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 第一零九章:送钱还不会吗?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第一零九章:送钱还不会吗?

作者:南方江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1:23:20 来源:笔趣阁

在座的勋贵们连连点头,张懋也没想到,孙女的头脑如此出色,随即摇头道:“让他吃点亏,意识到别太嚣张就好,和那些文官合作,还是算了吧!建昌侯再是烂,再是臭,也是我们锅里的,若是联合文官对付他,却是会让其他人看轻和不满。”

这个看轻和不满,指的是勋贵中的另外一批人,比如定国公,成安侯,最近和张岩走的比较近的许泰等人。

他们在勋贵之中也有一定影响力和追随者。

张元瑛咯咯一笑,“爷爷,这话说晚了,我可是听说,有些人认为建昌侯在杨鹏案和春闱案中有不法之嫌,尤其是在春闱案中挑拨离间,横踢乱卷,内阁之中的一位大学士都极其不满呢!”

张懋知道不满的是谁,不是外面盛传摔了杯子的李东阳,而是被称为谢侃侃的谢迁。

这里就不得不提马文升,就在马文升卸任兵部尚书之前,提出增加南方两税折银的数字。

被内阁大学士谢迁给强力否决了。

谢迁说的明白,先帝在的时候,南方赋税较重,所以用折合银两的办法来减轻。

如果再增加,与初衷不符,恐增加百姓负担。

另一件事,就是去年末今年初的整顿京营,马文升为了做好,故意将自认为是禁军的御马监,腾骧四卫摘了出来,导致这些地方都挂名领空饷。

虽然这些本就不在兵部管辖之列,可马文升并没有深究。

如此又被谢迁找到错处,狠狠的给马文升上了眼药。

虽然这都是“工作”之争,谢迁自认光明磊落,但马文升着实被弄了个灰头土脸,以至于刚在吏部上任,就有人不太服管。

昨天和礼部右侍郎焦芳互殴的事情也被传了出来,无疑是在落马文升的颜面,削弱马文升的影响力。

而张岩娶了马文升的孙女,等于捆绑在了一起,再加上张岩在文官那边的声名可谓狼藉。

都不用挑拨,自有人会眼睛放光寻马文升和张岩的错漏。

这里面还有一道坎,那便是京察。

这是吏部考核京官的一种制度,洪武年间的时候是三年一次,后来改为十年一次,到了弘治年间又改为六年一次。

今年就是弘治十二年,正好赶上京察之年。

马文升身为吏部尚书,肯定要主持京察,这个活可不好干,非常容易得罪人。

张懋已经可以预见,因为此次京察,马文升必然会被大部分京官厌恶,刁难,而和马文升结亲联姻的建昌侯,怕是也要被连累的了。

既然张元瑛说明这是文官那边搂草打兔子,顺带对付建昌侯。

他再趁机会落井下石给建昌侯一点颜色看看,也很合情合理嘛!勋贵内部也挑不出毛病来。

张岩并不知道这些,今晚这顿饭可谓宾朋尽欢,而且他还反客为主的一一把客人们送到酒楼门口,此时正拉着丰熙的胳膊说话。

“丰兄既然对刑名感兴趣,我一定帮忙,刑部那边彭韶尚书虽然不太待见我,但是郎中丁哲等人跟我关系甚好,明天丰兄就等着去刑部观政的消息吧!”

丰熙大喜,他大概率会被授予翰林编修,但他并不喜欢在翰林院空耗时光,然后做侍讲,更进一步是右谕德,基本上路子就是太子东宫的属臣。

这肯定是一条光明大道,看看现在的大学士们,六部尚书们,近半都是从这条路走来,以东宫班底出任要职。

可丰熙不这么看,此时弘治天子春秋鼎盛,太子年岁还小,说句大不敬的话,等太子登基的时候,他估计还在右谕德的位置上。

而三位大学士,六部九卿的位置可能还是那些人,哪有他的位置?

倒不如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干一些喜欢的工作,丰熙也就是随口跟张岩一提,张岩就满口应承下来。

而且不但如此,还答应保住翰林编修的职务,这已然算是提携了。

丰熙郑重作揖为礼,“侯爷带携之情,丰熙铭记在心。”

张岩哈哈一笑,拱手为礼。

心说就冲你在嘉靖皇帝宫门外给我姐夫和大外甥哭那一场,再怎么提携你都不过分,咱们可是自己人,同志啊!

外人都走了,此时留下的除了唐伯虎和徐经,还有江瑢,也就是马文升的学生。

这三位因为春闱案现在都去了国子监读书,真真正正是同窗了。

唐伯虎此刻面有难色,“侯爷,这银子,直接给,有侮辱斯文之嫌啊!”

刚才在吃饭喝酒的时候,张岩就跟唐伯虎提过一嘴。

希望能资助一下例如伦文叙这等家境贫寒的进士,除了伦文叙之外,比如丰熙,家境也不太好。

而且张岩刚才也知道了皇帝姐夫为什么对丰熙青睐有加,今次金殿传胪的时候,特意给丰熙穿了一套和状元一样的袍服。

因为丰熙事母至孝,十六岁丧母的时候,好几天都吃不下饭,滴水未进,几乎饿死,后又在守孝的房间里住了三年。

朱佑樘是被加谥号明孝宗的,当然对丰熙有不一样的印象,而丰熙也没忘记这段知遇之恩,伏门痛哭明孝宗,正德皇帝,被嘉靖给收拾惨了。

张岩的思想开了一个小差,对唐伯虎笑道:“伯虎兄变通一下嘛!我就举两个例子,比如伦文叙很会写对联,正好我的店铺要开业几间,请他写几副喜联,给个几千两银子的润笔费,那是我愿意给啊!再比如丰熙,他爷爷曾经是布政使,但那都是老黄历了,家道中落,我请他誊写一本给太子的蒙书,给个千八百两银子,合理吧?”

唐伯虎没想到还能这样,徐经和江瑢都笑了。

江瑢竖起大拇指道:“侯爷高策,既送出了银子,还让他们不得不收,心里也是明白侯爷的好意,高,实在是高啊!”

张岩嘴角一咧,暗忖别这么说,弄的好像你是汉奸翻译官,我是小鬼子似的。

再说了,送礼收礼什么的,怎么变通,在后世的时候招数多了。

实在不会,看一看廉政建设纪录片,也就啥都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