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唐奴牙郎 > 第408章 旧部相逢

大唐奴牙郎 第408章 旧部相逢

作者:夜尽长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2:30 来源:笔趣阁

第二日,骑在马上的周钧,依旧在想着昨晚与拓跋怀素的对话,就连李光弼呼了几声,都未听见。

李光弼只得放慢马速,来到周钧的身边,开口问道:“我见二郎面有忧虑,可是在担心什么?”

周钧想了想,说起了另外一事:“昨日去了凉州府所,清查下来,府中众多官员都牵涉入贪腐之案。凉州乃是大碛商路的要冲,我从前离开时,吏治清明,未曾有过什么严重的官场弊端。这才短短三年多,居然败坏若此。”

听见这话,李光弼说道:“天宝初年,光弼随王都护职事,补为兵马使。无论军镇、戎卫、守捉,虽偶有不法之事,大多也是小恶,军典处置之后也就无事了。然而,这次从牢中出来,光弼再与昔日的朋友们交谈,却得知大唐边镇乱象丛生,上官克扣下属军饷,纵使军士盘剥商户,甚至未得军令带兵私行,都已然显现,甚至有愈演愈烈之相……”

说到这里,李光弼摇头叹道:“光弼不过在牢中只待了三年,出来后却觉得世间变化太快,仿佛已经过去了数十年一般。”

周钧闻言,也是摇头。

一行人顺着凉州城外的官道,一直向西。

行了一个多时辰,终于看到了嘉麟县北的金家堡城。

此处堡城,名为遂烽堡,乃是一土石建成的笼城,东西和南北长度,各有三百七十余米,城内多是民宅、商铺、军所、货栈和粮窖,城外又有马场、操练、望塔等建筑。

遂烽堡本是咸亨年间,唐军用来防范突厥人入侵的城池,后来战线北移,武安一带又建了新城,旧城因此弃用并荒废。

金家花了大钱,上下打理关系,买下废弃后的堡城,又改造成了金家养马、储粮、长行运货的重要据点。

一行人来到遂烽堡的大门,申叔公将手指放在嘴边,打了一声唿哨。

不多时,有金家商行的武卫,来到门外,查验了身份,又躬身领路。

入了城门,周钧放眼望去,城池中的建筑鳞次栉比,往来的行人接踵摩肩。..

虽说只是大户家的堡城,但内里的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就连伎所也开了几家。

这么看来,这里与其说是堡城,不如说是军镇聚落,倒更加合适一些。

申叔公见周钧瞧的仔细,便在一旁说道:“家主,遂烽堡乃是金家名下最大的一处据点,城中由于空间有限,所以人员住所都在城外,只有当值的人,才会驻扎进来。”

周钧一边点头一边问道:“遂烽堡平日里大约有多少人?”

申叔公:“倘若是常日,遂烽堡内外差不多有七千余人,倘若是休沐日,这一数字能够过万。”

周钧有些吃惊:“都是金家商行的人?”

申叔公摇头道:“金家商行的人,只有半数不到,其他都是闲散之人,或是来通商,或是来营生。”

即便只是半数,周钧依然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金家殷富,分支众多,周钧从前在翻阚册的时候,就略知一二。

但如今到了遂烽堡,他才真正对金家的规模,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印象。

申叔公有些唏嘘:“如今虽然说金家势大,但与从前相比,还是没落了许多。老奴记得,大非川之战结束后,金家主带着众人,来到凉州。用了三十年,就将金家发展成了陇右大族。最繁盛时,金家名下有商行百家,遍布大唐各個州府,阚录在册的人员数量,甚至超过了寻常县城。”

李光弼听见申叔公提起『大非川之战』,有些意外,不由多看了这老人几眼。

申叔公感慨完,又对周钧说道:“家主,新招来的伙计们,如今正在城中职事,就在前面的那处院子。”

跟上申叔公的脚步,周钧和李光弼入了城中心的一处宅院。

踏入院门,又入了栒房,二人就瞧见一位穿着短褂的彪形大汉,正带着一群书吏,伏在案台上,一脸痛苦的摆弄着算筹。

那彪形大汉看着一众书吏算了好久,还没有盘清账目,恼火的喝道:“平日里,孔参军一个人就能厘清的账册,你们花了这么久的功夫,还没算清?!”

李光弼看向那彪形大汉,面露笑意,口中呼道:“褚良山。”

那被叫做褚良山的男子,闻言先是一愣,接着慢慢回过头来,看向李光弼,脸上满是不敢置信的神情,过了许久,才试探性的喊了一声:“李将军?”

李光弼笑着点头。

褚良山一声大叫,脚踩案台,直接跳向李光弼,又一把抱住了后者,哈哈大笑道:“李将军终究是无事了!”

李光弼看着褚良山,点头笑道:“无事了。”

褚良山此时才回过神来,发现李光弼身旁的周钧和申叔公。

申叔公他倒是熟悉,但周钧年岁尚弱,却站在主位,褚良山只是觉得有些眼熟,却一时想不起来。

李光弼看向周钧,对褚良山说道:“这位是周驸马,圣人亲口封下的开国县伯,领陇右黜陟使,代安西节度使。”

褚良山身体一震。

李光弼又说道:“因为石堡战事,光弼被关在狱中三年,幸得驸马相救,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说完,李光弼向周钧稽首行了拜礼,又说道:“石堡城之战,周二郎不顾安危,冒着杀头之罪,救北藩于水火,使得三千偏师能够幸存;牢狱之灾,光弼被押囚三年,本以为此生无望,幸得二郎襄助,这才脱身重获自由。”

听见这些话,褚良山顿时反应了过来,自己还有那两千五百多名唐卒,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又在金家商行中寻了营生,皆是眼前这位周驸马的恩情。

想到这里,褚良山不再犹豫,跪伏在李光弼身侧,又稽首说道:“驸马救了吾等之命,仁义如山,恩情似海,良山代那些兄弟们谢过驸马。从今往后,但有差遣,唯余马首是瞻!”

周钧扶起了李光弼和褚良山,说道:“北藩将士,与钧一起上过战场,乃是过了命的交情。我听说你们有难,根本就没有思虑过什么得失,就想要倾力相助。原因无他,钧从来不将你们当作外人,却是如同兄弟手足一般。”

听见这话,李光弼和褚良山感慨万千,稽首再拜,口中直呼效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