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君临天下 > 第三百四十三章 沸腾

明末之君临天下 第三百四十三章 沸腾

作者:墨茗棋秒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45:29 来源:笔趣阁

自从朝廷传出改革科举之后,广州城内就流传着不少关于考卷的消息,但这些消息五花八门,难辨真假,再加上后来黄智诚他们搅风搅雨,考卷之事反而渐渐淡了。

人人都有好奇心,更不要说这些读书人。

广州府学外,随着锦衣卫将试卷张贴完毕,率先飞奔而来的士子迫不及待就要冲上去,一观试卷全貌。

一群士子犹如潮水般涌了上去,人挨人,人挤人,争先恐后,生怕晚了一步。

至于姗姗来迟的士子只能远远站在身后,踮起脚尖,拼命伸长脖子,眯着眼望去。

最前排的士子们睁大了眼睛,一眨不眨盯着墙上张贴出来的试卷。

试卷共四张,一眼望去,白纸上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试题,起码有十几道题,完全不同与以往科举。

有的士子看到如此之多试题,起初有些发懵,毕竟他们都是参加过多次科举之人,深知科举之难,这么多题,他们得做到猴年马月,但细细一读,再稍微这么一琢磨,他们才发现试题并不难,和传言中的完全不是一回事,不由露出一丝笑容。

比起以往科举,他们需要绞尽脑汁写八股文,这试卷真是太简单了。

当然,并非人人都如此认为。

四书五经为儒家经典,乃读书人必读之书,他们早就背的滚瓜烂熟了,只看到考四书五经试卷的士子认为试题简单,但是另外三张试卷下的士子,却没有那么乐观。

律法卷还好,毕竟你一个读书人连大明律都不清楚,你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读书人。虽说题比较难,但仔细推敲一番,还是能够解答的。

历史卷比较难,但士子也不是不能接受,当然了,对于那些一心扑在四书五经上的人来说,就算是灾难了。

至于算科卷,大部分士子却是紧皱眉头,有的更是抓耳挠腮,估计是想要找纸笔算一算。

算科卷考的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加减运算,有要求设计疏通河道的题目,有的涉及农田分配,还有关于行军速度之题......

不少士子看到这些题,感觉头都要爆炸了,这是要难死人的节奏,真有人能做出这些题吗?

“荒唐!荒唐!”有士子恼羞成怒,破口大骂,“算科不过小道,朝廷竟独设一科,此乃本末倒置,还不如考八股文!”

“这位兄台说的不错!”

“我也同意!”

......

不少感同身受的士子,一同附和。

“哈哈!真是可笑!!”士子中不乏见识卓越之辈,忍不住讥讽道,“一群井底之蛙!”

这话一出,立刻惹得他们怒目而视,“你说什么?”

但见一名士子气定神闲道:“你们自己做不出来,竟埋怨朝廷。这算科中包含大学问,你们连这都看不出来,真不知你们这功名怎么得来的?”

“狂妄!”

“安敢辱我?”

......

正当他们吵得不可开交之时,一旁却传了一阵惊呼声,立刻吸引了众人的主意。

此次,朝廷不仅张贴了四张考卷,还有一张榜文。

士子们一窝蜂冲到了考卷前,后面的人想挤进去,奈何寸步难行,于是便有士子来到了榜文前。

这一看,他们才知道原来榜文中详细介绍了此次恩科考试规则。

首先,此次恩科试卷采用百分制,总共四百分。

其次,规定了考试次序,第一天上午考四书五经,下午考历史科,第二天上午考律法,下午考算科,时长都是两个时辰。

还有,院试、乡试、会试人数录取率。

......

这些都没什么,最重要的是在最后一点,评分标准。

榜文上清清楚楚写着四张试卷朝廷都有统一的标准答案,阅卷官只能按照朝廷给的标准答案打分,并且朝廷会在科举结束之后,公布答案,供考生对照。

士子们光是看到这里已经不能自已,惊呼出声,有的更是喜极而泣,直呼皇上英明。

大明科举号称公平,但是世上哪有绝对的公平,即使你文章写得再好,考官不认可,一个不顺眼就能让你名落孙山,你连怎么落榜的都不知道,更不要说其中的暗箱操作。

朝廷此举对于他们这些考生来说,无疑是天大的惊喜。

这还不止,榜文更是提到,若是榜单名次出来后,你若觉得榜单上的分数与你自己估算的分差巨大,可以向当地有司衙门申请查阅自己的考卷。

当然了,查阅考卷也不是随便一个人想查就能查的,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一共两个限制条件。

其一,十两白银的查阅费,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

不过,银子倒还是其次,关系到自己的前途命运,这点儿银子又算得了什么了。

关键是后面的一条限制,让考生们不得不得好生思量。

其二,每名考生一生只有一次查阅试卷的机会,加了这条限制,考生们就不得不好生考虑何时使用这项权利了。

要不然,天知道这些考生会不会都跑去查阅自己的考卷,那还不全乱套。

这不,有士子看完榜文,一脸希冀道:“哎!要是每次科举都能查阅成绩,那该多好啊!”

“朝廷能允许咱们查阅一次,这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了,别不知足了。”

“是啊!”

“没想到科举新政竟是如此,这真是我等读书人之福啊!”

“不错,幸好皇上英明,坚持废除了八股取士,天佑我大明!”

......

随着这些人的议论,一传十,十传百,周边的士子一下子都知道了。

“这是真的吗?”

“假的吧?”

......

榜文就在那里,上面盖着皇帝大印,想假也假不了。

到了这个时候,刚刚理直气壮贬低算科,嚷嚷着恢复八股取士的士子们一个个张口结舌,犹如傻了般矗立在榜文下。

他们要是还坚持恢复八股取士,那脑袋就真是秀逗了。

科举最重要的是什么,两个字“公平”。

毫无疑问,这次朝廷的科举新政将公平做到了极致。

此时,府学街上不少士子仰天大笑,有的则嚎啕大哭,他们因科举新政而喜,也因科举新政而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