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文豪驸马 > 第二卷 第十一章 李靖问询

大唐之文豪驸马 第二卷 第十一章 李靖问询

作者:卫之极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0 16:49:16 来源:笔趣阁

这时候的西北青海地区,正直入冬,天气并不好,再加上吐谷浑境内多沙地和无人区,比起关中,甚至是之前的突厥草原,环境还要差。

望着荒芜一片,萧瑟寂廖,长孙淹也觉了无趣味。还记得这个地方好像是有着西羌人的,可能是畏惧大唐雄兵,退走了,反正长孙淹并没有看到一个羌人。

“少爷,有人来找,说是大帅李靖派人来请少爷。”护卫进入长孙淹帐篷禀告道。

哦,这个时候李靖来找我干嘛?不会又整出什么妖吧?长孙淹摇了摇头,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报告大帅,医务官长孙淹请见。”来到李靖大帐,长孙淹唱门道。

“进来吧,少在那假惺惺地报门。”帐内传来李靖的声间,显得很是不客气。

我又没得罪你,如果我不报门而入,如果你要把我拉出去砍了,那不就太冤了。同一时间传来的,还有很多人的笑声,看来,此时帐中人还不少呢。

长孙淹推帘而入,只见帐中站着不少人,有很多长孙淹他认识的。除了李靖,还有侯君集、段志玄、李大亮、李道宗、薛万均、薛万彻、樊兴、高甑生等将,大部分对于他长孙淹都算熟识。

“不知大帅唤我来,有何事?”见过礼,长孙淹问道。

“这次对于出征吐谷浑之事,有何见解,且说出来吧。我知道你,是有所想法的。现在众将都在,但说无妨。”上首的李靖身着盔甲,对着长孙淹直接说道。

长孙淹抬起头,看了众将一眼。李靖老头,你是不是搞错了,这么多领兵大将在,还问我一个医务官,这也太看得起我了吧。

“不知大帅想问哪一部分?是全局呢,还是局部?”

“全局吧,局部你也说不出什么好话来。这次出征吐谷浑,其王伏允,可是一只油滑的貂狗,不好抓呀。”

“全局呀。淹认为,不应对于伏允赶尽杀绝,打怕他就好。”

“为何?”

“伏允虽可恶,但却不是我们大唐所必杀之人。这次之所以出征吐谷浑,实是伏允一再对于我大唐挑衅所致。但吐谷浑其国甚小,旁边有众国环绕,恐灭其国后,有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之忧。其中吐蕃,更是在一旁观之,不可不防。故吐谷浑此行不必赶尽杀绝,以几战灭其有生力量,震慑即可,吐谷浑自然会降。吐蕃其国,我大唐不可不防。其赞普更是野心之辈,在旁虎视眈眈,如我大唐将吐谷浑打残,那我大唐失一缓冲之国,将直面吐蕃矣。”

本来唐朝时征吐谷浑之事,后世毁誉参半。只因这次西征军,太苦。据记载“盛夏降霜,经破逻真谷,其地无水,人龁冰,马啖雪。”“碛中乏水,将士刺马血饮之。”可见此仗打得艰难,而且此战之后倒被吐蕃捡了个便宜,被吐蕃将吐谷浑,党项,羌人之地,占为己有,这一战,实际上是为别人做了嫁衣。

李靖听完长孙淹所说之后,环顾众将,不由面面相觑。长孙淹所说,倒是第一次听人说起,咀嚼下,说得也有道理。众将知道,这一战并不好打,但倒也没想到那么多。帐内众将都是久经战阵之人,对于吐谷浑仍存轻视之意。如此情况,说实话,长孙淹并不看好此战结果,大唐有着极大可能会得不偿失。众将在心里思量,如果真如长孙淹所讲,吐蕃在旁观此战,那么真有可能被吐蕃给摘了桃子了。

“那局部呢?”李靖定定神,又追问道。

“至于局部嘛。我们大唐需明细目标,不与其它部落之人起什么冲突。比如吐谷浑旁的羌人和党项人,不必扰之,以免引起众部族不满,增加变数。”想了想,还是说吧,长孙淹只好说道。

“羌人与党项,此等小族,也敢与我大唐顶牛不成?”李大亮大着嗓门,对着长孙淹反问道。

长孙淹看了李大亮一眼,对这个粗人一样的人,没有什么好话说,只是沉默,不理。长孙淹只是直直的看着李靖,由他决断此事,就可以了。至于旁人,长孙淹才懒得理呢。

李大亮见长孙淹不理它,也有点火了,指着长孙淹待要再说,李靖连忙制止。

“此次相商,本就只为集众人之意,定出征之事,口舌之辨,就罢了。”李靖摇了摇手,制止李大亮道。

“长孙淹,这些话,你可对陛下讲过。”李道宗在旁问道。

长孙淹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未问及,淹怎随口道出。原委详情,到此方在众人口中知晓,淹不是未卜先知之人,如何能在陛下面前说出。”

“大帅,长孙淹言之有理,不如,我等将此情况,以军报呈于陛下,由陛下定夺。”侯君集与长孙淹早就打过交道,更知道长孙淹不是那种无的放矢之人,在旁向李靖提议道。

“此等小事,我等即可决之,怎可再去劳烦于陛下?”段志玄在旁阴阳怪气的反对。

长孙淹什么都不说,摆明了不想争辩,反正自己意见已经提出,全靠李靖意念之间定夺,至于要不要军报呈给李世民,更是无所谓。反正自己这次出征,只是作为医务官随行,仅此而已。

李靖沉吟了下,看了众将一眼,再将眼睛定在长孙淹的身上。

“长孙淹,你所讲,是否真的会发生,目前尚不可知。以你之见,把握几分?我等是否应呈于陛下?”

长孙淹愣了下,没想到李靖竟然直接将这个问题丢给自己。想了想,“回大帅,淹之所讲发生的几率几近八成,至于是否应呈于陛下面前,由大帅定夺就是。此行,淹只是作为医务官随军,本不该对军伍之事,多加插手提议,请大帅定夺即可,淹莫不敢受。”

“那好,此间所说,我会实情呈报于陛下,待陛下确定是否将吐谷浑灭之,再行商议。长孙淹留下,其它人等,自可散去。”

“诺,遵大帅令。”众将鱼贯而出。侯君集更是在出来的时候,拍了拍长孙淹的肩膀。其它人,如李道宗,薛家兄弟等,都对长孙淹微笑点头。

等这些人都走出帅帐后,长孙淹找了一个地方,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站了这么久,有点累了。自来到这里后,长孙淹总是日显困倦,总想睡觉,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李靖看长孙淹一副惫懒的样子,摇了摇头。

“长孙淹,你方才所讲,是否真的没有跟陛下讲过?”

“真没有,大帅,我可不敢诓骗于你。”

“行吧。还有,你好像把吐蕃看得极重,为何?”

“吐番之国,占据高原之利,一直以来,不服我大唐,屡有侵扰之意,不可不防。淹观吐蕃,必将与我大唐终有一战,成功而否,尚未可知。”

听到长孙淹说大唐与吐蕃终有一战,不由惊噫了一声,看来,这个长孙淹不仅聪明过人,且目光更是长远。这样的人,长孙家是怎么教出来的。看来,这次还真需要呈报给陛下来定了。

“你为什么这样说呢?”

“吐蕃处在高原,我们平原上的人,到了高原,并不能适应,会有高原反应,严重的会有性命之忧。所以,短期内,对吐蕃进行反击,并不可行。尤其现在我大唐已对吐谷浑用兵,不管最后结果如何,必然是让吐蕃这位看客得利,一切就看大帅你或者是陛下如何取舍了。”

李靖点了点头,挥挥手,示意长孙淹可以离开了。

长孙淹拍了拍身上沾上的土,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帅帐。

那次之后,长孙淹又恢复了自己无所事事的状态,整天要么睡觉,要么到处溜达,日子过得那是潇洒得很。

此时的大唐长安,李世民正在看着李靖加急传来的军报。

放下军报,李世民起来围着桌子,转了好几圈。脑中思量着,李靖军报中长孙淹所提及的那几点,不停地在脑中回响。不知过了多久,李世民长叹了口气。

这个长孙淹,还真是生了个七窍玲珑心,眼光更是毒辣。朕还真没有考虑到吐蕃这一点,而且,这小子好像对于吐蕃防范之意很重。这次自己如此兴师动众,难道就真的只是战个几场,就回师不成?

李世民又想起之前与长孙淹的几次问对,结果还真果如长孙淹所说。

“德康,你去将辅机唤来,就说朕有要事相询。去吧。”

“诺。”德康在旁应道,自去三省请长孙无忌去了。

“微臣长孙无忌,见过陛下。不知陛下唤我前来,有何事相商?”

“辅机,你来了。这里有份军报,你看下。看完,再说出你的意见来。”说着,示意德康将桌上的军报给长孙无忌拿过去。

长孙无忌疑惑地拿着军报看了起来,看完后,惊讶的抬起头,望着李世民。

“陛下,这是李靖的军报,淹儿所说,如果真的如实,那么这次征吐谷浑之事,还真不能一次就打死了,半残即可。”

“是啊,朕之前也没想到吐蕃在旁环视,只是被伏允的挑衅给气着了,才准了李靖所请。看来,确是自己有些意气行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