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 第一百二十章 突然的南征

召唤猛将:我要当皇帝 第一百二十章 突然的南征

作者:酸奶酪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04:13:54 来源:笔趣阁

经过了四个多月的鏖战,梁国朝廷聚集在汝武县周边的平叛大军,同样也损失的非常惨重,阵亡人数甚至比叛军那边还要多出了几万人。

在汝武县城外的禁军靖武镇营寨内,镇南都护府副长史张良沉声对孙哲说道:“侍郎大人,七旗卫那么传来确切情报,朝廷已经准备秘密派人与涪州蒋家进行接触。”

张良是随二十万镇南军一起来到京城府的,镇南都护府四位智谋值高达99点的谋士,这次只有张良自己随军来了京城。

孙哲有些感慨的说道:“听说为了供给咱们这支平叛大军,京城皇仓内的粮食已经消耗了三分之二,看来朝廷是有点儿撑不住了。”

“侍郎大人,此番战事结束之后,不知您有何打算?”

“我准备继续留在京城,靖武镇和烈武镇的兵权既然已被我掌控在手中,我便不会轻易放手。

何况有你们镇南军和镇西军在,恐怕就连皇帝老儿,应该也不敢太为难我。”

本来按照孙浩的意思,是希望孙哲夫妇能去翡翠城定居,只不过孙哲今年还不到五十岁,他不希望现在就去翡翠城养老。

对于孙哲准备继续留在京城,张良早就预料到了,“侍郎大人,侯爷吩咐过了。

如果您留在京城,镇南都护府和镇西都护府,可以为侍郎大人提供一切支持,帮助侍郎大人把控住靖武镇和烈武镇的兵权。”

“麻烦张先生转告我儿,让他选一批忠诚之辈加入靖武镇和烈武镇,毕竟这两镇禁军的兵权,将来终归是要交给他的。”

“侍郎大人,这次前来勤王的镇南军中,就有很多对侯爷忠心不二的将士,如果侍郎大人需要的话,可以让这些将士直接编入禁军的靖武镇和烈武镇。”

“可以,最好能把常遇春、张定边两人调入靖武镇和烈武镇,担任这两镇的都统之职。”

在皇宫的一座大殿内,左丞相鲁增向皇帝陈逊汇报道:“蒋家那边的态度非常强硬,必须把涪州和郁州都划归为蒋家的世袭封地。”

皇帝陈逊恼怒的说道:“简直岂有此理!

既然蒋家如此狮子大开口,那就继续打下去,依靠皇仓内的存粮,至少还能供给汝武县那边上百万大军两个月的时间。”

右丞相范子雍这时赶忙说道:“陛下,现在京城的粮价已经照比半年前翻了五倍,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情况。

一旦皇仓内的存粮也消耗一空,京城的粮价必定还会飙升,那么饿死的人恐怕会数以十万计,真的不能再打下去了。”

皇帝陈逊不甘的说道:“难道让朕必须对蒋家的叛逆妥协?”

左丞相鲁增随即建议道:“陛下,郁州境内共有五个郡,除了镔武城李家控制的昭宁郡,朝廷可以拿出其中的两个郡划给蒋家作为世袭封地。

然后再把其余的两个郡交给镔武城的李家,让李家去跟蒋家争夺郁州,朝廷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镔武城的李家,所掌控的镇戎都护府经过扩军之后,如今下辖六个卫,并且每个卫都是八旅制,整个镇戎军拥有二十四万人,另外镇戎都护府还掌控着昭宁郡境内的六万郁州厢军。

虽然镔武城的李家照比涪州蒋家,在实力上有不小的差距,但涪州蒋家想要吃掉镔武城的李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皇帝陈逊皱着眉头说道:“这不是一样等于让朝廷放弃了郁州吗?”

左丞相鲁增继续劝说道:“陛下,以朝廷目前的情况,想要剿灭涪州蒋家基本上是不可能了,给涪州蒋家安排一个强敌,也可以让朝廷休养生息一段时间。

等朝廷兵精粮足的那一天,朝廷完全可以把涪州和郁州一起夺回来。”

“朕可以把镇西军调入关内,去剿灭蒋家这个叛逆!”

右丞相范子雍接着也开口劝说道:“陛下,镇西侯可比蒋家还要难对付,何况禁军靖武镇和烈武镇的兵权,还间接的等于控制在镇西侯之手。

一旦镇西军把涪州给占了,朝廷恐是再无夺回涪州的机会。”

在两位丞相的劝说下,皇帝陈逊最终同意对涪州蒋家做出一些让步,除了整个涪州的八个郡之外,还会把郁州的两个郡,也划归给蒋家作为世袭封地。

至于蒋家的家主蒋顺,则会被朝廷封为威国公,比孙浩的镇西侯还要高出一个等级。

左丞相鲁增和右丞相范子雍离开皇宫之后,一起来到了六部衙门。

六部衙门是梁国六部办公的地方,左丞相和右丞相的办公之处,也放在了六部衙门。

在六部衙门的一间厅房内,右丞相范子雍端着茶杯对左丞相鲁增问道:“鲁丞相,蒋家这次应该没有给你少送吧?”

左丞相鲁增端着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彼此彼此。

想必蒋家送给范丞相的礼物也一定不轻。”

右丞相范子雍笑着说道:“既然朝廷已经打不下去了,你我二人帮一下蒋家,也不无不可。

鲁丞相,你说呢?”

左丞相鲁增叹气说道:“老夫愿意帮蒋家,只是希望京城府的百姓,能少被饿死一些。”

右丞相范子雍闻言,心中不由吐槽道:谁不知道京城囤积粮食的那些粮商,有很多都是左丞相的家奴。

“还是鲁丞相慈悲心肠,老夫佩服。

蒋家退兵之后,鲁丞相对禁军的靖武镇和烈武镇,不知是怎么考虑的?”

左丞相鲁增沉吟了一下说道:“只要有镇西侯在,朝廷想要从孙哲的手里,拿回靖武镇和烈武镇的兵权,应该几乎是不可能了。

不过以后绝不能让靖武镇和烈武镇驻扎在京城,最好能让孙哲带着靖武镇和烈武镇,主动离开京城府。”

“鲁丞相,把靖武镇和烈武镇调往梅州如何?

这样的话,也可以在梅州境内,布置一道防备蒋家南下的防线。”

“范丞相此计甚妙,只是不知道孙哲愿不愿意去梅州?”

“只要给足孙哲好处,想必此事还是有可能实现的。”

就在梁国朝廷与涪州蒋家,秘密展开谈判之时,从濂州那边突然传来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

北晋国布置在麟河南岸的十五万水军,竟然毫无征兆的向镇南军投降了。

随后镇南军的左右两卫,还有亲兵卫的三万北府兵、一万魏武卒、一万秦锐士,以及二十七万濂州厢军,顺势攻入了北晋国。

而北晋国各地的军队,面对镇南军之时,几乎是望风而降,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

镇南军只有了十天时间,便推进了八百里,兵锋直指北晋国的新都城,也就是原来北晋国的陪都历阳城。

在历阳城的皇宫内,北晋国的皇帝李贯,一脸惊恐的对十几名文武大臣们问道:“如今梁国的镇南军,已经快要打到历阳城了,各位爱卿可有什么主意?”

北晋国的左丞相萧时宽,犹豫了一下说道:“陛下,现在只能指望鲁、楚、越三国的援兵了。

不过想让鲁、楚、越三国派出援兵,来救援我们北晋,接下来就必须在历阳城进行坚守,给鲁、楚、越三国的援兵争取时间。”

皇帝李贯一听要坚守历阳城,显得十分犹豫,其实皇帝李贯已经准备逃跑了,甚至是逃到南方其他的国家去避难。

“萧丞相,历阳城能守住吗?”

左丞相萧时宽随即说道:“陛下放心,历阳城的城防工事十分完备,可谓是易守难攻。

如今历阳城内除了二十万禁军之外,还有六万厢军和四万皇宫侍卫,在编的乡军更是高达三十万。

以这六十万大军守卫历阳城,就算给梁国镇南军一年的时间,也别想攻下历阳城。”

历阳城,一直是北晋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甚至比原来北晋国的都城溢阳城,还要多出近八十万人口,足足达到了两百四十万。

正是因为有着这么多人口,历阳城内才能凑出来六十万大军。

当然,那三十万乡军的战斗力比较羸弱,但如果是守城的话,还是可以发挥出不小的作用。

皇帝李贯听到左丞相萧时宽提及历阳城拥有六十万大军,不由安心了一些。

如果能够选择的话,皇帝李贯也不想逃离历阳城,变成一个丧家之犬。

皇帝李贯逃到历阳城之后,原本一直在整军经武,试图收复沦陷的北方地区。

可惜北晋、楚、鲁、越四国的百万联军铩羽而归之后,皇帝李贯便清楚,在他有生之年,恐怕是没有办法夺回沦陷的北方地区了。

现在皇帝李贯只想安安稳稳守着北晋国剩下的八个州和历阳府,然而镇南军却不讲武德,非得要对北晋国斩尽杀绝。

皇帝李贯咬了咬牙说道:“朕决定了,要与历阳城共存亡,希望鲁、楚、越三国的援兵,能够早日抵达。”

镇南军对北晋国展开南征之前,孙浩其实是反对的,毕竟镇南军的一部分精锐部队,还在京城府跟涪州蒋家展开鏖战。

孙浩担心,以镇南军目前在濂州的兵力,无法完成对北晋国的这次南征。

不过孙浩倒是没有直接否定了镇南军的这次南征,甚至给了镇南军便宜行事的权利,毕竟北晋国的很多军方将领,已经在七旗卫的运作下,暗中投靠了镇南都护府。

孙浩只是提醒镇南都护府的长史刘伯温,还有两位副长史姚广孝、萧何,要谨慎一些,小心楚、鲁、越三国来援的军队。

让孙浩没有想到的是,镇南军这次对北晋国的南征,竟然会如此的顺利。

四十万镇南军,几乎是兵不血刃就攻到了历阳城的城下。

当天晚上,历阳城南面的一座城门,便被一名已经投靠镇南都护府的北晋国禁军将领给打开了。

随着镇南军进入历阳城,知道大势已去的北晋国皇帝李贯,很快便向城内的各部北晋军,下达了放下武器的命令。

得知历阳城一夜之间,就被梁国镇南军攻克,北晋国的皇帝李贯也成了梁国镇南军的俘虏,原本准备向北晋国派出援兵的鲁国、楚国和越国,顿时偃旗息鼓了。

当历阳城陷落的消息,传到了南晋国的都城安渠城,南晋国的皇帝张睿,立即把几名心腹大臣找了过来。

“朕决意立即出兵北晋国的霸州和相州,争取在梁国镇南军之前,先把北晋国的霸州和相州抢下来。”

听了皇帝张睿的这番话,顿时把南晋国的这几位重臣给吓了一跳。

南晋国和北晋国,原本属于一个国家,即晋国。

后来因为内乱,晋国才分裂为了南晋国和北晋国。

只不过照比拥有十六个州、两个府和和八千万人口的北晋国,南晋国的实力要羸弱不少,只拥有五个州、一个府和三千万人口。

如果不是南晋国拥有几处险关要塞,也许南晋国早就被北晋国给平推了。

正是因为北晋国以前始终攻不下南晋国的几处险关要塞,才把扩张地盘的心思,放到了梁国那边。

南晋国的左丞相程安隆赶忙对皇帝张睿劝说道:“陛下,梁国的镇南军,乃是豺狼之师。

现在历阳城被梁国镇南军攻克,李贯也成了阶下囚,整个北晋国可以说已经是梁国镇南军的囊中之物。

如果这个时候,咱们南晋军攻打霸州和相州,无异于火中取栗,臣担心会引来梁国镇南军的报复。”

皇帝张睿随即沉声说道:“正是因为梁国镇南军是豺狼之师,朕才决意火中取栗,夺取北晋国的霸州和相州,以增强我南晋国的实力。

就算我南晋国不去招惹梁国的镇南军,等梁国镇南军彻底吞并北晋国后,也必会与我南晋国为敌。”

南晋国的右丞相萧诚皱眉说道:“陛下,可一旦梁国镇南军攻入霸州和相州,臣担心我南晋军恐难抵挡。”

“右丞相说的也有道理。

那不如这样,咱们这次出兵霸州和相州,尽可能把人口和缴获的物资,都运回国内。

既然在霸州和相州抵挡不住梁国的镇南军,那么就依靠那几座险关要塞,把梁国镇南军挡在国门之外。

霸州和相州的人口、财富,朕是要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