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二卷 第九章 皇宫论商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二卷 第九章 皇宫论商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表姐,我现在是叫你嫂子好呢,还是依旧叫表姐好?”长孙淹笑着调侃道。

“小弟,你要叫嫂子,不可乱了称谓哦。”长孙冲在旁解围,对于自己小弟当着姑姑的面调侃,也是有点不好意思。

长孙并没有说话,只是坐在上首,看着他们三人说话。长乐可能是初嫁人妇,有点娇羞,也忘了对于这个敢调侃而他的表弟给予处罚,只是低着头。

“好了,淹儿,你就不要再说了。没看到你表姐都快把自己给藏起来了吗?”

长孙表面上是在劝说长孙淹,实际也是焉坏的在追加调侃中。对于女儿嫁给侄儿长孙冲,这场亲上加亲的婚事,本就是随了他的愿的。如今看到这一对壁人,如此登对与恩爱,也是心下大慰。

“母后,您怎么也这样啊。”长乐不依的对着长孙撒着娇,脸上浮现出晕红之色,映得整张脸都有点春风满面的感觉。

对于姑姑的这翻话,长孙淹不由得暗中感叹,果然还是老的辣。

三人坐了一会儿,长孙冲与长乐就要告辞了,因为今天是回门,还有很多的人需要错拜会的。

“姑姑,刚刚陛下问了我高丽的事,我把姑姑你与我们几家在高丽经商的事,告诉了陛下。相信陛下回来之后,会向姑姑确认的。”送走大哥,长孙淹向姑姑长孙提醒到。

“哦,我知道了。那个事啊,是内府自己做的,陛下他并不管内府经营,如今问起,实话告诉他就是了。”

“如今渊盖苏文已经有所异动,要我们的人都小心点吧。渊盖苏文对于我大唐之人,可是戒心甚重的。我怕他会对于我们派过去的人,会有所不利。”

长孙摇了摇头,对着长孙淹否认道:“淹儿,没事的。我相信渊盖苏文不敢把那些人怎样的,我会去信,让他们小心点就是了。以我大唐如今的声望,相信渊盖苏文也会有所忌惮,不敢做得太甚。”

大唐的自信在此刻长孙的脸上,体现得淋漓尽至。大唐无惧任何个人与国家的挑衅,惹得恼了,杀之就是。一惯以强力手段威慑四周诸国,要,就取之就是的霸气。

这不是空穴来风之词,这一点在西域之中更是体现了出来。曾经有一位汉族牧民,因放牧的牛在突厥人的地盘丢失,大唐官员直接找到那位突厥首领,让其赔付,否则武力讨之。逼得那位首领,只好自己掏出钱财,了结了此事。

长孙淹虽然知道,但仍是觉得有点担心。要是正常的商人手段,长孙淹倒不怕。在长孙纯在别院的时候,可是在学院里待过一段时间,学习了算学之法,而算学之法,又与商事相关。所以,对于正常的商业方面,长孙淹并不担心,更何况,自己已经将前世的一些商业理念,也给这些人做了培训,以千年后的超前知识,来武装这些管家们的大脑,比之现在不如大唐的高丽人来说,更是不是对手才是。

就怕这些人,失败之余,会不择手段起来,那就麻烦了。但现在姑姑并不在意,长孙淹也不好再说什么。再说,倒显得他长孙淹有点杞人忧天了。

“姑姑,陛下还是像以前一样看不起商人吗?”

“你不是知道吗,干嘛还问。士家工商,这个排名从前朝传下,大唐也以贯之,并不如何重视。如今,我掌控内府,可是没少被这些大臣们非议。他们也不想想,如果没有商业,他们怎么可能还会安稳的站在朝堂之上,打这打那的。”说起这个,长孙也是有点不满。

“姑姑不有气恼,这个源头,还是要落在陛下的头上。如果陛下认可了,天下人亦会认可。如果我大唐之人,想重现盛世之象,商业之事,不可弃之,而是应该有所发展,单靠这些农家之人,是养不活大唐的。”

长孙淹创办安城书院,其实一定程度上,也想改变下大唐对于商的轻视。只是现在仍处于萌牙状态,不知何时才可实现。但愿,在他长孙淹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商业在大唐的繁荣。

“不靠农户,难道单靠那些商人,就能养活我大唐了?”门外,传来李世民的声间,人随着声音走进门来,对着长孙淹呛道。

“自是不可,农户之生产能养活毕竟有限,但大唐,有些地方富饶,有些地方贫瘠,如果没有商人将货物贩卖流通,怎么可让贫瘠之地的人们,也能吃上饭?商业的萌芽就是商品的贩卖,不单是农户所产之稻米小麦,还可将各地方特产,如木材,水产等,也能纳入流通商品之中,以此来增加民众的收入。贩卖流通之余,又有脚夫走卒之流借之得以获利,藉以养活家人。如此利益循环往复之下,我贞观之盛世,必将成为现实,有什么不可的?”

“嗯,那你说说,如何对于商人有所制约?商人不事生产,却能盈利,有偷机取巧之嫌。”李世民坐在长孙的旁边,听到长孙淹的话,也是若有所思,但仍反问道。

“商人本就为追逐利益而生,有利了才会诞生商事。在商人贩卖过程中,商人得利,朝廷可按总价成交所得,抽其分利,用于朝廷用度。那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有什么不可以的。再者,商之道,也可用于国与国之间,如用商事夺其国中财富,壮我大唐,则我大唐强,他国弱。如高丽,我们贩去珠宝等一些华美之物,便可换得其民间钱财粮草,再运回大唐,壮大我大唐。此消彼长之下,再以军队讨伐,则再无攻无不克之理。”

“这就是你们几家再加上内府,派出商人到高丽的目的所在?”

“确有这方面的原因,但却不是全部。商人亦可转为暗探,以经商之名,窃其消息,我大唐将对于他国了若指掌,再攻伐之,不是更容易了吗?再则,战时兵士的吃穿用度,一切花销,不都归根结底都是钱粮吗?如我大唐以商人之事,为国聚财。待到成效显著之时,则军队钱粮无忧已,何乐而不为?”

“商人逐利之本性,扰乱我大唐,则危害甚巨,何以制约?”

“商法。无官家支持与扶持,商人就如水之浮萍,顷刻间即可覆灭,何来危害之忧?商人之害,不如农户之危多矣。农户为我大唐,为我中华国之根本,这无可替代。但为其增加可供使用之钱财,得利之余,得以养活家人,谁还想受他人盅惑?民不乱,则大唐江山无忧。商人之乱,官府重惩之,杀鸡敬猴,以威慑商人,让其在我朝廷法度之内行之,规其行止,范其为人,不大有可为?”

一连几个反问,问得李世民哑口无言。商有着利的一面,也有着弊的一面,长孙淹他自己为增加对于李世民的说服力,隐去了弊的一面,也是无奈之举。商是一条洪水猛兽,长孙淹前世已经深受其害,但没有商业繁荣的时代,同样也强大不起来。尤其对于中华这样一个农耕文明而言,更是如此。

“那你说说商法如何设立?名目几何?何人能立?”

“我说陛下,我们这些人里,就有一个我大唐最大的商人在座,问她就是了。”长孙淹看了长孙一眼,对着李世民说道。

李世民愣了一下,也向长孙看去。

“你是说我吗?不可,这不可。其实众大臣中,家中经商者,众多。陛下询问他们即可?我一妇道人家,不可涉入朝政之内,这是古律,不可违。”长孙见李世民看向自己,忙摇手说道。

李世民点了点头,又看向长孙淹。这小子,家里不也经商吗?如果朝廷开商,你还想逃?反正你家里也是经商的,甚至比之绝大部分人都擅长。要知道,现在的长孙家,产业也是遍布大唐各州郡,为长孙家谋利甚丰。

“这样吧。开商之议是你所提,你也算上一个,再算上三省六部主事,都递上关于开商的折子,承报于朕。再综合各家之议,不就是一部商法吗?”

“不可,不可。商法的出台,必会触及众大臣与世家大族利益,这些大臣,或多或少都代表着各自的家族,一部商法,不可能全部能符合各方利益。如果陛下如此做了,那么开商之念,不必再开了。需知商殃这样的国之柱臣,就一部商典,就被群起而攻,致其车裂。”长孙淹见李世民打的这个主意,忙摇头否认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说,怎么办?”李世民也急了,主要是作为皇帝的李世民,对于商业之事,并不明了,如何来起这个头。

“这个只能是陛下你自己拿主意了,我与姑姑只能给出建议,至于是否可采纳,则是陛下考量之事,非我所能全权负责得了的。”

长孙淹可不想当这个出手的人,一部商法,肯定会被群起而攻,除了做为大唐皇帝的李世民,其它任何一人都不可能做到,自己还是不要触那些人的霉头才是。

长孙淹已经得罪了王家与卢家,再来这一出,他长孙淹还想不想在大唐混了,如果真到了那个时候,任他长孙淹再强,也只有跑路的份。暂时,长孙淹还不想远走海外不毛之地的打算。或者某一天厌了,倒有可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