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全能系统之大秦国师 > 第六十六章: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李丞相,本君听说是你建议陛下焚烧百家书籍,独尊法术的吧?”萧鸿整理整理了衣衫,大步来到李斯身前沉声道。

“不错,正是本官建言陛下焚烧”虽然李斯比萧鸿官位低,但是现在两人政见不和,所以李斯不会让步。

“那么本君要问问你,你建言陛下焚烧百家书籍的用意是什么?”萧鸿打算先弄清楚李斯建议秦始皇焚书的目的,才好对症下药。

“现在数日前百家门徒敢公然诋毁大秦律法,甚至将其刊登在报纸上,传扬天下,如此下去岂不是国家不稳。我大秦能征伐六国,靠的就是自商君以来的,以法立国,以法强国,现如今这些百家门徒居然敢公然诋毁律法,而且百家门徒不断宣扬自家学说,蛊惑民众,此乃大患,因此本官才建议陛下焚书,为的就是统一思想舆论,避免百家门徒蛊惑愚民,阻碍朝廷政令,保证皇权严威。”

“原来是为了愚民啊”萧鸿终于清楚了李斯的目的,也明白为何秦始皇会心动了。

“陛下,李斯的目的微臣已经清楚,但是臣认为焚书之举不可。上古有仓颉在凤凰衔书台造字,使我华夏之始有文字记载,经历三皇五帝,传承已过万载,而经历万载也才造就了我华夏今日至风华物茂。而百家诸子不畏生死,涉足山川大河,目睹王朝兴衰,品人间百态,呕心沥血才编撰出传遍至今的诗词歌赋,而也是正是因如此,才能教化出万民尊礼守德,也才有了如今我华夏文德昌盛之气象”说这里,萧鸿准备开始忽悠人

“想当年,臣从天庭来到华夏之时就和诸子百圣交谈过,他们的目的都是希望华夏长盛不衰,而天庭封君的仓颉,本君也和他交谈过,他造字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华夏文德可以永传万世。现如今陛下扫**,奋六世之余烈,历经六代君主,经陛下十年苦战才最终一统六国天下归一。而今天天下安定,正是收服六国百姓士子人心的关键时刻,如听信李斯妄言,行焚书之举,必令天下士子百姓寒心,都会认为陛下是数典忘祖之君,必会把他们推向六国余孽”

“而至于李斯所说的愚民之策更是胡言乱语。陛下,臣这里有句话献给陛下:民为水,君为舟,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而这句话正是李斯的老师荀子的话,不过萧鸿把这句话稍微加了点字。

“这句话可是荀子的《王制》?”秦始皇身为帝王,自然通读过很多百家诸子的名作。

“正是出自荀子的《王制》陛下,治民如治水,上古先贤大禹犹可知治水堵不如疏,而治民也是如此。大秦四十二郡,两千万百姓,他们之中读书识字之辈多如牛毛,藏书又何止百万,陛下难道真的能一把焚尽所有诗书吗?”

“况且诗书为人制作,对于百家门徒来说,他们先贤所做的典籍都在其脑海之中,就算焚尽书籍,就能真的杜绝吗?难不成陛下还要杀尽天下百家门徒吗?所以陛下就算今日焚尽百家典籍,可是任然堵不住悠悠众口,恐怕到那时反而会是他们无所顾,拼的玉碎也要覆灭大秦。而本君再来的路上,已经有上百人要和李斯同归于尽,其中不少人还恳求本君降下仙术,如此这样陛下你真的能护住李斯一辈子吗?”

“现如今百家门徒齐聚咸阳,其目的就是想用毕生所学报效朝廷,希望为了大秦的繁荣昌盛贡献一份力量,陛下您有怎忍心让天下士子寒心呢?而这篇文章,微臣也看了,虽然言辞有些偏激,但是确实实实在在的为大秦考虑。如今在微臣的报社管理下,整日闲来无事的百家门徒都找到了事情做,其中不少门徒更是发表不少有利于大秦的看法,他们其中还有部分人被陛下封官。可是一旦陛下下令焚烧百家书籍,岂不是让百家门徒离心离德……”

说了这么多话,萧鸿都把自己说渴了,吸了口气,看着李斯,道:“昔日李相不顾危险献《谏逐客书》,劝解陛下勿要驱逐客卿,还阐明了宗族之所以排挤外客的原因,致使天下贤士投奔秦国,才有了今日我大秦的气象。可是现如今李相却要反其道而行之,这和当如劝解陛下的宗族有何区别?李相岂不知此乃断绝大秦生机恶法,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但是”萧鸿话锋一转:“李相的考虑也确实有他的正确点,百家不断招揽门徒,向万民传达他们的思想这件事确实不能不防,所以微臣建议陛下,新建一座万人学院,收天下门徒,选取可用之才和可用之学说。让他们在朝廷的监控之下授课,为我大秦培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

“万人学院?”秦始皇疑惑的问道:“武安君,你说的这个万人学院为大秦培养人才,可是学生?”

“陛下,这所学院的人可以从百姓之中挑选,其考核办法均有朝廷出题,及可以杜绝作弊之人”

冯去疾出列道:“武安君,可是天下百姓千千万万,如果全部聚集在咸阳考核,那天下岂不是大乱了?”

“冯相的担忧,本君早已有了对策。考试分成三次,第一次在各县举行,通过第一次的考试的人,才能进入第二次考核,而第二次考核则在各郡举行,通过第二次考核的人才能来咸阳参加最终考核。而且参加考核的人年龄不能大于十四岁,如此这样便可以解决百姓齐聚咸阳的问题”

“那么考题?”冯去疾继续问道。

“考题均有本君出,分成三个难度,而且考核人员都由咸阳派出,如此可以杜绝作弊”

“但是天下百姓贫苦,这上学的费用,普通百姓如何负担得起?”王绾提出了自己的疑虑。

“所有招收进咸阳学院的普通百姓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商贾的孩子除了通过考核外,还需要每年支付两万贯作为学费,而权贵勋爵的孩子也需要通过考核,而且每年也需要支付一万贯作为学费。如此这般便可以解决普通百姓上不起学的问题”当然这招,萧鸿还是从他家乡的高中学来的,他家乡的高中会把学习特别优异的孩子会组成一个精英班不收取任何费用,而学习比较差又想上好学校的孩子,则需要额外支付一大笔费用,而这笔费用就是精英班孩子们的学费。

众人惊愕的看着萧鸿,没想到在他们看来棘手无比的问题,居然三言两语就让萧鸿解决了,而且你还挑不出毛病,至于每年一万贯钱的学费,在他们看来连毛毛雨都算不上。

“好好!武安君不愧是朕的肱骨之臣,焚书之事从今日起不许再提,并且发出皇榜告知天下,大秦不会焚烧百家书籍,让各地百家门徒安心”

“陛下圣明”众人当即躬身道,而李斯见事情也无回转之地,也只得躬身贺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