸色也变得阴晴不定。

何吾驺万万没想到蒋德璟说的一切竟然都是真的,金堡乃是曾道唯推荐给他的人,学识绝对没的说,他既然这么说自然有所依据。

一旁的关捷先闻言,一时情急,“阁老,咱们该怎么办?”

关捷先想不到在他看来万无一失的事,在对方眼里竟然破绽百出,轻轻松松就将危机消弭于无形。

何吾驺深吸了一口气,这才平静下来,意识到他们还是太大意,过于轻敌了。

“蒋阁老真是学识渊博,竟连这些东西都知道,佩服!佩服!”何吾驺也是久经朝堂之人,他知道再强辩下去,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蒋德璟则回之以微笑,没有多说什么。

何吾驺示意曹烨道:“尔章,这次你来,不要大意!”

曹烨慎重点了点头,他收起了轻视之心,起身道:“诚如蒋阁老所言,八股文乃由王鏊、谢迁、章懋等人提倡,我想对于三位大人盛名,在场的官员应该无一不知,论学识、论品行,他们在我大明历朝历代中都是数一数二之人,陈阁老、蒋阁老,你们以为如何?”

陈子壮点了点头道:“自然,震泽先生、谢公、黯然瓮也是我等为官的楷模。”

曹烨等的就是这句话,嘴角微微一翘,侃侃而谈道:“既然如此,他们为何要大力提倡八股取士,无外乎公平二字。

众所周知,自科举诞生之后,历朝历代无不有各自的取士之法,唐之取士以赋,而赋之末流最为冗滥;宋之取士以论策,而论策之弊亦复如之。

而我大明取士,初期效仿宋之经义,之后弊端渐显,历经数代先贤努力,直至震泽先生、谢公、黯然瓮等人规定以八股取士,固定文章形式,比起历朝历代,可以说我大明的八股取士更加公平,这点陈阁老你们没办法否认吧?”

这次,陈子壮还未回答,方震孺却先一步站了起来,驳斥道:“是吗?可就我所知,八股取士不公之事,虽说不是遍地都是,可是也不少。”

曹烨见是他上司站了出来,怔了怔,拱手道:“下官愿闻其详!”

“正统十三年,会元岳正的考卷本已被礼部同考置落考卷,只因主考官侍讲杜公宁见之,遂擢其为第一;又如成化年间河南解元周冕,七上礼部会试,但最终还是名落孙山;还有归有光,九岁能属文,嘉靖十九年举乡试,八上春官不第......四十四年始成进士”;天启二年状元文震孟弱冠以《春秋》举于乡,曾十赴会试,才最终中式。”方震孺一口气说道,“这一桩桩,一件件,不知还有多少,你敢说这公平吗?”

曹烨对于方震孺说的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缓缓摇了摇头道:“这些人只不过运气不佳罢了。”

方震孺冷笑一声,言辞犀利道:“一次、两次甚至三次都可以说是运气不佳,可是十次八次难道还能归于运气,这些人能考中解元、甚至之后更是高中状元,你能说这些人学识不佳吗?说到底还是归咎于八股取士!”

曹烨深吸一口气,道:“世上哪里有绝对公平的科举,八股取士已是最为公平的了。”

“我要说还有比八股取士更为公平的科举之法呢!”方震孺双眼闪烁着光芒,一字一顿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