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一卷 第九章 灾害来临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一卷 第九章 灾害来临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管家云叔快步走在府里回廊里,向着公子所在的书房走去。

现在时间正好在春耕的时候,入春已经有了段时间,地上渐渐的冒出嫩牙,万物复苏的季节来临了,迎着微寒的春风,长孙云从未对自己府上将要持续的辉煌无比坚定。

做为家主的老爷长孙无忌就不说了,二代也有大少爷长孙冲,现在四公子长孙淹自去年那一场大病后,无不显露出比大公子更甚的才华,最主要的是四公子更加宽厚,对下人也好,平易近人,每当想到这里,长孙云都感觉自己走得无比舒爽。

只要长孙府一直后续有人,那么自己一家子的生活便有了保障,从未有过的安定现在充斥着自己的心胸,长孙云觉得自己尽量活得长点,如果能看到四公子所说的那种天下人衣有所着,人有所吃,人有所住,不再怕冻怕饿的日子,那就更好了,自己一定要活得更长一点,好死后将这一切都告诉太爷,长孙家一切都好,将会绵延万世,想到着,长孙云尽量直起了胸膛,初春的寒风也感觉不那么冷了。

呼出一口气,长孙云推开虚掩着的房门,“公子,您交代老奴办的事已安排妥当。”

推开门,桌前一位四尺有余少年,俊美的脸上带着令人亲近的微笑,这便是长孙府四公子---长孙淹,也就是重生后的李旦。

见到推开门而入的长孙大管家,长孙淹忙站起身来,快步走出来扶着长孙云的手臂,“云叔,怎么还亲自来了,让下人来人说一声就好了呀。”

“没事,我这把老骨头尚还硬朗,我怕他们来呀,说得不够明白,所以自己就来了。”长孙淹扶着云叔坐在一张椅子上,倒上来一杯水,递给了管家。

自从那次李世民走后,第二天皇宫内便来了圣旨,长孙淹因进献改良农具,进封安城县子,赏金百两,绸百匹,这是对他的封赏。

虽然长孙淹并不在意,但家里人都很兴奋。毕竟,家里虽然有赵国公爵位,但那是给长子的,长孙淹的功名仍需自己去争取,尤其是最近两年以来,李世民对于长孙淹这是唯一升爵的封赏,却又显得难能可贵了。

庄园内,按照之前的安排,长孙淹让庄户们对水利设施进行了修缮,买回来的鸡鸭之类的也以户为单位发放了下去,虽然庄户们并不情愿,但封建时代的好处就在这里,吩咐下去,就算是再不愿意,庄户们仍需执行。

庄户们私下里早就对长孙淹敬服不已,以为主家是想吃新鲜的肉类才安排的,而是纷纷让家里婆姨们小一点的孩子们每天照顾着。

长孙淹并没有向庄户讲出自己这样做的原因,灾害的消息也未流出朝堂。只是官家做好了一些准备,积存粮食分放于关中各仓,向南方收购粮食以充实北方各个粮仓。长孙淹也就不再过问,只是长孙无忌有一次来信给李旦讲过一些,看过后,便被长孙淹收了起来,连身边的苹儿柳儿都没告诉。

四月里到了,春耕今年也已早就完成,但天气已经显现出了部分干旱的气息,自入春后下过一些小雨,到现在已经连续一个半月左右未下滴雨了。

幸运的是,长孙家封地上游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水库,长孙淹让管家做好了安排,让护卫也加强了对沟渠的巡查,对水资源进行了统一的调度,具体方案方法已委托管家与里长跟踪处理。

今天一大早,长孙淹又再次来到了田头,今天有个取水灌溉工具需要安装在水渠处,以便一些高一点的田地也能取水灌溉。就是三国时期出现的那种翻水车。经过两个时辰的安装调试,终于将老王头集合工匠们制作的三架水车架在水渠不同的点上,经试验正常取水后,湿透的长孙淹才回了家。

管家喊过长孙淹的贴身丫鬟苹儿照顾少爷,安排好相关事宜,自己又赶到了田间安排人们轮流值守去了。

泡在桶中,长孙淹舒爽出声,不由感叹,贵族的生活就是好啊,忙完再泡个澡,日子真舒服。背后的苹儿与柳儿身着单薄的衣衫正在给他搓洗着身子,长孙淹不敢回头。

比他只大一两岁的苹儿和柳儿可能是做为女孩子较早熟点吧,已经变得有点凹凸有致了,弄得长孙淹都不敢多看,主要是这个身体还小,这时候可不能办那事啊,再说也不想苹儿和柳儿无名无份的跟着自己,一直以来,长孙淹都发乎情止乎礼。

苹儿和柳儿每次看着长孙淹都带着一股幽怨,别人家的女子十四岁都可以嫁人了,自己二人也快满十四了,但是少爷一直都不越雷池半步。二人虽然嘴上没说,但私下里都窃窃私语般的抱怨着。

长孙淹将十四岁年纪身体尚未长成的原因与生理构造等前世学过的一些生物知道解释了好久,才让二人明白,不是少爷不要,只是现在并不适合。但二人在长孙淹的面前却越来越大胆,就向现在,每当长孙淹洗澡需要侍候的时候,两人都穿得极其单薄,甚至都能隐约看到内衣胸围,弄得长孙淹内心直呼受不了。

这一天,长孙淹又例行的走在了田梗上,观察庄稼长势及蝗虫的情况,最近早就成了长孙淹晚饭后的必要行程。走在田梗上,今天的长孙淹明显已经感受到蝗虫已渐渐多了起来,麦苗上已经爬满了好些只蝗虫,见此情况,连忙叫来跟在身后的管家长孙云,吩咐道,“云叔,明天起,让庄户们将鸡鸭之类的赶到田间外围,让鸡鸭尽量多吃掉些蝗虫,不要让蝗虫泛滥成灾从而吃掉庄稼。”

蝗灾要来的消息,长孙淹并没有隐瞒长孙云。所以,长孙云听了少爷的吩咐也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告别了长孙淹后,长孙云快步向长孙家庄户们集居的地方走去,得先找里长安排相关事宜。

看着管家远去的背影,长孙淹不由得担心起关中及山东这些地方,那里可能将是重灾区,不知道今年会不会有人饿死,叹了口气,只能怪留给自己的时间还是不够,如果时间能多点,自己要是能够找到土豆红署啥的,那样的话种上更能保证百姓的口粮,但现在说这个已经晚了。

上次让管家去西市寻找那些种子,返回来说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拿到,现在刚好差不多半年时间了,但现在拿到了也没用,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种够庄园所要的种子,那时候才能大规模化种值,现在也只能祈祷老天爷了。

“柳儿,你让管家回来后安排收购蝗虫的事,让抓到蝗虫的先用水淹死再折去翅膀,晒干后磨成粉,一斤干蝗虫换六到十文钱,按这个比例让管理去宣传并收购处理。”

“是,少爷。”

长孙淹相信,这样的话也能找回点成本,不能光靠分发粮食,坐吃山空是不行的,说不定能够靠蝗虫粉还能赚上一些贴补家用。

蝗虫粉的事,早在半月前就去信给了父亲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回信让长孙淹自己全权处理此事,别院粮仓可以任他取用。这也是给了长孙淹最大的权限了,本来做为家族来说,非长子是没有这个权限的,这也算是这几个月以来的表现终于有了点作用,起码长孙无忌对长孙淹的做事处事有了一个信任的态度。

一周后,五月初,蝗虫真的来了,漫天盖地扑向田间地头,幸好长孙府别院的人们已经做好了准备,男女老少齐齐上阵,带上编织好的网兜袋子,扑向了田间,一场人与蝗虫的大战在田间地头这个战场大势展开,府上的护院仆役全部被李旦派遣了出去。

早就分工好相关的工作,有淹死蝗虫的,有负责晒的,有负责磨粉的,负责过称算账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半个月,整整半个多月的战斗,别院的仓房内已堆积如山般的干粉袋子,经过计算,已花出了五百两左右的银子,但这个花费长孙淹觉得是值得的。这段时间,官府也在收购,负责监督的人早就被官府派来了长孙府,整整6个小吏全程监督。

六月底,总算熬了过来,统计后发现田间剩下的粮食也符合原先预计的六成,其它四成还被蝗虫吃掉了,但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其它关中及山东等地,蝗灾严重的地方听说已经颗粒无收,官府因早就做了一些准备,选择开仓解济灾民,最起码没有出现大规模的饿死人这样的惨事。

长孙淹站在大门远望远处山林,入目之间除了一些蝗虫不吃的树木外,已经光秃秃的了。长孙淹后来接到父亲来信,信中向他讲述了最近因干旱蝗虫灾害的事,朝堂也有一些动荡,李世民也下了罪已诏书,也有余党作乱,但因李世民对军队的强力控制,很快便被平息。

每次灾害后必有大疫,这段时间长孙淹就在处理这事。规定庄内各家打扫好卫生,不得再喝生水,水需煮开后才能饮用,注意个人卫生,每隔一天必须洗澡等一系列卫生措施,并用石灰粉洒遍各个角落进行消毒,总算是在长孙庄园内没有发现疫情。疫情的防治方法,长孙淹也在信中向长孙无忌提及,并附上了具体步骤及控制方法,还有石灰粉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长孙无忌接到后,原稿直接递给了李世民,并被朝堂予以采纳并大规模实施。反馈的效果还算不错,并没有规模的爆发疫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