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 第一百一十二章:张元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当张岩走进来,差点转身就走。

因为王嫣这里有客人,都是她娘家的女眷,除了小结巴王诗琳,还有王嫣的弟媳妇,以及另一个女儿,定西侯蒋壑的夫人王诗柔。

王嫣看到张岩,心中欢喜,表面上不能表露出来,客客气气道:“建昌侯来啦!过来坐吧!”

王嫣话都这样说了,张岩只能过去坐下。

听王嫣她们聊了几句才知道,王源的老婆孩子进宫,是来求王嫣的,目的是想给卷入杨鹏案的蒋壑寻个实际的差事。

大明朝勋贵也多,很多都是空顶着爵位吃一些俸禄。

得宠得势的还好,没能耐的,说是富贵闲人都往高了说,更别提像蒋壑这样犯过错的了。

王嫣也是为难,她不过是顶着一个好听的太后名头罢了,哪有什么势力,顶多就是在朱佑樘面前提一提,还不能明说。

但王嫣的眼眸瞥了瞥张岩,她的这个小情郎,肯定能办到此事,轻咳一声道:“建昌侯,蒋壑虽然没什么大能耐,却也是个可以办事的人,能不能?”

张岩想翻白眼,王嫣这话让他没有转圜的余地,想了想说道:“陛下刚才给了我一个差事,就是刊印永乐大典,有礼部和工部帮忙出力协调,蒋壑如果不觉得辛苦,过来帮帮忙也行。”

这个时候,抓个壮丁苦力,张岩觉得还是可以的。

王嫣等人并不知道,刊印永乐大典只是张岩一人推动,还以为这是跟编撰大明会要一样的重要差事,都非常高兴。

王诗柔更是起身朝张岩拜了拜,满口的感谢。

“谢谢,侯爷。”王诗琳也帮着道谢,而且这句话说的比较利索,仅仅有一点点结巴而已。

张岩当大夫的一面又上线了。

“你这样就不错,说话的时候先想好,别着急,一口气全说出来,养成这样的习惯,形成条件反射……”

王诗琳又紧张了,“侯,侯,侯爷说的是。”

张岩这个尴尬啊!心说大圣挺忙的,就别老招呼人家的外号了。

“慢慢来,别着急。”

王诗琳害怕又会结巴,只能用力颔首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

王嫣看着这一幕,心中有点遗憾,如果王诗琳能取代马月仙成为张岩的兼祧之妻,那该多好啊。

有张岩在身边时常看着王诗琳,肯定能治好王诗琳的口吃毛病。

王源这一家女眷,进宫的目的达成,就不好再逗留了。

张岩找了个借口留下,看着王诗琳回头望了一眼,只能当做没看见。

小姑娘的朦胧心思,他感觉到了一些,可能王嫣还提过,但他剩下的正妻之位,王诗琳肯定不合适。

别的不说,阿姐张皇后那一关就过不去,再加上他心里那道坎,可没有焦芳父子聚麀的勇气。

闲杂人等都被打发的远远的,张岩直接坐到王嫣身边,揩油似的占了个便宜。

“嫣儿有没有想我?”

王嫣这个中年美少女白了张岩一眼,“想你又如何,你不是忙着做新郎官吗!没少在马月仙那放肆吧!”

“这你可冤枉人了,月仙身上的伤口都没好呢!”张岩说着,手被王嫣拍开,“要不晚上我留下?”

王嫣颇为意动,她正是食髓知味的年纪,尝到甜头哪有个够,随即脸色黯然道:“今晚不成了,要陪太皇太后等人看百戏,我走不开呢!”

张岩奇道:“百戏?宫里也能耍一耍吗?”

“是英国公府送来的人,宜兴大长公主,张懋的孙女张元瑛也会来,我若是不露面,不一直陪着,那就太扎眼了。”

张岩微微蹙眉,他可是怀疑张元瑛就是刺杀自己的主谋,怎么还跑到宫里献百戏了,这是唱的哪一出?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张岩可不会相信张元瑛无缘无故的就往宫里带百戏班子,太皇太后的寿诞早就过了啊!

“那我今晚也不走了,倒是要看看是怎么回事。”

张岩说着还把他遇刺,怀疑是张元瑛说了出来。

王嫣惊骇的花容失色,她现在一颗心都扑在张岩身上,如果张岩有个三长两短,她觉得自己肯定没有再活下去的勇气,连带的也恨上了张元瑛。

“她到底想干嘛?上次一脚没踢到你,这次又弄什么幺蛾子?”

“她那个什么姨爷,叫杨伟的,不是被王敏一顺手给毒死送走了吗!可能就把我埋怨上了,再加上之前的嫌隙,恨我是肯定的,但是我也怀疑是另有其人在借刀杀人,毕竟死了那么多勋贵,杨鹏叔侄也有几个没有显露行迹的死党,一切皆有可能吧!”

大白天的,张岩不能一直呆在王嫣宫中,就又去了朱厚照的东宫。

大外甥正一板一眼的读书呢!今天的老师赫然是大学士李东阳。

朱佑樘对太子朱厚照的栽培不遗余力,三位大学士偶尔也会充当讲师。

但是看朱厚照屁股下面像是长了钉子似的,估计学的肯定是难啃的四书五经之类。

张岩觉得李东阳有点阴,李东阳也不待见他这个国舅,不过今天却一反常态,瞧着“下课”的时间到了,李东阳居然主动跟张岩交谈起来。

张岩脑袋又没进水,很快听出李东阳的弦外之音。

竟是要撮合缓和一下马文升和焦芳的紧张关系,让他这个马文升的孙女婿给透这个话。

张岩表面上答应下来,暗忖也会给马文升知会一声,但具体如何选择,他不能替马文升做主。

说完这件事,张岩话锋一转。

“李大人,我在陛下面前夸下海口,要雕版刊印永乐大典,需要不少人手支持,李大人是不是能帮忙推荐一些合适的人选?”

李东阳愣了愣,不提他对这位国舅的印象如何,张岩做的这件事,可谓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他身为内阁成员,文宗领袖之一,断然没有反对,阻碍的道理。

“侯爷此举,功德无量,本官回去之后就立即在礼部遴选人才,争取尽快将永乐大典刊印面世,本官也斗胆替天下读书人谢过侯爷的义举,壮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