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一卷 第三章 初见长孙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一卷 第三章 初见长孙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长安现在的天已经冷了下来,刺骨的寒风不断地吹进小院,长孙淹缩缩手,紧了紧身上的皮裘,仍感觉到一股凉意,身体在寒风中颤抖。

长孙淹很怀念一千多年后的前世,那个时候,一件棉衣或者羽绒服就可以成功抗住这个还不算三九的寒冷天气,不像现在,里面外面都是麻衣,一起风都跟没穿一样过风,冻得长孙淹瑟瑟发抖,唯一能够保暖一点的就是皮裘了,但那也是只有贵族能够享受得起的。真不知道古代的那些普通的农民是怎么熬过这个冬天去的,难怪在史书或野史上见到古代冻死人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是有棉花就好了,但却并没有,长孙淹也只能选择苦捱了。

长孙淹前几天,求着母亲将西院的一间房间给改成了书房,这里也是长孙淹计划今后长待的地方。面对长孙淹的请求,起初高氏并没有同意,因为按长孙淹以往的经历,也就三五天的热度,可是高氏却敌不过李旦的撒娇,最终选择了同意,吩咐管家长孙仁将书房内给装了个满满当当。

长孙淹看着满满的两排书架,有点无语,自己只想有那么几本书就够了,却给我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这是想让我重回学生生涯吗。长孙淹曾粗略的扫过,这个书房内的许多书,纸质都还算不错,甚至有很多都是类似于孤本的存在。如果这些书能拿到一千多年后,那将值大价钱,都是古董啊,那样的话,长孙淹就发大财了。叹了口气,这只是一个不现实的想法而已,如今已经回不去了。

放下手中的论语,这本虽然自己将它已完整的背了下来,但对于长孙淹来说,仍旧晦涩难懂。古代的书真是不知道怎么形容,标点符号是一点也无,弄得习惯了前世那加注了标点符号的书,都不知道该怎么去读,更不要说怎么去理解了。幸好,前世的长孙淹因为爱好古文化,也找过一些现代译本看过,印象中也还依稀记得部分,连问带猜的囫囵般记在了脑子里。如此这般,长孙淹开始自己跌跌撞撞般的求知之旅。

读书之余,开始了每天的功课,练字。长孙淹练字不是为了练习什么书法,要当个什么书法家。只是为了适应古代的繁体字字体书写,如此而已。做为一个古文书法爱好者,将一些自己记得但现在仍未出世的诗词文章之类的写下来,那也是一种享受,更是寄托了李旦自己对前世的怀念。

长孙淹总感觉自己无法融入这个时代,虽然唐代这个大名鼎鼎的朝代是他一直仰慕的时代,但真的来到了,却感觉好陌生,好陌生,这种感觉让长孙淹有点无所适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这首李清照的《声声慢》被长孙淹用赵体写了下来。长孙淹看了看自己写下的字体不由有点得意。幸好自己曾经练过,否则要抓瞎了。在这时代,字也相当于一个身份门面了,写得一手好字,你再怎么落魄也能在这个时代活下去,而且能活得很是滋润,一字千金在古代也好,现代也罢,是真实存在着的。

这时,门外传来贴身丫鬟苹儿的声音。“少爷,夫人叫少爷去中厅”。

“好的,知道了,马上来。”长孙淹再次欣赏了下自己写下的这首词,用布小心的沾掉未干涸的墨汁,卷起来放入角落内一个容器内,里面已经有了近百个卷起来的绢筒,都是他无聊时写下的。

如果这个传了出去,这个世界或者整个大唐都将发生一场风暴吧。嘿嘿,这种感觉好好。长孙淹虽然不怎么想盗版,但也并不排斥在适当的机会装个逼,那将是何等的风光无限。摆好上面用来伪装的书,长孙淹离开了书房。

来到正厅,母亲高氏正陪着一个三十许的宫装美女在谈论着家常。

高氏见到进来的长孙淹,笑着道:“淹儿,还不快来拜见你皇后姑姑。”

长孙淹望着坐在上首主位上的长孙皇后,叉手见礼道:“淹儿见过姑姑,姑姑身体安康!”

“起来吧,让我好好看看。前段时间淹儿你可是把你父亲和母亲吓坏了,也让我担心了好久,没事了就好,淹儿今后可要自己注意自己的身体哦。”

长孙拉过长孙淹上下不停的打量着自己的这个侄儿。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长孙觉得好像自己的这个侄儿变了,没有了少年的稚气,多了点少年老成的味道。

长孙抬头看了看高氏,高氏点了点头。长孙淹观察到了高氏与长孙的眉来眼去,不由得心里有点好奇。

“淹儿,再过几天是皇上的生辰,到时你与你母亲一起进宫,现在啊,你大哥没有在家,现在你做为家里的男子汉,去给陛下贺寿去,可以吗?”

“好的,姑姑”原来是这事啊,长孙淹早就想去皇宫看看了,前世的皇宫都是后面改过或者重建的,早就不是唐皇宫原来的模样。

长孙又聊了些家常,检查了下长孙淹的学业就回宫去了,毕竟自己也只是抽空找了个皇上处理公文的空隙,又放心不下自己侄儿才来看看,现在看来没事了,自己也要回去了。高氏与长孙淹将长孙送出了府门。

想了想,自己记得现在是贞观元年,再过不久,连续两年的蝗灾与旱灾让这个建立不久的唐朝就遇到了最深的考验。唐建立后连年用兵,已致国库难以为续,现在又将要遇到蝗灾,历史上贞观二年的那场蝗灾可是让李世民都下了罪已诏的。不过,还有一年的准备时间,自己是不是找个机会提醒下父亲,尽早做下准备?

不了吧,长孙淹在心底又反对到,不好解释啊,自己现在这个身体年岁还小,十岁,年纪太小,说的话谁会当真呢。算了,还是明年春后再说吧,今年秋收都快过了,提了也没用。

一眨眼,冬至已至。经过三个月来长孙淹的苦读,终于觉得可以告一段落。长孙府的仆役使女们也习惯了自己四公子的一些古怪行为。比这前多了一些亲切,下人们犯错了也只是温言说见句,不由得使下人们由心底对四公子的敬服。在公府里生活,有个好的主家,下人们也能活得舒服些,不是吗?

“公子,太子来了。”这一天,长孙淹正在书房发呆,苹儿在门外喊道。

太子,他怎么来了?平时不是在东宫吗,而且这个时间,没到午时,应该是上课的时间啊,怎么过来了?

只有十二岁的李承乾,还没有伤到脚,每次见到李承乾的时候总是不经意间看着他的左脚,弄得李承乾都感到很是烦恼,我的脚有什么好奇怪的吗?

李承乾低下头看看自己的脚,很正常啊,今天出来的时候还特意换了身衣服。

看着长孙淹一脸莫名的笑容,李承乾直接开口问了,“怎么了,表弟。每次我来,你都盯着我的脚看,为什么?”

“没什么,对了,太子表哥今天来是有什么事吗?”长孙淹反问到。

“今天不是冬至吗,约你去曲江园玩,今天那里有一场诗会,是四弟办的,我们也去瞧瞧,怎么样?”

诗会,听到这个,长孙淹愣了,是不是又有人吃饱了撑的,这个天气办诗会,还是户外的,不冷啊。刚刚说是四弟,莫非是越王李泰?这个历史上和李承乾斗了个你死我活,结果却让个小屁孩摘了挑子的越王?现在应该也只有九岁吧,这么小就知道附弄风雅了,那可得瞧瞧,看看性格怎么样,长相怎样,听说是个肉球一样的胖子。

位于旧时长安三环处的曲江园,今天人头济济,大大的园子里,东一群西一群的人聚集着。一条不宽的河流从中间穿过,小河上有桥,走在桥上,长孙淹看着旁边正在与李承乾交谈着的李泰。历史也分有骗人的时候,这个李泰不是很胖啊,只是有点肥而已。

李泰转头看向长孙淹,“表哥,前段时间听说你生病了,身体休养得怎么样了?没事了吧?”

李泰的询问,把长孙淹沉醉在臆想中的思绪拉了回来。

“早就没事了,就是有些事可能想不起来了。”

“哦,那你还记得欠我十两银子不?”李泰这话说得有点贱嘻嘻的,长孙淹翻了个白眼。

“别蒙人了,我什么时候欠过你钱了,倒是你,我记得好像你还欠我知观楼的一顿饭吧,说吧,什么时候能兑现?记得哦,君子一言,驷马一鞭”。李泰被长孙淹的话弄得有点郁闷,调侃不成,反倒是自己被将了一军了。

“行啊,随时奉陪。那要不要吃完饭后再去回春楼玩玩?”

“别害我啊,你我才多大,去那地方,找郁闷啊,除了看什么都干不了。”

李泰看了看李承乾,见快到了人群处,压低声音对长孙淹说:“你个家伙,还说你没去过,没去过你怎么知道那是个什么样的地方?大哥,我这个表哥可不老实哦”。

“别乱说,我怎么去过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

“猪?那个东西好吃吗?”

长孙淹瞬间回过神来,这个时代,猪肉还没有进入贵族的餐桌,这个时候的猪肉肉很糙,没搧过的猪肉本身就不好吃,现在猪肉只是普通的平民才会去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