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执教书院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执教书院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四月,回到长安的半月后,李世民对长孙淹的封赏下来了,爵封传国县侯,赐金二百两,绸三百匹,宫女四名。李世民用这次机会,将西域军功与土豆一事一齐给了长孙淹封赏,还是传国县侯。

要知道,何为传国,就是说只要大唐不灭,他长孙淹的子子孙孙都将是县侯。每月的份例加倍,长孙淹可以混吃等死了。长孙淹成了大唐最年轻的县侯,十五岁的县侯,也算前无来者了。

封了侯自不能再住到府里了,问过父母和大哥后,长孙淹干脆就将别院挂上了安城县侯府的牌子,当做了自己正式的府邸。

回到了安城侯府的长孙淹,交接了龙卫的差事,哪里也不去,开始了书院教书的日子。

长孙淹知道,自己已经是升不可升了,他太年轻了,封侯一事已让朝中有了反对的声音。长孙淹不管朝中如何反对,如何看他,但不得不顾忌皇室。于是,长孙淹解下了手上所有的武职,潜了下来,开始自己曾经有过的梦想,教书育人。

“淹小子,你怎么舍得今天来我这了?不当缩头乌龟了?”李纲斜眼看了看长孙淹,脸上挂着笑容,嘴里却刻薄的说道。

“李师,我哪敢啦,这不是来了吗,你老这段时间辛苦了,淹不是这就来了吗。”长孙淹一边给李纲敲着腿,一边讨好似的说道。

“小子,吃亏了吧。好好的一个学问人,混什么军伍,还去淌朝廷这汪浑水,那是目前的你能去的,小心被吃渣都不剩。别看你父亲是长孙无忌,可称贞观朝堂文臣第一人,正因为你生在长孙家这样一个世家大族里,所以呀,如果他们想要对付你,你连反抗的余地都不会有。”

长孙淹点点头,忙称是不已。现在的朝堂的确不是自己能混的,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王奎等这些人,一个个都成精似的稳坐朝堂,长孙淹不可能也不会斗得过他们,退,是唯一的选择。

“多谢李师提点,我这不是来教书来了吗?请李师安排。”

“安城书院学生已全部报到了,算学几何学,你是要教的。你是院判,你自个安排好自个儿吧,我就不操这个心了。”

说完,不再体会长孙淹,自顾自的闭目养神。

见李纲闭着的眼睛,长孙淹站起身来,轻身轻脚的帮李纲盖好毛毯,走出了李纲的办公室。

李纲看了看长孙淹消失在门后的背影,眼中闪过慈爱与欣慰,闭上眼睛,嘴里哼着让人听不懂的歌谣。

书院离侯府很近,长孙淹在府里吃过晚饭,胳膊里夹着一本方案,出了办公室,向教室的方向走去。今天下午是长孙淹的第一堂课,准备教算学中最基础的阿拉伯数字和加减乘除课程。

教室里鸦雀无声,长孙淹随意的将文案放在了最前面平台处的讲台上,看了教室中的人一眼。

嗬,还挺齐的嘛,有尉迟家的大傻,柴家的二公子,长孙府也有人来,不过只是表亲而已。大唐的贵族们都把家中子弟派了过来,虽都不是老大,但也算是家里的重点培植对象。他们不能继承家学,正好这里有李纲坐镇,李纲的名声可是很有保证的,再加了长孙淹的才名,于是,各个贵族都将族中优秀子弟推了出来。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那尉迟家的那位。

尉迟家的这位,让长孙淹也是摇头。三岁才能走,六岁才连贯的说齐话,笨且愚,这是权贵们口中对这货的评价,长孙淹却并不认同,世界上并没有纯粹的傻子,尤其是生在尉迟这样的显赫家庭里。其实还有一句话,把别人当傻子的,其实自己就是一个大傻子。当然这里不包括那些智商负数增长的。

长孙淹在黑板上写出了从一到十的数字,用阿拉伯数字和文字分别写了一遍。

现在的长安,长孙淹的阿拉伯数字早就已经传开,最快接收新的思想的商人,早就开始实用起来,不再用传统的文字记载方法,都转换成了数字记账法。但在大唐,这样的人并不多。

一堂课,四十五分钟,长孙淹并没有延长的打算。宣布下课后,长孙淹将方案夹在了胳膊下,慢悠悠的离开了。李纲从角落里转出来,点了点头,手抚着胡须,脸上笑开了花。

长孙淹的教学方法,让李纲都有点茅塞顿开之感,以往自己的教学方法在对比长孙淹的教学方法后,李纲不得不自愧不如,来书院还真是来对了。

长孙淹如果知道李纲所想,肯定是一副不屑的表情,发展几千年的后世普遍的教学方法,肯定比这大唐原始的方法要好得多得多。虽然没当过老师,但前世十二年的学生生涯,让他有了这面对古人的自信。

教室里,尉迟大傻正咬着笔头,悉眉苦脸着,旁边传来同学们对他的奚落,尉迟也不分辨,只是自已在那记着。他虽然没有别人聪明,但胜在勤快,能吃苦。既然活的他学不会,那就死记硬背。下次如果先生提问,自己总有能够答得上来的一天。

今天只有一堂课,闲极无聊的长孙淹旦,自已做了一条鱼杆,来到庄子上的一条河里,钓起了鱼。

长孙淹仰声躺在河堤的草地上,用一本书盖住自己的脸,正呼呼大睡着。

“呀,原本你在这里,害我到处找你。你倒是挺悠闲的,在这钓鱼。”一个人将书本从长孙淹脸上拿了起来,翻了翻,这是一本山海经。

“我说越王殿下,你这不在你的王府里呆着,找我干嘛?你爱干啥干啥去,不要来打扰我睡觉。”长孙淹夺过山海经,又盖回了脸上。

“跟你说个事,我也来你书院读书怎么样?”李泰蹲在长孙淹头旁边道。

“你,来我书院读书?你没说错话?”长孙淹掀开了脸上的书本,惊讶的问道。

“你这什么表情,我不能来学院?”

“也不是不能来,越王你吃穿不愁的,干嘛来书院来受这个罪?我跟你说,书院里可是有李纲李师在,可不是一个好混日子的地方。你可要想好了。”

对于李泰来书院的想法,长孙淹严重怀疑他醉翁之意不在酒。

“书院并不介入任何有关朝堂上的争斗,这点我想你要了解清楚。”长孙淹还是问了出来。

李泰望着长孙淹的样子,笑了。长孙淹看着李泰的样子有点模不着头脑,难道真是我想错了?

“你想到哪去了?我怎么可能那样做呢。就算我想知道或者做什么,难道入了书院就不能做了?书院也不能阻止学生的行为吧,最起码不是在书院的时候如此。难道你还要将这些学生给关起来?”

嗯,这可把长孙淹给问得愣住了。但瞬间反应过来,李泰这是在偷换概念。

“不是,我是不能阻止学生做什么,也不能限制学生的行为,但是,我说的是指书院不会介入,而不是学生,这是不同的。”长孙淹反驳道。

“那好吧,我只是想入学院学习,这总可以了吧。”面对长孙淹的怀疑,李泰只好说道。

“书院欢迎任何想到书院学习的人,只要他能通过学院组织的入学考,那么越王你,当然也可以。”长孙淹无奈道。

“那就行,书院入学考是什么时候?”

“每年两次,分别是七月和十一月。难道你真的想要进书院?你怎么想的,你不比普通人,生在皇家,注定一生与贫穷无缘,犯不着这样的折腾自己的。”长孙淹还是劝着李泰道。

“我是生在皇家,但正因为我身在皇家,我就不得不为了自己也为了跟随着自己的一些人,去做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这一点,我知道你也很清楚。但我没有你的能力与才华,脱离了长孙家,你也能活得很好,或者说将活得更好,但我不行。有些事,做了就没有了退路。你知道吗?”

李泰背转身子望着河水,这也是他第一次在一个人面前说起这些,以往压在心里的一切,压得李泰喘不过气来,李泰熟悉长孙淹,他不会将自己说的话透露出去什么,这一点,李泰很清楚,所以才能向长孙淹讲出来。果然讲出来后,自己舒服多了。

呆呆的看着李泰,这是第一次从李泰身上看到和听到他的真实想法,不得不说,李泰说得很对,生在皇室,有些时候并不是你不想去做什么,而是你要去做什么。有些时候,的确是生在江湖,身不由己。

长孙淹站起身来,拍了拍李泰的肩膀,长叹了口气,人生不如意者十有**,作为大唐皇子的李泰也不能幸免。

“如果你想来书院,就来吧。七月初一,这是书院入学考的时间,看你自己了。我知道,如果你想,以你的才学,进书院一点问题都没有。毕竟书院只是想来书院读书的学生能具备最基础的学识。但我仍想劝你一句,不要做有违本心之事。言尽如此,好自为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