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一卷 第十六章 稻种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一卷 第十六章 稻种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16:49:16 来源:笔趣阁

长孙淹揉了揉手臂,缓解刚才被李世民大力所造成的痛楚。肯定的对李世民点点头。“陛下,正准备向林邑国王子确认的时候陛下就带人来了,正好,相请不如偶遇,请陛下亲自问询。”

长孙淹被李世民掐得有点吃痛,又气于他将高阳赐婚给自己,心中也有了点火气,直接这样回了李世民一句。

李世民尴尬的笑了笑,对着站在自己眼前的林邑王子阮于泰,“你是林邑国王子阮于泰?”

“是的,我的陛下。”

“林邑国是不是确实存在一年两熟的稻种?不可骗联。”

“我林邑国确识有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的稻子,这在林邑国及周边国家很普遍,随处可见。”

李世民见确认了自己的信息,长出了一口气,如果有这样的稻种,对于大唐来说无异于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且更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因为自己的来位不正,虽然李世民自问对朝堂有绝对的把控,但对于民间的议论不是没有听说过,就在今年,民间就已传出因为自己杀死兄弟的行为才招致席卷全大唐的旱灾与蝗灾,这是上天对于大唐的惩罚,这里何尝没有那些余党的背后作梗,虽然李世民并没有查出来是谁在背后搞事,但这是能够肯定的。如果这个消息能够让在大唐推行开来,那么之前的一切都将不存在了。李世民马上叫过身后的房玄龄,安排房玄龄操作引进林邑国稻种的相关事宜,并尽快推广。

李世民看了看低着头的二代们一眼,冷哼了一声,“跟我来,我要跟你算算擅闯四方馆的账。”说完当先离开了四方馆。

纨绔们相互看看,无法,只能低着头跟在了长孙无忌这样叔伯们的身后。走了不到百米,就拐进了一家酒楼,长孙淹抬头看了看牌匾,长云楼。怪不得李世民他们来得那么快,原来正好碰到李世民他们在这里喝酒,今天可真够倒霉的。摇了摇头,低着头跟着李世民他们来到了二楼一个很大的包房内。

李世民坐着望了望了眼前的这些年青人,“你们这次虽然误打误撞的得知稻种的消息,但这次私闯四方馆是谁的主意,说吧,或者都禁足一月以示处罚。”

纨绔们看了看,都低下头,什么也没说。

“你们还挺有义气的,谁都不说是吗?那长孙淹,你来说吧。”李世民见没人说话,就点了长孙淹的名。

长孙淹只好上前叉手禀道:“回陛下,如处罚我等,请先治林邑国王子未禀之罪。”

“哦,此话怎讲?”

“林邑国王子明知大唐的稻米才一年一熟,自己国家有一年两熟之优良稻米却不献上给陛下,此为一罪;另林邑国王子见国内因灾年产生饥荒而不谏言运粮救济,此为二罪,臣奏起对阮于泰二罪并罚,请陛下明察。”

长孙淹是不可能呈认自己擅闯四方馆的罪状的,禁足一个月虽然自认没什么,但却觉得这样被处罚了划不来,只好引开话题。李世民被长孙淹的话弄得目瞪口呆,这样也行,好一个巧舌如簧的长孙淹,别的纨绔们暗中向长孙淹竖起了大拇指,这样也行,实在是高。

杜如晦见李世民与长孙淹相互看着却无话,气氛尴尬不已,望向长孙无忌,却见长孙无忌闭目养神状,只好出面来打起了圆场。

“陛下,臣觉得这次长孙淹他们虽然擅闯了四方馆,但尚算情有可缘,可赦之。”

李世民望了望在场的众人一眼,便允了杜如晦所请。

李世民没话说了,长孙淹却有话说了。上前禀道:“微臣有一策敬呈,关乎稻种之事。”

“哦?既然是关乎稻种,直说无妨。”李世听长孙淹有关于稻种的话说,斜眼望着长孙淹,看他有何话说。

众臣见李世民模样,有点想笑,这姑侄倒斗起气来了,有趣,大家都不由笑意盈面,有好戏看了哦。

“禀陛下,关于稻种一事,臣建议设一农业司,专事稻种及各种农事之事。古《晏子春秋》中曾言“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稻种作为一种新粮,可试种后再择其良种,先在南方推行。令林邑除送出除稻种外再随派老农,与农业司先在南方选一郡试种,南方与那林邑国气候较为相似,试种后可逐渐北移推广,此为新粮,且产量较大唐现植稻种增产三分之一还多,应慎之又慎。另林邑国王子曾言,在林邑国有一年三熟之事,可在南方试种时试验一把,但因林邑国气候原因,其国内全年无冬季之说,仍可试之,如不可,最少也可做到一年两熟。”

李世民听着听着便收起自己的姿态,脸渐渐变得严肃了起来。“好,此等话语实为稳重谋国之言,朕必纳之。杜相你可着人如淹儿所说,建立农业司,直属于联,人选可与工部尚书协调。”

这是在五省六部之个又起一部,地位与六部等同,且直属于皇帝所管辖,可见李世民对此事的重视。杜如晦现兼任着吏部部分职司,建立农业司的一应事宜,职责之内,忙叉手应诺。处理完事宜,李世民让纨绔们另自开一桌,吃好喝好后长孙淹郁闷的跟着长孙无忌回了赵国公府。

因为李世民的打断纨绔们后续节目自是无法成行,原本长孙淹还对柴令武所说的青楼较为好奇,想去看看,至宴散均不敢再提,惟有怏怏而归。

随着长孙无忌一同到了国公府,长孙无忌坐在上首饮了口荼,欣慰的看着坐在下首的长孙淹,想了想,还是提点下儿子别开傻事儿。

“淹儿,这次你是在陛下面前露了脸,陛下后面必会有封赏,但有一点,你不可提,就是关于赐婚之事。我知你今日稻种一事,并非是临时起意。我知你心意,但不可就此向陛下提起,需知轻重。”

长孙淹闻言,惊讶的看着长孙无忌,心里惊讶不已,这就被自家老爹看出来了自己此行目的了,原本自己就是打算献上稻种一事,已不提封爵位的代价向李世民提出取消掉赐婚一事,没想到,还没提就被看出来了。

计划胎死腹中,让长孙淹沮丧不已。自家老爹都看出来了,那李世民这位千古一帝一定也看出来了,怪不得当时李世民看他眼不是眼,在赌气呢。

见此,长孙淹也只得答应,只能另想他法了。

其实有一点长孙无忌和李世民都想错了,这次稻种之事只是长孙淹听闻缺粮一事临时想起来的。原本历史上占城稻这一优良稻种在宋朝时才传入福建,后才在中华大地上普及开来。

去四方馆时长孙淹原本只是想从林邑国王子那取来稻种,回城郊别院建暖棚加以试种,相信自己这后世小农民能够找出方法来,预计花一年左右的时间,等试种成功后,有了成果,再献于李世民,将此作为与李世民讨价还价之物,换得李世民取消婚约。只因李世民的这一番恰逢其会才致这一切计划还未开始便宣告失败。

李世民笑容满面的回了寝宫,长孙望着貌似心情不错的本世民,笑问:“二郎,这是发生了什么喜事,让你这么高兴?”

李世民握着长孙的手,再摸了摸长孙已日见隆起的小腹。“观音婢,今天啊,联得了一件圣物,还恶心了一下一个人,想起我就高兴啊。”说完,李世民仍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面对长孙疑问的眼神,李世民于是将今天在四方馆和长云楼发生的事告诉了长孙。

“恭喜二郎,得一良种,大唐将江山永固,可喜可贺,你口中的淹儿可是立了一个大功啊,不可不赏。”

李世民也点了点头,“但是有一点,淹儿这个小子干嘛这么看不上高阳,想着办法与联讨价还价的取消联赐下的婚约?”

长孙摇了摇头,也表示想不通。“上次淹儿来找过我,就是上次我告诉二郎的那次,我也问了,但淹儿却不肯说,我是不是找个机会问下高阳,是不是高阳有什么地方做了让淹儿反感的事啊。”

“不可,这事不可让高阳知道,以高阳那高傲的性子,非得闹出事来,还是不提为妙。顺其自然吧,说不定淹儿他自己就会改变主意呢。”

长孙想起长孙淹当时见他时的样子,让他改变主意,看来很难,自己这个侄儿啊,可也是一个不肯吃亏且高傲的主,算了,不提,提出来免得二郎烦心。放下心事,叫来内侍,将自己熬好的莲子羹端上来,给李世民解解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