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二卷 第五章 喜联出世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二卷 第五章 喜联出世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16:49:16 来源:笔趣阁

如白驹过隙,日子也在长孙淹忙着弄出镜子的忙碌里,过得飞快。经过一个月左右的努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付出几处伤患的代价下,把镜子给弄了出来。这次大哥成婚,正好做为礼物送给大嫂。相信,这一种比之铜镜更加让人纤毫毕现的神物,会使长乐公主满意的。

造出来的也不多,大的那种穿衣镜,十面。另还一些小尺寸的,那是长孙淹的试验的时候,将成功的地方切了下来,再让老王头给镶了个木制的框,就算是做成了。

长孙淹提前两天就回了长安国公府,这里做为大哥成婚的地方,也要去看看,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力所能及的帮下忙就成。

对于唐朝的结婚礼仪,长孙淹不是很了解,所以也没有指挥的资格,府里一切都是由母亲高氏去完成的。对于现在的婚礼,长孙淹总感觉缺了什么东西,左右看看,还真让他发现了。缺的东西,那就是与春联一样的东西,喜联。

不管是春联,还是喜联,都是楹联的一种。挂在府门口,表示下纪念或喜庆的意思。

楹联,亦称“楹帖”、“对子”、“对联”。书法艺术的一种幅式。由上、下联组合,是悬挂或粘贴在壁、柱上的联语。如新春进节张帖于门上的“春联”。字的多寡无定规,一般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字数特多的长联,叫“龙门对”。相传由五代后蜀少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演化而来。楹联发生于明末而盛行于清代。是十分普遍的文学和书法相融合的艺术形式。记述楹联的专书有清代梁章钜所撰的《楹联丛话》等。

楹联在前世经过归整,概括出了六大要素,简称‘六相’。分别是一、字数要相等;二、词性相当;三、结构相称;四、节奏相应;五、平仄相谐;六、内容相关。主要是以这六点展开的,这么清楚,还是长孙淹在前世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叔叔,对此道研究颇深,从小跟着也就学了点。

“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横批“天长地久”。说做就做,长孙淹选了一个常用的对联,就叫来管家长孙仁,让他在府门旁边给贴上。

长孙仁对于这位四公子,经常出人意料的举动,也是有点发悚,不敢确定。

“少爷,这个是不是请示下夫人,再做定夺。”长孙仁小心翼翼地对着长孙淹提议,没有经过高氏的允许,在这样的一个府里的大日子里,可不敢陪着四公子乱搞。

长孙淹愣了,才想起,这时候的大唐可不兴这个。虽然,春联因为他的原因,已在长安甚至是大唐流传了开来,逐渐被民众所接受。但喜联这一事物,之前可没有人有此先例的。这也怪长孙淹写之前,没有先得到高氏的同意。郁闷的点了点头,让管家去与母亲商量商量。

高氏正忙完一些现场的布置,准备休息下,便得长孙云管家的告知,长孙淹有了一点新的想法。

“淹儿,怎么了?有什么事,还要叫我来商量?”踏入长孙淹的小院,止住苹儿和柳儿的拜见,对着长孙淹就问道。

“母亲,孩儿这不是为了给大哥的喜事再锦上添花吗,而是想到了与春联类似的喜联,想挂在府门口,但管家不敢确定,说要问过母亲您之后,才能成行。所以,就让母亲移步来此。母亲请随我来,我给你看看这个喜联。”

长孙淹说完,拉着高氏来到了书房,将她拉到了因桌上放不下,已辅在地上的喜联前面。

“一世良缘同地久,百年佳偶共天长,天长地久。好句呀,这个贴在府门上,应该没有什么关系吧。不过,你大哥成婚,与人不同,尚的是公主,而且是陛下最得宠的女儿,这个,我也不敢做决定啊。”

句是好句,但要贴在府门处,这也让高氏犯了难。这不与春联相同,春联的话,以往的桃符本就是各自自家去贴的,你怎样贴,都由你自己决定。但这尚公主,可是与平日里不同,须符合祖制才行,这也是对陛下的态度。

长孙淹这下可就傻眼了,这还扯到了祖制了?算了,这也就是自己心血来潮,把它想当然了。算了,不贴就不贴吧。只是可惜了自己感觉颇为满意的书法了,长孙淹为了突出意境,可是用了最熟练的颜体书写的。

看着长孙淹的黯然,高氏也有点拿不定注意了。“要不,说与你父亲听听,让他来决断?”

“算了,算了,是我想当然了。苹儿,收起来吧。”

苹儿把辅在地上的喜联给收了起来,因为写成有一段时间,墨迹早就已经干透,没干透的地方,也早就被李旦用粗纸给吸去了墨汁。

“苹儿,给我吧。等老爷回来,我给老爷看看,让他来做这个决断吧。”高氏要过卷好的那份喜联,说道。

晚上,长孙无忌回府,高氏就将此事原委告之。长孙无忌欣赏了会儿长孙淹书写的所谓喜联,连称好字。想了一会儿,叫过长孙云,明天喜事的时候,贴在府门外面。

第二天一早,国公府里,却喧嚣了起来。仆役们都酒水清理院子,洗去灰尘。今天可是府里的大好日子,要打扫得干净些才是。

准备工作长孙淹并没有插手,只是当一个看客,在旁边感觉新奇的看着,一惊一乍的表情,让得陪着的苹儿,都皱起了眉头。拉过长孙淹,告诉他别那么惊奇的样子,很是丢人。长孙淹这才郁闷的,收敛了些。

来得早的宾客,已经陆续的来到长孙府祝贺。宾客远远的看着长孙府大门,看到长孙淹写的喜联后,都惊奇的窃窃私语着,打听着这是谁所书。

当明白是长孙四公子所书后,大家都恍然大悟。一些士子们,都被这副字里的书法,惊得手不由自主的临摹不止,直惊天人所书,不愧于书圣之名。

渐渐冷却了下来的求字热潮,在这次婚礼过后,无疑又将掀起它的**。不得不说的是,这次,长孙淹有些失算了。在黑市上,长孙淹所写的字,早在几年前已经被炒到了一字万金的程度,但因为并不给你写字,也不答应别人的求字,有价无市,最近,有不断升值的可能。

纳采,下聘,节书等等礼节,不知道情形是不是这样写的,但长孙淹却是看得面色全无。如果自己和高阳的婚礼,也同样规格操办,那自己还有活路吗。尤其是杜荷等人担任着伴郎,呈受着那些宫女的棍棒敲打的时候,长孙淹在心里都为这些人捏了一把汗,那可是真打呀。

婚礼完成后,已是下午快入夜的时候了,府门上贴着的喜联,早被管家长孙云趁着夜色给揭了下来,并收藏在了府中。主要是,在入夜后的半个时辰里,国公府仆从们,就抓到了不下十批的来偷喜联的人,最后,无法可想的长孙云,才让仆役们收了起来,这才免了被贼人惦记的麻烦。

长孙淹和长孙云不知道的是,那份长孙淹所书写的喜联,不知经过了谁的手,已经被百骑司的人送进了宫中,摆在了李世民的桌上去了。

众所周知,李世民酷爱书法,之前是收集一些前朝的书法名家的作品,后面自从长孙淹的横空出世,夺去书圣的名头后,李世民有多了个收集对象,那就是长孙淹写下的字。

李世民不时的被长孙淹新字体给吸引,也不得不感叹,其所会字体的繁多,且都不俗的功力,这让李世民叹为观止。业余时间几乎都在长孙淹字迹的围绕中消磨。

李世民让人将喜联辅在了地上,李世民让德康点起油灯,一边走,一边看着,不时的点头,不时驻足细看。看了好几遍,才让德康给收了起来。

其实长孙淹所写喜联的事,早在婚礼进行中时,已经传扬开来。为了一睹书圣真迹,附近州县不时的有文人士子往长安城赶,驻足到长孙淹所写的春联前,观摩仿蓦。但这些长孙淹是一概不知的,就算是知道了,也只会是得意的笑个几声就完事。因为这样的事情,已经习惯。

镜子的出现,也让国公府到驾的各位夫人家眷惊叹不已。镜子,算是彻底地打开了唐朝人的眼睛。原来世界是真有这样的东西,可以将人照得纤毫毕现。

一时间订单如雪花般飞向了长孙淹的侯府,可把这段时间接替苹儿工作的长孙云给累坏了。当长孙淹得知,镜子被炒到千贯一面的时候,也是惊讶不已。

府中的府房里,再次被铜钱给塞满,最后,不得不往朝廷新开的钱庄存进去,换来一张张存据依凭。最后算下来,数十万都不止的钱财,让长孙淹感叹,唐朝上层人士的富足。

拿出三分之一的钱财,长孙淹让人开了唐朝第一个关乎慈善的长春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