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 第一百五十三章:公共交通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第一百五十三章:公共交通

作者:南方江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3-02-21 01:23:20 来源:笔趣阁

“你这个算的不对,我就知道你算数不如谷大用,可惜谷大用去帮二舅修晒场了。”

朱厚照看着五大三粗的张永,怒其不争的摇摇头,回头又看见刘瑾算错了,抬手就推了一下。

“你不用算,用脑子想一想,一刻钟过一辆,人受得了,牲口受得了吗?再说没有客源,还不得赔死啊!”

刘瑾等人抓耳挠腮,跟着急的猴子一样,朱厚照可是太难为他们了,就他们这文化水平,加减都费劲,还弄上乘除,太难了。

此时丘聚眼尖,看到了朱佑樘,急忙拽了朱厚照的衣袖一下,“陛下,万福金安。”

朱厚照没想到父皇会到这来,也急忙行礼问安。

“阿寿,忙什么呢?”朱佑樘说话的时候已经到了近前,看一眼也觉得有些眼晕,但大概记得朱厚照这些人使用的是阿拉伯数字,和传统的数术差不多。

朱厚照腼腆一笑,“前几天跟二舅恢复了书信联系,我不是烧制出了水泥吗?北方还是内陆又没地方修筑晒场制盐,就询问二舅,水泥还有没有别的用途。”

朱佑樘来了兴趣,“建昌候怎么说的?”水泥他知道,修筑晒场的主要材料,据说修筑好的晒场能用好些年呢!

“二舅说水泥混合石灰,鹅卵石就是混凝土,用来修筑城池固若金汤,用来修路也结实的很,不要日晒雨淋,后来还建议我可以在宛平筑城,在京城内修筑公共交通,最紧要的就是修茅房……”

其他几种都没有经济效益,唯独公共交通不一样,按照张岩所说是个来钱的买卖,朱厚照一下就上心了。

和张岩呆久了,朱厚照也学会了凡事谋定而后动,做好企划的习惯,只是刘瑾等人不太给力,拖后腿了。

朱佑樘听的不太懂,朱厚照就现学现卖给朱佑樘讲什么叫公共交通,用水泥修路,固定的时段固定的马车载客,固定的收费。

其实张岩给朱厚照说的就是一个公交体系,但这个买卖一般人干不了,偏偏朱厚照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尤其是马匹,皇家可是有御马监,皇家平时能用几匹马,还不如拿出来搞创收呢!

朱厚照又拿出来他规划的公共马车的路线,“父皇,您看,这就是修成以后的皇家马车路线,整个京城都囊括其中,没有留下死角,最远的一段,跑下来需要半个时辰。”

朱佑樘看着路线图,“怎么收费呢?不能是一样的假钱吧?”

“父皇英明,按照我和二舅的研究,要用距离衡量收费的标准,马车停靠五站是一个价,五站以上是另一个价,最开始就是分两档,一档收费十文,一档收费十五文,等客流量上来了,今后还可以增加货运的项目。”

朱佑樘第一感觉就是贵了,“这么贵,能有人坐吗?”

“父皇放心,已经在做论证和调查了,根据城管大队的问卷调查,这个价钱还是合理的,二舅也说开始不用赚钱,要培养百姓的出行习惯,等习惯成自然,生意肯定就好了。”

“那你们算过,能赚多少钱吗?”

“按照京城的人口,出行的需求,保守估计一天流动的人口就在三万到五万人之间,乘以十,每天的资金流动在三百贯到五百贯之间……”

这样简单的算数,朱佑樘还能算的出来,就按照朱厚照保守估计,一天三百贯,一个月就是九千贯,一年就是十多万贯。

别小看一年十多万贯,但这只是保守估计啊!而且在朱佑樘看来,一年白得这些银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了,这可是开源,远比节流有建设性和开创性。

而做到这一点的则是他年仅十几岁的儿子,还有那个被他一直溺爱的小舅子,这可以说是双喜临门。

“阿寿,这个皇家公共马车要尽快做起来,是需要用到御马监是吧?刘瑾,朕命你担任御马监少监一职,统筹除了御马之外的马匹用度,配合太子尽早成事。”

刘瑾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事砸到身上,御马监少监,也算是混出一个小名堂了,当即大礼拜谢朱佑樘隆恩。

就这么一件事,已经让朱佑樘心中的天平朝张岩倾斜,因为事实证明张岩其他方面不靠谱,唯独搞银子没出过差错,暂时一年三百万两的盐课,朱佑樘肯定要攥在手里的。

因此第二天早晨,攻击打压张岩的人还是那么多,朱佑樘却一反常态的乾纲独断,召令内阁和户部商讨完善大明沿海盐场包税事宜,在张岩奏折的基础上修缮一二,就差明白的告诉所有人,就这么办了。

三位内阁大学士,大眼瞪小眼,不知道一直还在犹豫的弘治天子为何态度鲜明且坚决,他们哪知道朱佑樘被张岩甥舅二人的PPT给说服了。

内阁又把侣鐘这个户部尚书找来,刘健把召令往侣鐘面前一放,“我知道户部不同意包税,那么户部今年从盐课上,能征收三百万两盐课吗?”

侣鐘摇头,“这不可能,最多也就能征收一百三十万两,建昌侯在误导陛下,在欺骗朝廷。”

李东阳把张岩的奏折翻开,“建昌侯已经说了,会先行筹集一半的盐课税银,也就是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不够拿庄田冲抵,如果到年底凑不够税银,明年就不包税了,等于是户部白得一百五十万两。”

张岩如此破釜沉舟的举动,真金白银往外掏,让侣鐘没词了。

谢迁也怀疑张岩的动机和实力,但先给银子太有说服力了,谁也挑不出毛病,当然,如果张岩敢赖账,那张岩名声败坏也就不用混了,倒是算间接除掉一个外戚祸害。

三个大学士意见一致,侣鐘哪怕身为户部尚书,也只能点头答应,但他还是把丑话说在前面,看到张岩上缴的一半盐课税银,户部才会予以配合,让张岩把沿海盐场全部吃下。

而侣鐘回到家,脸上自然就流露出异样,侣端好奇,关心的问了一句,才知道内阁即将行文,大明盐场要彻底变天,不由得慌了手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