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朝堂看戏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二卷 第二十三章 朝堂看戏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0:56 来源:笔趣阁

对于李靖所问,长孙淹只是敷衍了过去,实际情况肯定不会像长孙淹说那样清描淡写,朝堂中的争斗,从来没有简单过,一个个都是人精,可能李靖比较单纯一点,相对于政治的智慧来说的话,确是如此。如果不是因为单纯,对政治的无知,又怎会在玄武门之变时,保持中立,从而错失很多的时机。

“报,大帅,陛下领百官出城十里迎大胜之师返朝。”

派出的探子,例行的回复,陛下出迎,这是迎接胜利归朝将士的最高礼遇了。李靖不敢怠慢,摧促队伍,加快速度前进。

一刻钟后,已经能看到李世民与百官的身影,路边也围着众多的民众,还有着身穿宫纱的宫女。

李靖走上前去,叉手礼道:“接陛下圣谕,西征吐谷浑,如今得胜还朝,请陛下检阅。”

李靖拿出文书置于头顶,文书内有关于西征战事的详细军报,以报李世民。德康走上前去,双手取下李靖手持的文书,呈至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拿着文书看了看,对着李靖又问:“战事如何,斩首又如何?”

“回陛下,战事得胜而还,斩首十万,吐谷浑已自请降于我大唐,臣在此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好,为我大唐得胜而归的将士霓裳献舞,今晚长安解除宵禁,朕将与众将士还有长安民众同乐,庆此大胜。”

李靖大胜,李世民放开今晚宵禁,让得周围聚集而来的民众,听到此喜讯,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大胜吐谷浑,斩首十万,为陛下贺,为大唐贺。”

得胜还朝的流程过后,自两边穿插而出两队宫娥,欢迎得胜将士的霓裳舞就在城外十里的地方,以大地做为舞台,舞动了起来。那翩翩舞姿,引得众将士发出阵阵狼嚎声。

长孙淹看着这个热闹的场面,也是羡慕不已,自己从来没有受过如此规格的迎接。大唐初期最重军功,只有大军得胜还朝,才有此壮观场面,看来这些都与自己无缘。

不过,今天长孙淹不是来羡慕的,只是来看戏的。等下,到了朝堂上,论功行赏之后,就是世家对李靖群起而攻的场面,那种场面,才是长孙淹想看的,有点看热闹的赶脚。

一阵热闹过后,大唐百官与李世民进入皇宫,来到朝堂大朝会的宫殿里。一场问诘在封赏之后,徐徐展开。

“陛下,臣有奏报。得边关太守告李靖谋反之疑,请陛下查实后,治其之罪。”

听到声音,长孙淹望了一眼,这个人他认识,是太原王家在朝堂上的人,看来,王家已经开始发难了。

“臣附议,李靖在边关犯下谋反之事,请陛勿必严查,可暂夺其军帅资格,以敬世人。待确认罪名之后,再行罚之。”礼部左侍郎范举走了出来,对着李靖就是一顿狂喷,这次直接想夺李靖的兵权。

范家也参与进来了,现在两个世家了,不知道后面还有没有,长孙淹摸着小巴打量着眼前所发生的一幕。

果然,接着又走出来几个人,都是世家在朝堂的代表。长孙淹数了数,乖乖,世家都出现了一半了,共计七家,如果说他们没有事先串通,打死长孙淹都不信。

看了看李靖,李靖一付平静的模样,不争辩也不动容,就这么的站在武将的第一的位置上。

难道李靖选择了放弃?长孙淹忽然想起,自已在离开吐谷浑前线的时候,李靖跟自己说过的话。如今,看来,李靖并非一无所知,可能也早在人看出来,提醒过李靖。

以李靖一贯的风格,这次可能又选择了中立,就是打定主意,应该是请辞。李靖的为人,可能还真会这样做。历史上,李靖就这样干过,甚至就此窝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当起了大家闺秀,更是为了避嫌,大开中门,任人围观,以证其并无反意。

李世民望了望李靖,心下虽然知道这是诬告,但看到七家世家之人的出列,心下也不禁有点蕴怒与震惊。什么时候,这七家联合在一起,来给朕施压了?

“李靖,对此,你如何说?”

李靖出列对着李世民施了一礼,“臣有无反意,自由陛下清查定夺,臣并无意见。臣有一事请奏,望陛下恩准。”

“哦,什么事,李卿请讲。”

“臣请辞还家,不再担任兵部尚书职司,请陛下恩准。”

果然如此,这李靖还真下得了这个决心。不过,以李靖的才华,终会有重新起用的一天,今天能够请辞,也许是并不想参与到陛下与世家的争斗中去。看来,这个李靖,不笨啊。只是不知道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人在背后提醒指点。

李世民定定的看着李靖,果然是李靖的风格,一来事就躲在自己的龟壳里,至死都改不了这个毛病。不过这样也好,李靖已经是当朝武将第一人,人说功高盖主,虽然自己有些嗤之以鼻,但正所谓,人言可谓。

“准卿所请,另着百骑司彻查此事,决不放过一人。”

说话间,李世民冷厉的扫过那些附议的人,想斗,好,那朕正好趁此机会,再清除一批世家之人出这朝堂,这是你们自找的,可怪不了朕。

长孙淹可怜似的看了一眼那七家世家的人,这些人还真是有些奸滑过头了,也不看看李世民是怎样的一个人,就算这次的诬告为真了,但那又怎样,李靖一直以来,都不是李世民一系的人。

李世民虽看重李靖,那只是重其才能,可并没有小看过李靖,也没有放松过在李靖身边安插自己的人手。这些人手,虽然长孙淹不知道是谁,但长孙淹所知道的,就有两个,都是李靖身边的亲兵。

不管是李靖,还是其它将门中人,李世民都有所防范,包括他长孙淹。带兵扫荡过天下的李世民,怎么可能不知道军权对于朝堂的重要性。他也是带过兵,打过仗的人,军事才能只是比政治才能差那么一点而已,虽然比起李靖差点儿,但比起长孙淹这些人,却是强得多。

长孙淹一直相信一句话,就是前世的那句,枪杆子里出政权。皇帝只要抓住了兵,那些个世家,也只是一些笑话而已,翻不了天。李世民对于世家,虽出于家国稳定考虑,并不想再起争端,最起码现在不想,但送到自己眼前了,怎么可能会放过。

七家代表互相看了一眼,对于李世民扫过的冷厉眼神,也是有点惧怕。这次是不是太过鲁莽了,怎么有点大事不妙一样的感觉。

之后的那些,长孙淹没有兴趣,程咬金等人也一脸平静,将门这次选择了安静以对。文官们已长孙无忌为首的这些人,也是什么都没有说。可能也如长孙淹一样,起了看戏的心思。至于七家在与李世民的争锋中胜利,那是不可能的,长孙无忌抬眼看了那七家人一眼,眼神里,满是不屑。

这七家也就这样了,明眼人都看出来,李靖会反,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李靖要反,早就反了,在玄武门之变后就已经反了,要知道,当时李靖是李建成的人啊。那个时候都没反,现在陛下已稳固其皇权,又怎么可能会反。

“父亲,那七家之人,看来这次有些鲁莽了,这次要吃大亏。我本来还以为,有场大戏看,看来,是我高估了那七家人了。”

坐在书房里,长孙淹拿着一支毛笔,把玩着,嘴里对着坐在桌子后面的长孙无忌说道。

长孙无忌好笑得看了一眼自己小儿子,“你小子,整天就以龌龊的眼神看戏,能不能换个,老这样,你觉得有意思?”

“怎么会没意思呢,现在我还小,本就是在一旁看戏的时候,如果再长大点,想看可能都看不了了。”

“其实,我有点后悔当初答应你姑姑和陛下,让你迎娶高阳公主。尚了公主,基本也就断了朝堂上有大发展的可能,本以为,让你娶了高阳,是为了你在我百年之后,让你能够衣食无忧,也能保全我长孙家,如今看来,是我错了。”看着自己这个自己真有点看不透的小儿子,长孙无忌无奈的摇了摇头,可能当初答应的事,真的是自己想差了。

“父亲不必介怀,以儿子我的能力,其实并不适合朝堂。我更喜欢直来直去,不想动那歪歪扭扭的心思,我入了将门,虽然是想为家里谋一条退路,但也是因为我自己的关系。陛下的旨意已下,不管如何,我长孙家拒绝不得。”

当初本就不应该答应陛下的指婚,现在后悔了吧,长孙淹心里暗想,但那也只是想想而已,不管是姑姑那边也好,还是李世民那边也罢,话已出口,圣旨已下,断没有收回去的道理。

长孙家本就因为姑姑的存在,地位超然,尤其是经过长孙淹与孙道长的介入,没有在贞观十年病逝,长孙早成为了长孙家的后台,长孙家看来仍有很长一断时间的富贵可享,这也是长孙淹乐意看到的,也是自己一直想做到的。如今看来,效果不赖,已经是很不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