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 第三十六章 常伯槐,杜伯侯

兴汉从一杯毒酒开始 第三十六章 常伯槐,杜伯侯

作者:纳兰幽月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4-01 08:55:10 来源:笔趣阁

司隶弘农国,弘农县,弘农城,王府。

洛阳以东一百五十里,关东义军与西凉军鏖战于虎牢关。

洛阳以西两百五十里,弘农王刘辩早已宣布讨董,招兵买马,广招贤才。

刘辩发现,他自从将秦远、高顺两人分别派往湖、陕两县,无文臣派去辅佐,身边的将领似乎也有些不够用,开始有了危机意识。

于是,他与荀攸、华歆等人商议,命人放开消息,在弘农城广纳贤士,招揽人才。

不知是信息传递缓慢,还是关东义军过于耀眼,一连几日,都无人来访。

刘辩心中吐槽道:“说好的应募之士,如雨骈集呢?”

人才未至,却是太傅袁隗在内袁家二十二口遇害的消息传到弘农。

刘辩对他的印象只有后者亲自取下自己身上的玺绶取下,交与刘协,又扶自己到殿下,面北而跪。他对袁隗印象不深,却对他因袁绍、袁术而受牵连的遭遇颇为同情。

荀攸却沉吟片刻,说道:“若袁次阳知袁绍、袁术起兵,则其甘愿为家族牺牲。若不知,则袁绍枭雄也。”

刘辩想到荀攸话中深意,摇头叹息,袁隗一死,袁家门生故吏,自然心向袁绍,投其者众多,袁绍大事可成。

只不过,袁绍的大事又是什么?刘辩自然是不晓得了。

众人正议论间,守卫禀报,言一个农家打扮的青年闻弘农王招纳贤士特来拜访。

刘辩一听有一个农夫前来拜访,心中有些疑惑,心道:“难道是某一个隐居的贤才?”

虽然心中多有疑惑,刘辩还是立即出门去迎接来人。他走到门外,只见门外青年面容清秀,年岁也就比他大个三四岁,虽然农夫打扮,衣着却十分得体、干净。

看打扮,倒像一个准备逃难的读书人。

刘辩看着他的样子,说到:“足下是要准备隐居山林了吗?”

来人笑了笑,不置可否。

然后他对刘辩躬身见礼,不卑不亢地回道:“某河内常伯槐,拜见弘农王,见过公达先生、子鱼先生。某正要到上党逃难,却闻芳林洛舍的王上广纳贤士,特来相投。”

华歆闻言,似乎想起了什么,说道:“曾听伯达提起过汝,今日一见,果然青年才俊。”

来人唤作常林,字伯槐,河内温县人,为人清白而又有威严。

河内太守王匡命人在县内巡查官员、百姓的过失,一旦发现便让他们拿钱粮赎罪,以资军用。常林刚刚将叔父救出来,欲到上党避乱,正好听闻弘农王招揽人才,他将家人暂且安置,独自往弘农来。

洛林闻言,叹道:“王将军此举背离民心啊。”

然后他拉着常林的手,邀他进府一叙。

常林却拒绝道:“今日一见,王上心系百姓,某已知晓,还需回县将家人接来。”

刘辩见常林要走,要派人与他一同前去,他再三推辞,刘辩只好作罢。

言毕,常林与荀攸、华歆两人请辞,又再次向刘辩行礼才退去。

刘辩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对身后的荀攸、华歆说道:“公达先生、子鱼先生,伯槐不会不回来了吧。”

荀攸闻言,笑道:“王上仁德,不必妄自菲薄。”

华歆亦道:“臣观伯槐对王上颇为尊敬,不必忧心。”

刘辩见常林背影消失,才与荀攸、华歆两人回到府中,复议关东义军之事。

华歆认为正面战场上关东义军人数是西凉军的数倍,又值董卓诛杀名望之士,手段残暴,关东义士同仇敌忾,西凉军虽有虎牢关天险可守,亦不足惧也。

然而,荀攸却持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袁绍不分兵,只可取一时胜利。众多人马,并非皆为汉室,他们聚在一起,易起纠纷,或许一点利益便教各路义军争得头破血流,或许一点损失便让他们踌躇不前。

刘辩沉吟了片刻,说道:“若各路义军皆若公达先生、子鱼先生这般忠直,义军汇集诸郡英才,定能胜利。若非如此,恐怕难以成事,但愿不要发生这种事。”

荀攸闻言,沉思了片刻,说道:“或许我们有机会救陛下也说不定。我听闻董卓有迁都长安的意思,若迁都必然从弘农经过,我们可以半路将陛下请回来。”

刘辩和华歆闻言,心中瞬时豁然开朗,颇有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众人正讨论间,又一人来访,刘辩自然又带着荀攸、华歆两人出门迎接。

刘辩出得门来,只见门外站着一个约莫二十七八岁年纪的男子,他身上穿着一件勉强可以称作为衣服的布片,模样大概便是百姓流落他乡日久,单薄、破损、褪了色的棕色布衣。

虽然衣着如此,却挡不住他骨子里的书香气。他目光炯炯,气宇轩昂,倒与他这身打扮有些反差。

来人身后还跟着一个老妪,穿着一件厚衣,倚在他身后。此时,天气虽然已经转暖,但这才是应有的装束。

看来,此人又是一个大孝子。

来人见刘辩出来,拱手行礼,说道:“京兆杜伯侯,见过弘农王。”

来人唤作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一代名臣杜延年的后人。此时已是家道中落,家中已几代无人为官。

他年少时,父母相继离世,家中只有一个对他凶狠的后娘。他却对后娘照顾的无微不至,终于感化了后娘,两人相依为命。

杜畿二十岁时,开始在京兆尹为官,常将财物赠给穷苦的人,自家只要后母过得好便可。

近日,董卓将京兆尹召到洛阳,似乎有迁都京兆长安之意,他有感事态严重,欲带老母到荆州避难。他正好听人说弘农王招纳人才,又闻弘农王仁德,遂前来投奔。

刘辩见杜畿如此模样,心中有些不忍,眼眶中闪着泪光。他将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披在他身上,邀他与老母一同到府上。

杜畿见刘辩将衣服披到他身上,有些受宠若惊,赶忙脱下来欲给刘辩披上。

刘辩脸色假装一沉,对他说道:“伯侯,你要再不接受,本王就要跟你冻死在这里了。”

杜畿闻言,赶紧收下,请刘辩先行。

刘辩却是走到他老母左侧,与他一左一右,扶着老人家回府。

杜畿心中甚是感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