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 第一百五十一章:捧杀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第一百五十一章:捧杀

作者:南方江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1:23:20 来源:笔趣阁

柳继善,胡家家主,黄家家主佘家家主,都先后聚到白无忧府上。

“白大哥,建昌侯已经亮出刀子了,就他现在这么搞,人人都成了盐商,我们还拿什么维持门庭,早晚都得被打落尘埃啊!”

佘家家主说完,胡家家主附和道:“现在的情况已经一目了然,建昌侯就是要破坏食盐供销体系,然后一家独大,可惜他自行修筑晒场,没人能从源头上卡住他,另外建昌侯背后是弘治天子,这是不是弘治天子的意图,更不好说了。”

“所以说,现在就得拿出一个立竿见影,一锤定音的办法来,不能再拖了。”

白无忧摆摆手,示意老哥几个先不用说了。

“有人想建昌侯死,但我不希望是我们几个给建昌侯陪葬,不要低估了那些官僚,关键时刻,他们不介意一起弄死我们和建昌侯,再把黑锅扣在我们脑袋上,至于他们需要的盐商,他们再养一批,更会得心应手。”

四人见白无忧说的严重,也都麻了手脚,对官僚的底线,他们比百姓更清楚,那就是没有底线。

“我会去尝试再见建昌侯一面,上次有廖丰在,有些话根本没法说,送礼人家也不会收,你们也回去各自准备准备,要不要见真章,就看我这次跟建昌侯聊的如何了。”

柳继善从白无忧的府邸出来,一脸心事重重的,吩咐贴身长随,“去夫子庙,走背巷。”

此地距离夫子庙不远,走背巷就得绕路,却能避开一些有心人的耳目。

柳继善来到地头,再一次犹豫片刻,扣打门环,“游大人在家吗?故友柳继善前来拜访。”

这里赫然是驸马督尉游泰在金陵的宅院,而柳继善和游泰早就认识,游泰续弦的夫人,就是柳继善远房堂妹。

而这层关系,柳继善瞒着不少人,同为五大盐商的其他四家都不知道。

此时游泰的别院内,热闹的很,都是京城勋贵的子侄后辈,俨然以张元瑛为首,十几个年轻人都服帖的很。

张元瑛这段时间一直想等着看张岩的笑话,看张岩和两淮地方和盐商上演全武行,结果等了个寂寞,只看到张岩风生水起,一手把控了盐场,两淮地方和盐商全都偃旗息鼓,好没意思。

张元瑛看到外公游泰朝她招手,立即起身走近游泰,“外公,怎么了?”

“五大盐商之一的柳继善,实际上是我的姻亲,他来拜访,我琢磨着让你也过去,这些盐商长袖善舞,可别把我这个糟老头子绕进去。”

张元瑛哦了一声,没想到自家还有这样的亲戚,去见见也行。

柳继善没想到陪着游泰出来的是一个妙龄少女,介绍之后才知道是英国公府的嫡女,当即不敢怠慢。

柳继善是来诉苦的,同时希望能攀附上驸马督尉游泰,得到官方强援,别被两淮地方给拉去做了炮灰替死鬼。

柳继善把能说的不能说的都说了很多,而且还阐述了他自己的判断,建昌侯能成事。

“你的意思是说,建昌侯能把控两淮盐场?”

柳继善双手一摊,“不是我说丧气话,就建昌侯修筑的晒场一出,就已经拿到了最大的底牌,因为他不用灶户生产,另起炉灶的产出比灶户还多,据说已经把晒场修筑到南海,这样用不了几年,大明盐业尽归建昌侯矣!”

“这么说,建昌侯准备每年给朝廷银子由他包税包销食盐,也有可能成功?”

柳继善点头,“虽然那会损坏他自家的利益,但是只要都打入盐里,早晚都会赚回来,保守估计,建昌侯一年还是能赚到百万两以上的银子。”

张元瑛娇哼一声,“还真是什么好事都让他摊上了,那可不行,听柳叔话里的意思,两淮地方要对建昌侯下手?”

“这是毋庸置疑的,盐课银子就是绕不过去的坎,一旦朝廷把食盐包给建昌侯,建昌侯势必要查账的,盐政衙门,巡盐御史等等,谁都跑不了,再加上这么多年两淮地方上雁过拔毛,好处都吃了,让他们吐出来不可能,今后吃不着也难受,那么只有除掉了建昌侯,一切才能回归正轨。”

张元瑛嘻嘻一笑,“的确,建昌侯不死,一切难消,或许,我们可以帮着拱拱火啊!”

因为张岩身边多了锦衣卫和羽林卫,张元瑛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还想弄死张岩已经不可能,不像张岩落单的时候,怎么炮制都行,现在再下手,她也脱不了干系。

但是借刀杀人没问题,她本身对盐商和两淮地方也没有什么利害关系,利用起来毫无心理障碍,大不了把这个柳继善择出来就是了。

听柳继善说了不少内幕,张元瑛已经有了一个笼统的计划,等给柳继善吃了一颗定心丸,她立即去见了南京左都御史。

大明施行两京制度,在两京都各有一套中枢系统,一般来说南京的都是被流放贬斥过来的,但不能否认的是,他们和京城的官职并没有区别,少的只是实权而已。

南京左都御史,也是御史台的高官了,和英国公府有旧,张元瑛求到门上,看张懋的面子,忙还是要帮的。

张元瑛求的是一份弹劾,她准备把盐课的事捅上天,虽然看似在帮张岩,实际上则是把张岩架在火上烤,顺便让两淮地方把刀子磨的快一些,再不快,人家建昌侯可就动手了。

这个举动无异于火上浇油,让围绕盐业而吵的不可开交的京城,又爆燃了。

南京左都御史送来的弹劾奏折,数据非常详实,并且做了对比,细致的阐述了大明盐课之低,顺便还捧杀了张岩一下,觉得张岩既然公忠体国,那应该把包税提到五百万两一年,反正就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

内阁本来还拿不定主意,左都御史的奏折,立即成了施压的最后一根稻草,促使内阁必须拿出最后的决断意见。

而随着这份奏折前后脚进京的,还有两淮地方送来的银子,大笔的银子,不知道能不能左右朝廷的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