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打前哨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一卷 第三十六章 打前哨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燕飞草长,春回大地,很快又一年春来到。风吹过山脉,将初春的气息带到了长安,田野上冬季原本已经枯萎的草木开始萌出新的绿芽,将山林重新染成了绿色。

别院里,庄户家里,都在做着春耕的准备。人们纷纷走出了过冬的房间,走上了田间地头,耕牛被人们牵了出来,带上犁,开始春耕前的翻地,施好肥,大唐的土地上一片忙碌,而又显得生机勃勃,人们的脸上扬起对丰收的渴望。

大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这是刻在了骨子里,只要给地,就能随着人们的心意,收获所需要的果实,来孕育生命,延续生命的长度。

衣食住行,这是人生活在天地间所必需具备的东西,不管是有多少磨难,只要土地还在,人未灭绝,都能在极端困苦的条件下,为自己也为家人争得生存的希望。也许,这就是中华大地上的人们,虽然经历了重重劫难,却从未断绝的原因。曾经,一度人口十不存三的绝境后,恢复并雄起,又重新屹立在世界的山巅。

长孙淹伸了伸懒腰,要种土豆了,虽然当时在暖房时已统计了许多关健的数据,但长孙淹不放心啊,必须看到种下去的种子,长出丰硕的果实时,才能放下心里的牵挂,去博一个自己的未来。

来到地头,地早就被管家安排了村民们翻好了,今天是打好地畦,种上发好芽的土豆种子。一畦畦地被打了出来,洒上了家里的生物化肥,打洞种土豆。

叫上村正及庄户们领头的,长孙淹开始了。先用工具打了一个不太深的洞,再将土豆发芽的一面朝上放入洞里,淹上薄薄的一层土,算开间距,开始了下一个洞,重复着这个工作了一个时辰左右,长孙淹才将这些不多的土豆种子种到了地里。皇庄那边,也洋派了人来,看着长孙淹种土豆,他们看完之后,便要在皇庄里也种上。

待到土豆长出枝叶,开始随风摇曳的时候,长孙淹觉得自己可以离开了。学院早在入冬时交给了李纲老先生打理了,长孙淹只是偶尔去上上课,其它的并没有多管,相信李纲的好为人师,能处理好学院事宜。

几个月前,也就是春节前,长孙淹已经上书请求带着龙卫出去拉练,也在与李世民一次深谈后方才获得了准许,现在是到了准备行装的时候了。

将被子与一些衣物打成了一个包,背在了身上,长孙淹来到龙卫营地。望着训练场上站着的八百龙卫,这就是将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跟随长孙淹一起的军士。每个人的背上如长孙淹一样背着一个背包,背包的样式,参照了后世特种兵的样式打造出来的,为了更符合隐藏与行军做了符合这个时代的改良。

牛进达站在点将台上,望着随着长孙淹一起消失在军营门口的龙卫军士,心情是复杂的,担心他们的安危,只因为他们这次的目的地是突厥境内。朝堂上已确定今年一定会打突厥,此举也算是为他们打个前哨。

每日百里急行军,长孙淹为了锻炼士兵的意志,只带了一周的干粮,却要在三个月内到达兰州。士兵出长安后便分散了开来,五人十人一组的伪装成了商人、行脚商等,向着突厥境内进发。

长孙淹带了自家原本派到军营的护卫十人,打扮成一个大的皮货商。二十天后,长孙淹来到了泾川,决定稍做休整。这二十来天,让队伍里的人也是十分的疲累了,如果不进行休整,怕是到了兰州也会损员一半,为了赶路如此做,那将是得不偿失了。

找了一家客栈,长孙淹开了房,住了进去。好好地洗了个澡,总算是将长孙淹从赶路的疲惫中恢复了些许状态。这个时代的赶路,除了腿就是马,长时间骑马太考验人的耐力了,因为不是出来游山玩水的,所以长孙淹也没有坐马车,于是和护卫们一起骑马赶路,长孙淹因为第一次这样长时间的骑马,可把他弄得够呛,出发的第四天,长孙淹的双腿内侧已破皮,疼痛难忍,但仍坚持着到了这里,这么长时间以来,才渐渐习惯。

走出了房间,带着丘子和三桂两个护卫决定去吃点饭。吃过饭后还要去打造点东西,这段时间已折损了一批三匹马了,也是长孙淹自己的疏忽,没有在出行前想到那个东西来保护马的脚掌,现在距离兰州还有三分之二的路程,如果没有马掌长孙淹他们不可能预期一样到达目的地。

吃完饭,长孙淹带着两人找到了当地一个比较大的铁匠铺。走到柜台前,敲敲台面,说道“掌柜的,我要打点东西。”接着低声说了句暗语“日出东方”。

年龄大约三十许的掌柜抬起头,瞅了瞅左右,见无人注意到这里,交待了伙计,长孙淹也示意让护卫在店内等候。掌柜恭敬的将长孙淹带到了铁匠铺的后院。

关上后院的门,掌柜将手横在胸前,手指比出一个手势,“不知你要打造什么东西?”

“我打铁片,重六斤六两七钱。”周样比出一个手势,但却也之前掌柜的不同。

掌柜一见手势,脸上立马大变,单膝跪地,“原来是少爷到了,请恕长孙春无礼了。”

“哦,你也是府上的人?”

“回少爷,是的,我是长孙云管家的侄子,被派到此地。”

“原来如此,既然是府上的人,就不要拘束了,随便点好。”接着又问道:“长孙春,现在有没有关于西域最新消息传来?”

“回少爷,有的。我这就去取来,请少爷稍等片刻。”说完,转去了后院一间房子内,不一会儿,拿了一封信件走了出来,双手递给了长孙淹。

检查了下火漆,完好。拆开后看了看,脸上浮现喜色。

“嘿嘿,现在就内斗起来了,看来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斗争,古人诚不欺我也。”

合上了信封,长孙淹对长孙春说道:“长孙春,我今天到这里来,除了取消息外,还有一件事,要你去办。”

长孙淹递给了长孙春一张马蹄铁的制作草图,“二天内打造出60个,我要带走。”

“诺,二天内必定打造出少爷所需的东西。”长孙春双手接过。

长孙淹见事已完成,转身走出了铁匠铺,叫上了丘子与三桂回了客栈。

长孙淹坐在桌前,将怀中的那封信取出,用火折子点燃了后丢在了炭盘里,这些东西是不能留着的,看过后就须及时销毁。

其实,早在去年决定今年随军出征,长孙淹就派人组建了一个叫暗影的情报组织,利用长孙府商队做掩护,专司对西域各国消息的收集,突厥作为该地区较大的势力,对它的情况收集更是作为重点,长孙春就是暗影其中的一员。情报工作对于军队的重要性,没有比来自千年后的他更加清楚。

躺在床上,望着床顶,双手枕在脑后,寻思着这两天自己可要好好的休息休息,等钉好马掌又要开始奔波了。现在这里距离兰州还需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不急。

因为前段时间的赶路,才感觉到了前世那铁路的方便,哪像现在这样,去一个地方,要走上几个月。怪不得大唐对西域的征战,路上都要几个月,且路上的折损都要超过三成,如果不是李世民说起,自己可能还不知道呢。不得不佩服这些古代人,是如何用脚去打下整个大唐这么大的疆域的,这个时代连赶路都是个大问题呀。

自那天去了铁匠铺后,这两天长孙淹都是待在了客栈里,没有外出。

中午时分,便收到了打好的马蹄铁,一同前来的还有一封消息。铁匠也是别院里老王头的徒孙辈,确认无误后长孙淹带着铁匠,来到了客栈马棚,赶跑了旁边服侍的伙计,让护卫们周围守卫,身边只留下了护卫队长三桂和铁匠。

长孙淹让三桂和铁匠将一匹马绑在了一个粗大的木桩上,让脚掌朝上的固定好,以免在安装时踢到人。长孙淹指挥着铁匠先将马蹄上的厚茧给削掉一层,平实后再将马蹄铁给钉上了。钉完后长孙淹观察了会马的状态,没问题后便吩咐三桂与铁匠将所有的马都如此钉上,完成后后天出发兰州。

花了两天时间,长孙淹才将队伍的马才全部钉好了马掌,继续出发,目标的兰州。

一个月后,到达兰州,在这里,长孙淹要去见一个人,谁呢,程处默。去年的时候,程处默被派到了兰州卫所当了一个校尉。作为一个熟人,李旦还是要见见,明天还要去拜访节制兰州的陈国公候君集呢。

坐在一家羊肉汤店,长孙淹叫了大饼,边吃边等。大饼味道还行,只是汤有点膻,不太合自己味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