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 第二十九章:沐昆

大明:国舅爷很凶猛 第二十九章:沐昆

作者:南方江城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3:42 来源:笔趣阁

眼看着一场火拼在所难免,又可以为京城百姓增加茶余饭后的谈资。

可就在这个时候,一阵铜锣开道声响起,斜里来了一队人马。

这支队伍竖立着两面旗帜,其中一面是英国公的,而另一面,则是黔国公府的。

英国公张懋今天是来迎接进京的黔国公沐昆。

沐昆今年才十七岁,就由老国公张懋保媒拉纤,说了樊氏人家的女子为妻。

又恰好赶上今年的勋贵检校,作为大明最重要的也是唯一一个拥有领土权力的勋贵,如果能参加这次检校,张懋的面子也会增光添彩。

本来好好的,但是经过前门大街的时候,恰好赶上张岩带人跟邵喜火拼。

眼看双方要打起来,张懋倒不是倚老卖老,而是觉得勋贵和外戚本来就不分家,他当然要阻止一二。

这场火拼还没开始干起来,就让张懋给平了。

英国公府的家仆可都是张懋侵占使用的军兵,孔武有力不说,还深谙战阵格斗的技巧。

一个小冲锋就把人隔离开,然后两匹高头大马过来。

张懋居高临下的看着张岩和邵喜,得,都认识,都他娘不是什么好东西。

这就是鄙视链,文臣瞧不起勋贵,勋贵看不上外戚。

但既然凑巧赶上了,张懋也不好看着这两波外戚闹的太过分,否则事后传到皇上耳朵里,少不得有点啥说法。

“一个两个的都不知道要脸了?在这动手,怎么不见你们在勋贵检校上使力气,检校也没几天了,有本事在校场见个高低,都给我散了。”

张懋发话,余威犹在。

就连张岩也不敢跟英国公顶牛,只能愤恨的看着邵喜,伸手点指道:“你要是你爹造的,就跟我在校场上分个胜负,好叫你知道小爷不是好惹的。”

邵喜面对两个国公的围观,还有这么多人在场,输人不能输阵,也脖子一梗道:“谁怕谁,比就比。”

一场火拼就这么被暂时消弭,张岩过来跟张懋打招呼。

这才知道张懋身边马上的这位,竟然是袭封黔国公没多久的沐昆。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却是后世耳熟能详的小郡主沐剑屏,应该是沐昆的后代吧!

当然如果真有那么个人的话。

再看沐昆,年岁和自己相仿,身后还有两面小旗,分别写着,征南将军,永镇云南总兵官的字样。

暗忖沐英的后代真是了不得,事实上成了明朝唯一裂土分疆的人家啊!

张岩好交朋友,又觉得无论是张懋还是沐昆,都有很大的利用价值,随之就摆出另一幅嘴脸,想要给沐昆接风洗尘。

但是这个风头张懋怎么能让张岩抢走,但也不好直白赶人,就把张岩等人捎带上了。

“你们几个去看看伤,胳膊腿和脑子别打坏了。”张岩看着张威等人凄惨的模样,没好气道:“打不过,不知道跑吗?”

张威咧嘴道:“那帮南蛮子,太特么损了,用绳子把我们几个都绊倒了按在地上揍的,伯爷,这事儿就这么算了?”

“你人头猪脑啊!今儿英国公,黔国公都在场,怎么找回场子?你们去看伤之后,给我把人盯住了,敢动我的人,我让他连本带利都吐出来。”

张岩心里则想的是,怎么借着昌化伯邵喜,把嘉靖他爹牵扯进来,阻击将来嘉靖皇帝上位的可能性。

就算他的姐夫皇帝和外甥皇帝没把皇帝这个职位干好,也不能让嘉靖捡了便宜,那可真就家家干净了。

张威一听,顿时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

“伯爷放心,我们这就安排,保证盯的他上茅房用的厕筹长短都看的明白。”

张威又朝郭宁勾勾手,“老三,借你手底下的几个缇骑用用,看看邵喜这两天都接触什么人。”

公器私用向来是官场大忌,但是郭宁一想二哥受宠的程度,应该没什么大问题吧!当即点头答应。

再次来到英国公府,招待客人的还是张仑这个世子。

和张岩上次来拜访不同,这次中门大开,仪式非常隆重,随后得到消息的勋贵也先后过来跟沐昆寒暄。

有徐光祚这个对勋贵事宜门清的人在,张岩才知道沐昆这个国公的位置来的还挺曲折。

因为和这一代黔国公并非直系继承人,而且刚开始的时候,皇帝是想让沐昆世袭沐英的西平侯爵位。

后来不知道怎么被西南地方给忽悠了,这才让沐昆袭封了黔国公的爵位。

徐光祚吧嗒吧嗒嘴。

“老二,别看我们家,还有张懋家,都是太祖,成祖封的公爵,先人还都被封王爵,但是真的不如后来居上的沐家,人家那才叫裂土封疆,与国同休啊!”

随着徐光祚点出其中的关窍,张岩得知沐家不但佩戴着征南将军印绶,还真正的拥有西南一地的治权,差不多就是个国中之国。

好在沐家对大明皇城忠心耿耿,从来没有过反叛的心思。

即便是大明朝灭亡了,沐家也做到了与大明朝共存亡。

时间不长,大明朝另一个地位崇高的公爵,成国公朱辅到来。

这位的先祖就是靖难名将朱能,仅次于靖难第一的丘福。

不过丘福倒霉,死了之后被剥夺了世袭爵位,全家都被流放到海南了。

因此大明皇城便只剩下了三个声名卓著的国公,分别是英国公,黔国公,成国公。

大明勋贵便以此三家为首,结成了庞大的关系网和纽带。

张岩觉得,今天这场宴会,可以看成是几天后勋贵检校的预演。

因为来的人比较齐,而且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地方。

明太祖朱元璋册封的勋贵,到了弘治年间,已经式微。

而燕王朱棣册封的勋贵,则成了勋贵当中的主流。

至于朱元璋册封的勋贵,则以魏国公徐达的后代徐甫,武定侯郭英的后代等有限的几人为首,彻底的不如靖难勋贵了。

至于身边的徐光祚,定国公虽然也是靖难名臣之后,祖上还是中山王徐达,但却是一辈不如一辈。

再加上徐永宁得罪了宪宗皇帝,现在已经被排挤出了勋贵中心行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